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鏡中的「LV」

銅鏡中的“LV”

藝術博物館 | 美術展覽 | 文創 | 公共教育 | 綜合服務

鏡子,

大家都非常熟悉。

從古至今,

都屬於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日常用品

銅鏡中的“LV”

對鏡貼花黃

到了漢代,

銅鏡的製造工藝進入“黃金時期”,

為什麼說是“黃金時期”呢?

除了銅鏡種類豐富與數量眾多以外,

這一時期出現了一款高貴而神秘的“LV”銅鏡。

銅鏡中的“LV”

銅鏡中的“LV”

當然,不是你想的那個LV,

而是真正的中國製造!

銅鏡中的“LV”

它的真實名稱為博局鏡

因上面有類似T、L、V的紋飾,

國外研究者也稱之為TLV鏡。

銅鏡中的“LV”

亮寶樓藝術博物館藏博局鏡

像這樣的"名牌"銅鏡

亮寶樓藝術博物館裡就藏有數枚,

下面我們取其中一款為大家進行全方位解讀。

亮寶樓藝術博物館藏博局鏡

銅鏡中的“LV”

這枚漢代博局鏡現藏於亮寶樓藝術博物館,鏡為圓形、圓鈕、柿蒂紋方鈕座,內區均勻分佈12枚乳釘紋,乳釘之間填以“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地支,中區分佈T、L、V紋飾與8枚乳釘紋,T、L、V紋飾之間鑄繪有四神與禽鳥紋飾。外區為鋸齒紋和流雲紋。雕工精細,造型華麗。其中銘帶文字大致為:

“尚方御竟(鏡)大毋傷,巧工刻之成文章,左龍右虎闢(避)不羊(祥),朱爵玄武順陰陽,子孫備具居中央,長保二親樂富昌。”

(果然是好詩、好詩!~ ̄▽ ̄~)

通過介紹,

這枚銅鏡的顏值大家都心裡有數了。

但重點是不僅有顏值,還要有氣質,

這點從名字就可以看出來。

銅鏡中的“LV”

博局鏡中的博局二字可是大有來頭。

這裡的博是指六博棋,是古代一種競技類遊戲棋。用黑白兩子分為對立雙方,每人五散(兵)一梟(帥)共六枚棋子,所以稱為六博棋。二人通過骰子或擲箸來行棋,用殺梟來判定勝負。

銅鏡中的“LV”

馬王堆漢墓出土六博棋具

哇塞,棋盤上果然有“LV”

這一遊戲,在漢代非常盛行,上至天子百官,下至平民百姓,皆喜愛博戲,達到了“三輔兒童皆詠之”的地步,甚至影響到了國家的發展。

銅鏡中的“LV”

山東藤縣西戶口博戲畫像石拓片

銅鏡中的“LV”

彩繪六博木俑

漢文帝時期,吳國太子來到長安與當朝太子劉啟一同遊玩,恰巧二人都喜歡玩六博棋,便擺開陣勢一比高下。然而在下棋時,二人發生爭執,劉啟一怒之下拿起博局棋盤,將吳國太子擊打致死。吳王得知此事十分生氣,但又敢怒而不敢言,便隱忍不發。直到公元前154年,吳王聯合楚、趙、濟南等其他六國起兵造反,史稱“七王之亂”。

銅鏡中的“LV”

可見點到為止還是很有必要的。

咳咳……不好意思跑題了。

我們可以看到,

博局鏡上的T、L、V以及圖像佈局,

其實就是六博棋的棋局,

博局鏡因此而得名。

如果你以為它只是在鏡子上畫了個棋盤,

那麼就太簡單了。

博局鏡圖像佈局代表著漢代人的宇宙觀。內部方框代表陸地,外部圓圈代表天,反映了古人“天圓地方”的宇宙空間觀念。除了博局圖案以外,銅鏡中還有“十二地支”代表時間,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四神”代表四方,所以說博局鏡是漢代“天人合一”觀念在圖像上的具體表現。

銅鏡中的“LV”

銅鏡局部(鏡鈕)

鈕座上刻繪的可是大名鼎鼎的柿蒂紋,如字面意思,指的就是柿子把兒。可別小看它,柿蒂紋有著悠久的歷史,從戰國到秦漢,這一紋飾流行不衰,寓意吉祥。

銅鏡中的“LV”

銅鏡局部(“尚方”二字)

銅鏡中的“LV”

銅鏡局部(玄武圖像)

講到這裡,

你還認為它只是一面

用來照容顏、正衣冠的鏡子嗎?

想要更近距離了解博局鏡、

瞭解古人的世界觀嗎?

那就來亮寶樓藝術博物館吧,

還有更多驚喜等著你哦!

記得在亮寶樓一層文創廳領取

免!費!門票喔~!

銅鏡中的“LV”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