“孩子对不起,放下工作养不起你,拿起工作陪不了你”,看哭

01

前几天调取公司监控找东西,无意中发现了挺不可思议的一幕:

当时已经接近深夜12点,办公室里还有一位同事在加班。这时只见他接了一个电话,放下手机后,一向淡定沉稳的他,竟然捂住脸崩溃大哭!

“孩子对不起,放下工作养不起你,拿起工作陪不了你”,看哭

后来一起吃饭,聊起来才知道那天是他女儿的生日。

当时为了攻下手里那个项目,他已经连续一周吃住在公司了,本来说好一结束马上回家陪女儿过生日,可临近下班时,客户突然推翻原方案,需要他明天之前出一个全新的。

没办法,他只能再次加班到凌晨。12点,妻子打电话质问他:“你是卖给公司了吗?女儿一直不睡在等着你!”

他听了真是无比心疼啊。让妻子把手机递给女儿,心想小家伙一定会开口埋怨他吧,结果却听到女儿睡意朦胧的一声:爸爸,我爱你,早点回家。

放下电话,一直克制内敛的他,终于忍不住泪如雨下。

“孩子对不起,放下工作养不起你,拿起工作陪不了你”,看哭

那一瞬间的心酸、无奈、柔软...个中滋味,几乎所有的父母都懂得吧。

02

有人说,“人到中年不如狗”。这句话总让我想起《大话西游》里,变成孙悟空的至尊宝:

不戴金箍,如何救你?戴了金箍,如何爱你?

“你看那个人,好像一条狗哎。”

为了所爱之人眼里的岁月静好,背着如山的责任负重前行,为人父母,又何尝不像一条狗呢?

“孩子对不起,放下工作养不起你,拿起工作陪不了你”,看哭

成都地铁2号线上,一位妈妈结束了一天的工作,还没等到家,就疲倦地靠在儿子的手上睡着了。

“孩子对不起,放下工作养不起你,拿起工作陪不了你”,看哭

有一天晚归,跟出租车师傅聊天,得知他两个孩子都在上学。每天早晨出车,凌晨2点才收工,连个路边的快餐都舍不得吃,非要挨着饿回家煮清水面充饥。

“孩子对不起,放下工作养不起你,拿起工作陪不了你”,看哭

聚会的时候,邻桌在谈合同。一位40多岁的大哥,每次给对面20多岁的客户敬酒时,腰几乎弯成了90度。

一杯一杯得下白酒,一句一句得说好话。去洗手间的时候正巧碰到他在吐,身子一抖,藏在下面的白头发一下子出来了。

这个时候他手机响了,听口气应该是他女儿,这位刚刚还低声下气的父亲,此时一脸豪情地对女儿说:“国你放心出!不用打工!爸爸还供得起你!”

“孩子对不起,放下工作养不起你,拿起工作陪不了你”,看哭

人到中年,时常觉得孤独。因为你一睁开眼睛,周围都是要依靠你的人,却没有你可以依靠的人。所以你不被理解,你也无处诉苦。

每一位爸妈都太贪心,想给儿女赚来整个世界。

可残酷的是,很多家长在为孩子提供最基本的生活时,就已经耗费了所有的精力和时间。

03

或许有人会问:有必要为了孩子这么拼吗?

可是每一颗父母心,都是要为孩子做点什么才安稳。

自从女儿上了幼儿园,朋友的老公直接申请去国外工作:环境艰苦、条件差、一年只能回国两次,但是工资高。

出国之前,她老公是那种享受安逸的人:一个小家、一位爱妻、膝下一对小儿女,足矣。直到他被拉进了幼儿园群才明白,原来世界上真的有“起跑线”这一说。

“孩子对不起,放下工作养不起你,拿起工作陪不了你”,看哭

当他女儿在家玩积木时,她的同桌已经跟着专业舞蹈老师学芭蕾了。

当他暑假带着女儿去楼下儿童乐园玩时,她的同学早就跟着爸妈去欧洲度假了。

当他为女儿第一次用了成语激动得发朋友圈时,她的后桌已经开始说英语了!

他还经常遇到这种家长:毕业名校,资产过亿,动动手就能把股票砸停。

“孩子对不起,放下工作养不起你,拿起工作陪不了你”,看哭

看看女儿,他心里太焦虑了——自己这辈子已经就这样了,孩子一定不能和我一样。

这位环卫工大叔,为了园女儿的体操梦,7年吃了2吨清水挂面,就为了每天多省出两块钱。

为了不委屈孩子,只能委屈自己。

“孩子对不起,放下工作养不起你,拿起工作陪不了你”,看哭

当爸妈的,谁不知道应该陪在孩子身边,哪个愿意为了一份谁都能替代你的工作,错过孩子的成长呢?

孩子对不起,放下工作养不起你,拿起工作陪不了你。

04

此前,一篇名为《我的爸爸》的伤心日记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日记是一位女儿“朵朵”渴望得到父亲陪伴的迫切呼唤。

在朵朵的印象中,身为警察的父亲像一个工作狂,永远没日没夜地值班、加班、开会、出差……没有时间陪伴她,她甚至在电话里哭喊:

“爸爸,你再不陪我,我就长大了。”

“孩子对不起,放下工作养不起你,拿起工作陪不了你”,看哭

在大城市工作的人可能都有这样一种感受:每天上班,坐车各条路像停车场,坐地铁各个站都是集装箱。每天早上穿过人山人海到达工作单位,到了晚上,再穿过人山人海回到家中。

“孩子对不起,放下工作养不起你,拿起工作陪不了你”,看哭

面对着这样残酷的现实:

孩子上幼儿园早上我们送不了,下午我们接不了,有时候甚至孩子都睡了,我们才刚刚到家。虽然和孩子住在一起,可是客观事实是,我们对孩子的各种照顾和陪伴是少之又少。

我们总说,有了孩子,就有了软肋,也披上了铠甲。为了孩子,我们愿意倾尽所有。

3万块的辅导班,800万的学区房,我们都尽可能地付出心血去全力满足孩子的需要,却偏偏忽略了,孩子最需要的,也许是父母更多的陪伴。

对于大多数父母而言,到底是选择努力打拼,还是放下工作陪伴孩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