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裡的民警「春哥」

春哥,是懷化市鶴城區新街社區的老百姓對他們的社區民警劉新春的親切稱呼。說起“春哥”,社區裡的老老少少都讚不絕口,用現在時髦的話來說就是:手動點贊。

春哥那過往的牛氣

春哥當過兵,1990 年入伍,在北方某裝甲師服役。春哥當兵的時候可牛,三次榮立三等功,一次是在全軍技能比武中拿了第二;一次是用不到兩年的時間把全團後進連帶成了先進連隊,還榮立集體三等功;還有一次是擔任連長期間,全年工作優秀。2006 年,春哥脫下了橄欖綠,穿上了警察藍,從此就紮根在基層派出所。春哥雖然離開了部隊,但是部隊的好作風、好精神卻沒丟下。2014年3 月,懷化市公安機關“一包五化”社區警務改革如火如荼,春哥義無反顧地向組織申請要到改革第一線去。

春哥的那一縷親和

春哥一開始不叫春哥,他剛到社區的時候,老百姓叫他劉警官。可春哥到底是部隊出來的,身上還是有股子人民子弟兵的親和力,心裡裝的也都是老百姓。2014 年 3 月的某天深夜,已經睡下的春哥接到一個陌生電話,電話一接通,就傳來一陣哭聲。原來,轄區一改制企業的一對孤兒寡母,母親是五十多歲下崗職工,體弱多病;兒子二十多歲,有輕微痴呆,這兩天兒子感冒發燒,因家貧無錢,一直未能去醫院看病,導致晚上病情加重。萬般無奈之下,那位母親想起前幾天剛接到的警民聯繫卡,就打電話求助。劉新春二話沒說,立即將其兒子送至醫院,並支付了 300 多元的醫療費用。還有2015年4月,轄區裡一對夫妻,老公因生意忙、應酬多,常常夜不歸宿,其妻懷疑老公有了外遇,雙方多次引發衝突,甚至大打出手,兩人鬧到了警務室。在春哥多次勸說下,雙方加強了溝通、增進了信任,盡釋前嫌。事後,夫妻逢人便說,多虧了劉警官,挽救了我的家庭。這樣的事很多,春哥把每一件事都當做自己的事來對待。慢慢的,大傢伙不叫他劉警官了,春哥也就成了“春哥”。

春哥的那股子“拼勁”

2016年,是全省開展三實信息採集的關鍵性一年。春哥所在的新街社區,外來人口多,社情很複雜,這可讓春哥犯了難。不過,春哥在部隊的那股子拼勁兒到底是沒丟。他說:“沒有巧方法,那咱就實打實的幹。”他通過入戶採集,挨家挨戶,逐人逐店發放警民聯繫卡,用真心、熱心、細心、耐心拉近與群眾的距離,贏取了群眾的信賴。那年他共走訪群眾5000 餘戶,登記錄入 12995 名流動人口信息,一個挎包背的掉了皮,一本本日誌寫得捲了邊。在進行三實信息採集走訪的同時,劉新春將轄區劃分為九個單元,每個單元建立便民微信服務群,發動群眾自發進行流口的申報和登記。他定期在群裡進行政策宣傳,開展法律諮詢,回應困難求助,同時利用手機警務通系統,隨時隨地採集三實信息。他想百姓之所想,急百姓之所急,構建警民“魚水”平臺。目前,他建立的微信群共吸納群眾2000餘人,為轄區群眾排憂解難200餘次。

擔任社區民警 4 年多來,春哥的足跡踏遍了轄區的角角落落,訪遍了社區的家家戶戶,“春哥”的服務也深入人心。真所謂:“恪盡職守,春風化雨滋潤一方百姓;真情回饋,警民攜手共建平安社區”。

(羅胡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