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河|東江縱隊紀念廣場:保家衛國驅日寇,東江縱隊顯英豪

天河|東江縱隊紀念廣場:保家衛國驅日寇,東江縱隊顯英豪

身邊的紅色印記

廣州是中國近現代革命策源地之一,保存著大量的紅色印記。為挖掘紅色故事,尋遊紅色景點,緬懷紅色先輩,繼承紅色傳統,在中國共產黨成立97週年之際,信息時報社·微社區e家通推出系列報道【身邊的紅色印記】,每期帶您探尋一處身邊的紅色印記,邀您一起追憶中國共產黨從走上歷史舞臺到取得革命勝利的崢嶸歲月。

我們是廣東人民的游擊隊,我們是八路軍、新四軍的兄弟,我們的隊伍馳騁於東江戰場上……今天我們是民族解放的戰士,明天啊,是新中國的主人!

75年前,激情昂揚的《東江縱隊之歌》,鼓舞人們為祖國的榮耀而浴血奮戰。75年後,激昂奮進的《東江縱隊之歌》已篆刻成碑文,銘刻於黃埔區永和街東江縱隊紀念廣場,勉勵新一代奮鬥者“不忘初心,牢記使命”。

天河|東江縱隊紀念廣場:保家衛國驅日寇,東江縱隊顯英豪

東江縱隊紀念廣場

廣東人民抗日遊擊隊東江縱隊,這支由中國共產黨在廣東省東江地區創建和領導的人民抗日軍隊,在曾生、尹林平、王作堯等革命將領帶領下,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其開闢的華南敵後戰場成為“敵後三大戰場”之一。1945年,朱德在“七大”軍事報告《論解放區戰場》中,還將東江縱隊與瓊崖縱隊和八路軍、新四軍並稱為“中國抗戰的中流砥柱”。

★鐵血軍魂榮耀致敬★

憶崢嶸歲月:它曾是中國抗戰的中流砥柱

1926年3月

中共黨組織已開始在增城縣新塘鎮開展活動。當時震驚中外的省港大罷工、廣州起義,對永和地區人民產生了深遠的影響。1938年10月,抗日戰火在華南地區熊熊燃起,人民抗日武裝力量不斷髮展壯大。惠陽、東莞、寶安、增城等地人民,紛紛拿起武器,奮勇抗擊日本侵略者。

1943年12月2日

廣東人民抗日遊擊隊東江縱隊成立。這是中共廣東省委遵照黨中央的指示創建的一支人民抗日武裝。在曾生、林平、王作堯、楊康華等領導和指揮下,東江縱隊轉戰東江南北,深入港九敵後,活躍廣州外圍,挺進永和山區,成為中外聞名的抗日武裝隊伍,為華南地區的抗日武裝鬥爭做出了重大歷史貢獻。

1944年12月

東江縱隊第四支隊在中共增城縣特支委領導的永和抗日根據地成立,禾豐村黃旗山華峰寺一帶成為東江縱隊積極抗戰的主要區域之一。面對日軍圍剿,游擊隊將士和人民群眾以黃旗山為依託,用華峰寺為掩護,擊敗敵寇,避過危難。

1945年1月

增城東江以北第一個區級抗日民主政府在永和圩成立,標誌著永和地區的人民解放鬥爭進入到一個新的歷史階段。1945年2月至8月,日偽軍重兵向禾豐黃旗山地區撲來,東江縱隊第四支隊將士,在永和地區人民的配合下,英勇戰鬥,用鮮血保衛了禾豐黃旗山抗日根據地。

1945年9月

東江縱隊政委林平在給中央軍委的報告中稱:“增城永和地區設立區級政府,人民武裝近千。”禾豐黃旗山抗日武裝鬥爭猶如利劍直插日偽軍。

天河|東江縱隊紀念廣場:保家衛國驅日寇,東江縱隊顯英豪

東江縱隊紀念廣場浮雕

感今朝錦繡:黨史教育基地傳承紅色精神

為記錄永和地區光榮的抗戰歷史,2011年3月26日,東江縱隊紀念廣場落成。廣場位於永和街永和大道與新業路交會處,佔地面積約1540平方米,總投資360萬元,由原蘿崗區委、區政府斥資修建。記者日前走訪時看到,廣場由紀念碑、雕塑景牆、廉潔教育區及綠化廣場等組成,主要展示和宣傳東江縱隊光榮革命鬥爭史,並介紹曾生、尹林平、王作堯三位東江縱隊領導人的生平。

2015年12月,東江縱隊紀念廣場被評為廣州市中共黨史教育基地。如今,紀念廣場已成為永和轄區一張“紅色旅遊”名片。

天河|東江縱隊紀念廣場:保家衛國驅日寇,東江縱隊顯英豪

東江縱隊紀念廣場廉潔教育區

據介紹,紀念廣場現由永和街社會事務科管理,聘請專人對周圍設施、綠化等進行維護,其中紀念碑由原位於禾豐社區禾朗社的東江縱隊革命烈士紀念碑遷建而成。

為進一步弘揚中華民族優良傳統文化,培養公民的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精神和社會主義道德風尚,每年黃埔區、永和街均會在此開展清明祭奠和烈士紀念日紀念活動。社區居民、各界人士前來瞻仰獻花的同時,接受紅色文化教育。

天河|東江縱隊紀念廣場:保家衛國驅日寇,東江縱隊顯英豪

東江縱隊紀念廣場紀念碑

2018年清明節期間,永和街在東江縱隊紀念廣場舉行清明節公祭革命烈士活動。據瞭解,這是永和街第八年在此開展清明公祭烈士活動。公祭活動上,為引導青少年牢記革命歷史、繼承先烈遺志、開創美好未來,永和街中小學校少先隊員代表們懷著感恩的心有序走上紀念碑基座平臺為革命先烈獻花,緬懷他們的勇於為革命事業犧牲的精神和豐功偉績。緬懷革命先烈,傳承紅色精神。

【圖片數 4】※※※※

【記者 崔小遠】

【攝影 智頊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