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建言關鍵軟體與系統發展:把握開源機遇 夯實人才基礎

專家建言關鍵軟件與系統發展:把握開源機遇 夯實人才基礎

據工信部信息化和軟件服務業司司長謝少鋒介紹,今年1-5月份,軟件和信息服務業業務收入2.3萬億元,同比增長14.2%,利潤2822億元,同比增長10.3%。

當前,信息技術成為全球創新驅動發展的主要動能之一,我國軟件行業也迎來高速發展。然而,我國關鍵軟件與技術系統發展仍未擺脫“空心化”和“低端化”的困擾。

日前,在中國電子學會主辦的“我國關鍵軟件技術與系統發展專家座談會”上,專家學者圍繞這一問題展開討論,力求探索出我國關鍵軟件與系統發展之路。

把握開源機遇成共識

謝少鋒在介紹目前全球軟件產業出現的一些新特徵和發展趨勢時表示,開源成為推動信息技術持續創新的手段之一,給我們帶來了難得的機遇。

這一點得到了與會專家的認可。國防科技大學教授、中國工程院院士廖湘科認為,軟件創新技術的來源主要開源。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軟件學院院長呂衛鋒表示,開源不僅是開放源代碼,更重要的是讓軟件人打破了企業的界限,打破了科研機構的界限,通過互聯網組織成了一個社會系統,而且這個社會可以更持續、更生態地進行發展。

機遇擺在面前,該如何把握?在廖湘科看來,目前我們用開源“用得挺好”,但是在開源裡面掌握的技術影響力很低。要解決這個問題,就需要把基礎的軟件做大,同時調動廣大的科研人員參加開源。

中央電視臺教授級高級工程師 、中國工程院院士丁文華認為,重點性的突破和開源,是相輔相成的。在開源的這個環境下,如果在工業軟件上能夠重點性突破,就是實現了開源和重點突破相結合。

開源也離不開政策的支持和引導。謝少鋒表示,工信部已經著手系統佈局開源技術,參照國際開源聯盟,或者開源基金的運作模式,推動開源社區建設。

產學研聯合 夯實人才基礎

與會專家學者除了在開源方面達成共識之外,還一致認同了人才的重要性。從國外的經驗來看,發達國家已經紛紛把軟件的教育列為國民基礎教育。

北京理工大學副校長、中國科學院院士梅宏認為,軟件基礎設施化趨勢開始呈現,人類社會的其他基礎設施也面臨著必須走向數字化。在這個大趨勢下,在現代社會,不會編程、不會計算思維,在未來時代是很難生存的。

梅宏同時也強調:“人力建設,一定是一個長期的事情,是一個慢慢的循序漸進的事情,我們得有定力,得有長期的一個堅守目標。”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副校長、中國科學院院士房建成認為,人才的培養,尤其高端人才的培養是很重要的。信息技術飛速地發展,對高層人員的需求非常地迫切,高層人才的培養一定要加強。

房建成建議,要在軟件領域的師資隊伍的建設和研究生培養的指標上給與支持;同時完善教學課程的改革,並加大繼續教育的力度。

五個方面推進我國關鍵軟件技術和產業高質量發展

最後,工信部副部長陳肇雄作總結講話時表示,要深刻認識加快軟件技術產業發展的極端重要性,軟件作為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的靈魂,“軟件定義”已經成為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重要方向。

陳肇雄強調,要充分肯定我國關鍵軟件技術和產業發展取得的顯著成效。下一步,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持之以恆、紮實推進我國關鍵軟件技術和產業高質量發展。重點做好五個方面的工作:

一是補齊關鍵短板。加快關鍵核心技術創新突破,補齊關鍵基礎軟件、核心工業軟件、嵌入式軟件等短板。

二是實現換道超車。前瞻佈局,加強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等新興關鍵軟件技術和系統研發。

三是推進應用普及。以應用帶動促進技術成果快速轉化,實現產業化、規模化發展。

四是優化發展環境。完善相關支持政策,支持開源社區建設,營造有利於關鍵軟件技術和系統發展的社會氛圍。

五是強化人才支撐。加強軟件國民基礎教育,創新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等,強化信息技術新工科建設,加強海外人才,包括外籍高層次人才的引進。

(記者 殷雨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