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多多里面的“亿万富翁”

—01—

沈腾主演的电影《西虹市首富》很有意思,满足了绝大多数人不可能拥有的财富之梦。

电影票房高歌猛进,在第一个周末就突破十亿关口,说明电影很符合观众胃口。
拼多多里面的“亿万富翁”

电影上映的前一天,拼多多在纳斯达克挂牌上市,一个成立才三年的电商平台,以令人惊叹的速度在快速崛起。

上市前,拼多多已经让淘宝、京东等电商巨头感到江湖地位不保,各种针对性的“围猎” 并没有让拼多多消沉。

上市前,拼多多已经收获了不少负面新闻,卖假货、卖制毒吸毒工具,这些依然没有妨碍投资者看好拼多多。

7月17日,拼多多更新招股书,腾讯、红杉分别增持2.5亿美金。拼多多7月26日在纳斯达克上市,股票代码“PDD”。

上市首日,拼多多股价暴涨40%,以305.31亿美元的估值成为仅次于阿里和京东的电商平台。

截至7月30日,PDD市值也保有250亿美元。

—02—

拼多多一直以来以假货、山寨等问题,被人诟病。

但是认真分析可以看出,进行“诟病”的人几乎从来不在拼多多购物。

时不时收到朋友发来的消息,却是让人进行拼团的拼多多链接,反而更让人不舒服。

拼多多的成功,原因有许多,但它很关键的抓住了当前时代的普通消费群体。

便宜,很多人买东西其实很在价格问题。

如果说淘宝把商场变成了电商平台,那么拼多多可能是把地摊市场变成了电商。
拼多多里面的“亿万富翁”

一个人的交际圈是有限的,是比较固定的∶

中等阶层的人,他的多数朋友生活水平都不会相差太多;一个大学生,他的朋友圈也是以大学生为主。

每个人的圈子都具有一定的封闭性。

一个新事物,只要俘获了一个人的内心期许,很容易就扩散到另一个相似度人,进而扩大到另一个相似度圈子。

—03—

有人说,在拼多多能看见真实的社会。

此话不假。

有钱人,看到的世界都不太差钱,那里有霓虹和高级商场;没钱的人,看到的世界里有低矮破旧的巷子,和摆摊的三轮车。

真实的写照是,看见后者的人数很多、很庞大。

2017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是22408元,再平均到每个月,还不到2000元 。

拼多多里面的“亿万富翁”​在很多人看来,有吃有穿还有用就行,并不奢求高端大气上档次的东西。

可以说,拼多多们抓住了这一庞大群体的消费心理。

拼多多 CEO黄峥总结成功的秘诀时,自己也曾这样说道: 普通老百姓购物时更注重划不划算。

翻译过来就是:只要价格低,普通老百姓拿到什么样的商品都可以。

所以,即便没有拼多多,也会有其他类似平台出现。所以,买“小米新品”电视的人,不会刻意去分辨它和“小米”的关系;看起来“创维云”电视和“创维”电视没什么区别。

一个4K超高清的55寸电视机,才不到一千块钱,这样的便宜,谁不会动心呢 ?

—04—

近年来这媒体的渲染下,国人似乎很有钱,出国就能把商场买断货,他们推动着消费升级。

但实际上,消费升级只是一个小圈子的概念,很多人根本住不起邮轮、玩不起潜水冲浪。

这些人被放大、让不知真相的外国人、中国人都认为中国人很有钱。

但这些人的数量与十几亿人口相比真的微乎其微。

根据公开数据,现有贫困线是2300元,到2017年年末我国还有3000万农村贫困人口。

世上只有一种病∶穷病。

所以,当有些人在海外买空一家又一家的奢侈品商店时,他们不会想到有3000万人,每年的收入不足2300元,每个月不到200元。

因为他们都认知圈、朋友圈都有一定的封闭性,认为世界就是这样的富裕。

拼多多里面的“亿万富翁”

—05—

信息时代,依然存在着数字鸿沟。

拼多多们,适应着新的传播方式创造着自己的财富神话。

与淘宝京东们的崛起于PC时代不同,PDD出现时智能手机已经在大规模普及。

这带来了很多种改变,以前不会用PC电脑上网的人,意味着他们不属于互联网世界。

但是,一部智能手机就将这批人带进了互联网世界。

进入互联网发现,原来一个电饭煲可以卖39.9元,居然比街上79元的还要便宜。

对于刚把一只脚迈进互联网的人而言,这种价格差异带来的冲击是很震撼的。

如果这个平台叫做PDD或者乐多多,那么他们第一眼就记住了,他们也乐意分享这种购物的心情。

所以即便是一些人,已经成有车有房族了,看起来日子还不错的人,他们也乐意在网上买高仿产品。

因为他们第一印象已经认定了这个东西,另外他们可流动资产不多,还是不富裕。

有了PDD们的出现,于是房间的快递越积越多,好似一个富裕的购物达人,其实也只是亿万普通人之一。

时代变化很快,但是观念却很难更新。

电影里,我们看到了拥有十亿元财富是什么样子的心态。

能花钱实现梦想的感觉,真的很爽。

花钱实现不了的梦想,是因为钱不够。

而PDD们能让普通人,用很少的钱买到想买的东西。

这很实际,也很有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