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時日本和德國是怎麼成爲聯盟的?

軍事一點通


因為當時,也就是20世紀30年代的國際秩序趨向於不作為,一戰和1929世界經濟大危機的創傷讓英法,美,蘇聯這四個後來的反法西斯國家都沉浸在自己國內事務的調整和恢復中,自然造成了對希特勒的放任,也就是所謂的綏靖政策。正是如此,希特勒才能和日本這樣叫囂著重新調整邊界秩序的咄咄逼人的軍國主義國家走到一起。於1936年11月25日簽訂了《反共產國際協定》。


簡單說一下,1933年以後法國的經濟正在逐漸崩潰,法郎貶值,黃金外流,法國政府的國際信貸受到了損害。並且法國的政治輿論也進一步分裂並持續了下去,很多極右派高喊寧願要希特勒,也不要社會黨人的博魯姆。意識形態的衝突讓法國政府處於長期的不穩定狀態中,在1930至1940期間政府更換了24次。

英國同樣國內厭戰情緒嚴重,討厭捲入大陸事務,不想過度關心所謂的大國間的力量對比,這種傾向支持了擴大公民權的議會民主的嶄新面貌出現,也與工黨的崛起合拍。為了維護英帝國與其自治領的和諧關係,英國政府只想在和自治領支持的爭端上參戰,在20世紀30年代初期英國政府就削減了國防預算,即便是意識到了希特勒和墨索里尼的威脅後,其1936年的軍費開支還是少於意大利,只有德國的四分之一至三分之一。總而言之,英國需要用外交,也就是綏靖外交來保護這個經濟虛弱,戰略線鋪的太寬的帝國。

至於蘇聯和美國,他們互相忌憚著彼此,以及在歐洲發生的局勢的變化。蘇聯很容易理解,意識形態的衝突和現實政治利益交錯在一起,讓他變得小心翼翼。而美國,

在慕尼黑危機期間,其佔世界製造業總產量的份額要低於1910年以來的任何時期,在胡佛和羅斯福領導下,迫切的內政問題很難讓他們將過多的注意力放到國際事務上,忙於國內經濟的復甦,對美國計劃可能對別國產生的影響不作連續性的考慮。

正是綏靖,和國際聯盟的不作為,所以不管是墨索里尼入侵埃塞俄比亞


和希特勒入侵捷克斯洛伐克,還是西班牙內戰,還是日本1937年侵華戰爭全面爆發,都是幾乎任由其發展。

通過《反共產國際協定》,日本和德國法西斯在反蘇反共的旗幟下建立起公開的軍事同盟,但很明顯,他們的目標不只是反蘇反共,而是要重新瓜分世界,確立帝國霸權。他們有些相似的需求和相似的政權——重新建立世界政治秩序和法西斯軍國主義。對於希特勒而言,按照預想中日本可以牽制美國的力量,並且逼迫蘇聯兩線作戰。

一個要建立歐洲新秩序,一個要建立所謂大東亞共榮圈,相似的經濟緊緊吸附在軍事工業的需求上,再加上國際聯盟和其他主要大國的姑息養奸,甚至刻意扶持以對抗蘇聯,使得日本和德國越來越肆無忌憚,最終走到了一起。


南風過境與夏夜流星


1936年10月25日納粹德國和義大利達成協調外交政策的同盟條約,建立柏林-羅馬軸心。1939年5月22日兩國又簽訂了「鋼鐵條約」。此前日本已經在1936年11月25日同德國簽署反共產國際協定(義大利於1937年11月6日加入)。

1940年9月27日德國、日本和義大利三國外交代表在柏林簽署《德義日三國同盟條約》(即:三國公約),成立以柏林-羅馬-東京軸心為核心的軍事集團。這個軍事集團的成員被稱為「軸心國」。就戰略角度,德國攻佔南俄,日本攻佔蒙古,義大利自北非跨蘇伊士運河攻佔中東,德日義軍隊再共同於伊朗會師。1943年9月3日義大利退出,1945年5月8日德國投降,日本於5月25日宣佈廢除三國公約。同年8月15日日本向同盟國投降,軸心國集團因此滅亡。

德意日三國同盟條約,又作三國公約、三國盟約(英語:Tripartite Pact;德語:Dreimächtepakt;義大利語:Patto tripartito;日語:日獨伊三國間條約),於1940年9月27日由納粹德國、法西斯義大利與大日本帝國在德國柏林簽署。此項協定正式確立了上述三個軸心國的同盟關係,並被認為是對美國的警告:要麼保持中立,要麼腹背受敵。

條約中,三國同意在未來10年他們會

「支持及與對方互相合作……以期實現她們建立與維持新秩序的目標,以期提倡互惠互利與有關人民之福祉」 。

三國確認對方的勢力範圍,並承諾

「以政經與軍事之力,協助任何仍未參與戰爭而被攻擊的一方」。而條款中的攻擊者不包括蘇聯。

條約補充1936年的德日協定和反共產國際協定之不足,並消除德國與日本因1939年蘇德互不侵犯條約而起的嫌隙。後來,匈牙利(1940年11月20日)和羅馬尼亞(1940年11月23日)加入協定。保加利亞在德軍進駐前,在1941年3月1日加入。


FriedrichWang


雖然日本和德國相距甚遠,但是它們都緊臨著強大的蘇聯,而日德兩國最初的聯合就是為了抑制蘇聯紅色政權的一個防共協定,而且隨著日本陸軍深陷中國戰場,其利用德國來牽制蘇聯的必要性也大大增加,再加上日本在南方問題上同英美的對立,使得日本在國際上迫切需要堅強的盟友來同強大的英美抗衡,於是日德也從之前單純的防共協定擴大到了全面的軍事同盟了。



1938年7月當時的近衛內閣就做出瞭如下的決定:對於德國,要擴充防共協定的精神,使之進一步發展為針對蘇聯的軍事同盟;對於意大利,主要是締結可以用來牽制英法的秘密協定。由此可見在二戰爆發之初,日德同盟的主要假想敵是蘇聯,尤其是蘇軍在遠東地區的兵力始終在方面日本關東軍的兩倍以上,所以締結同盟,對於日本來說還是有必要的。


不過隨著時局的變化,到1940年法國戰敗投降後,軸心國同盟的主要目標逐漸的從蘇聯轉向了美國,而對於蘇聯則採取拉攏的手段,意圖締結德、日、意、蘇四國軍事同盟以迫使美國放棄對歐洲和東亞戰事的干預。不過這一企圖隨著德國閃擊蘇聯而宣告破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