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節病患者不應胡亂自行用藥

關節病是一種常見的疾病,治療的藥物也有很多,電視報紙上經常能看到不同的治療關節病的藥物在進行宣傳,不少的關節病患者看了廣告後,認為符合自己的病情,就自行購買和服用了。但提醒關節病患者,藥物的使用需要對症,在專業醫師或者是藥師的指導下用藥才能取得更好的治療效果。

關節病的範疇很廣,一般說的頸腰椎疾病、肩周炎、骨質增生、風溼、類風溼性關節炎等都屬於關節病,而關節病的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病程長,並給患者帶來不同程度的疼痛,疼痛劇烈的時候讓患者痛不欲生。

不少的患者由於患上了關節病,於是開始瞭解身上的疾病,再加上俗話說的“久病成良醫”,很多患者在關節腫痛的時候開始自己給自己“開藥”,用來緩解疼痛,自己給自己“開藥”有可能加重病情。這是為什麼呢?

關節病患者不應胡亂自行用藥

關節病患者不應胡亂自行用藥

首先,雖然有“久病成良醫”這種說法,但相比具有專業知識的醫生和藥師等來說,患者本身對自己的疾病了解並不夠全面,單憑自行了解到的疾病知識就給自己“開藥”,未免會發生以偏概全的弊病。

雖然有的患者在疼痛發作的時候通過自行用藥,確實是有緩解了一時的疼痛,但有可能掩蓋了疾病的真實情況。例如骨關節炎多是由於軟骨的磨損導致的,骨關節炎患者疼痛的時候,通過服用止痛藥等確實是減輕了疼痛,但關節軟骨的磨損卻沒有得到阻止,也就是說,病情還在進一步的惡化之中。

再有,止痛藥多為非甾體類抗炎鎮痛藥,雖是具有良好的抗炎鎮痛效果,但被更多患者忽視的是,非甾體抗炎鎮痛藥對胃腸道的不良反應。非甾體類抗炎鎮痛藥在抗炎鎮痛的同時,極可能產生胃腸道損傷和血小板功能抑制等副作用,對胃腸道高危患者的威脅則更大,如果長期服用,可引起上消化道穿孔、潰瘍、出血等不良事件。

綜上所述,關節病患者自行用藥的危害性大,不僅僅可能掩蓋病情,使疾病得不到根本的治療,導致病情惡化;使用具有明顯副作用的藥物的時候,還可能導致一種疾病未治好,又發生另一種疾病的情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