隈研吾:使用材料的智慧與勇氣

“我一直在尋找21世紀建築的基本驅動力,在19世紀是石頭和木材,20世紀是混凝土,21世紀是什麼呢?我認為是新材料,也可能是舊材料的新用法。”隈研吾(Kengo Kuma)在著作《負建築》中提及到關於材料的想法。在隈研吾的建築設計中,確實使用了大量的自然材料,我們最熟悉的可能是就是竹子、木頭、石頭。極其注重材料的使用和研究的隈研吾其實還有更多對其他自然材料的使用和研究,並且這些材料都來自於他的生活和生命中,支撐著他的建築設計和建築思維。難得的是,幾十年的設計,以及對材料的研究和使用的背後,隈研吾不斷地進化著對材料和建築的看法和應用。

隈研吾:使用材料的智慧与勇气

> 位於意大利的展示空間“石空間”(Stone space)

竹,對於隈研吾來說是個老朋友了,因為在隈研吾長大的地方,房子後面就是大片的竹林。可以說,竹子是伴隨他長大的。“我在橫濱的大倉山區長大,那裡離山丘很接近。我們的房子坐落在一排農舍和稻田之間,在這樣一個山腳下的房子是當地第二大的房子”隈研吾說,“我過去常去農舍玩。每天我都會踏進身後的竹林,爬上山頂。這是一個獨立的世界,讓我可以沐浴在一片綠光中。我會徒手攀登陡峭的山坡,抓住竹子的枝幹,以檢測它們的韌性。當我到達山頂的時候,天空彷彿盛開來了,微風吹拂臉頰。”

隈研吾:使用材料的智慧与勇气

> 長城竹屋(Great Bamboo Wall)

竹子天生就是直的,這是在其他樹木中很難找到的特性。這也是吸引隈研吾和其他建築師使用竹來做建築材料的主要原因,因為建築師往往都是受幾何學影響的。比如勒· 柯布西耶的徒弟讓佐· 薩卡庫拉(Junzo Sakakura)就用竹子設計傢俱,還有Sukiya風格派大師吉田五十八(Isoya Yoshida)為京都的岡崎之家(Okazaki Tsuruya)設計的竹椅。

德國建築師布魯諾· 陶特(Br uno Taut)1933年曾到訪日本,在抵達日本的第二天,他被 桂離宮(Katsura Imperial Villa)入口處的竹子柵欄所吸引。直到現在,這個柵欄依舊能夠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由建築背後竹林中的竹子編織而成的小竹籠,彎曲和編織得剛剛好,介於自然和人工、幾何和自然傳播的巧妙位置,恰到好處地創造出了一個由竹子組成的幾何空間。

陶特在日本的三年間,設計了大量的工業產品和兩個建築。其中一個就是日向邸住宅(Hyuga Villa,1936年),離隈研吾的“水/ 玻 璃 ”(Water / Glass,1995年)項目很近。在日向邸中,陶特就用竹子做牆和燈具。

但是,在20世紀,竹子並沒有被大規模地使用在建築中。主要原因是竹子一旦放幹就容易裂開,使其難以被應用在建築結構中。而隈研吾卻勇敢挑戰這一材質的侷限性。在鎌倉竹屋(Bamboo House in Kamakura ,2000年)中,隈研吾從混凝土中找到線索,從竹子中取出木牆,然後用混凝土將其填充。而後,他得知在南美洲有一種叫“瓜多”(Guadua)的竹子壁後且不易裂,隈研吾用集裝箱海運了大量的瓜多竹,並且用到了一個老舊醬油釀造廠(Hamada Shoyu, 2009 年)的翻新工程中。“其實,竹子本身不會裂,但是竹節很難不分裂。”隈研吾說,“竹子確實是一種具有高尚品質且精緻的材料——它不易靠近 ,但卻足夠吸引人 。”。

隈研吾長大後,搬到了橫濱一個30年代建造的廉價單層木屋中,木屋只有最簡單的結構,就連房屋的牆壁和柱子都是直接暴露在外的。“我那時候常常從壁櫥的天花板上的洞爬上屋頂下的框架空間,就在那裡玩耍。”隈研吾回憶說。

這個房子可不是一個精緻的數寄屋,它也不是一個使用了什麼新材料去隱藏房梁的戰後風格木屋,它就是個典型的用狹窄直徑(約100 平方毫米)木材建成的戰前風格木屋。“這對我而言,是相當幸運的。因為對於年輕的我來說,能夠接觸到這種用狹窄直徑木材搭建的纖弱且靈活的建築,很難得。”隈研吾說。

隈研吾:使用材料的智慧与勇气
隈研吾:使用材料的智慧与勇气

> 星巴克太宰府天滿宮表參道店

戈特弗裡德· 森佩爾(Gottfried Semper)是19世紀最重要的建築批評家,他認識到建築是由三個過程構成的:一個與土有關(它可能被稱為基礎工程)。另一個與火有關(空調、管道、佈線和其他服務),最後一個是編織(weaving)。森佩爾使用“編織”作為基礎之上所有工作的通用術語。在森佩爾的時代,歐洲的主要建築方法是磚石建築,所以這使他有勇氣使用“編織”這個詞。據說,森佩爾是因為父親的紡織廠而熟悉紡織的。“但我覺得,森佩爾一定是一個博學的人,他為世界上第一次偉大的國際展覽做了設計,他研究了歐洲以外的原始住宅,用“編織”這個術語來表達他對建築方法的理解。”隈研吾說。事實上,亞洲和非洲的房子確實是編織而成的,以樹枝和樹葉為主要材料。

隈研吾:使用材料的智慧与勇气隈研吾:使用材料的智慧与勇气

> 波特蘭日本公園(Portland Japanese Garden)

在日本傳統的木屋中,搭建房屋架構是首要的,然後用木製的石膏做木瓦和泥塑牆,在木樁之間夾上竹木瓦。“我們的房子,土牆做的很差,很容易就踩到榻榻米下的泥土裡。一刷石膏就會看見由竹子編織的藤條。正因為這樣,就會很容易看出來這個房屋本身就是一個編織物,而木材就是最容易被編織的材料。它可以被固定在一個地方,通過切割的切口,讓木材對準缺口,以避免使用其他金屬固定裝置而生鏽。而編織材料的奇妙之處在於它們的柔韌性,這就像衣服的布料能跟隨身體的運動一樣。隈研吾說:“當我們編織木材時,我們試圖使關節以同樣的方式靈活起來。木材會膨脹、收縮、翹曲和扭曲,因此關節必須足夠柔韌才能做到像布料那樣跟隨它。”

隈研吾:使用材料的智慧与勇气

> 波特蘭日本公園(Portland Japanese Garden)

木頭很輕,但也很結實。像滑動門和屏風這樣的部分就可以用木材製成,並用柔性鉸鏈固定在建築上,可以自由地改變其形狀。同樣的的原理,建築可以像一個鬆散連接起來的雲朵。用木頭我們可以暢想未來像雲一樣的建築。

紙其實也是用木纖維製作而成的,所以紙也可以被歸結為木。木頭強硬的原因是因為它獨有的死細胞,但紙卻沒有這種性質,所以紙通常是柔軟靈活的。

隈研吾:使用材料的智慧与勇气

> 2015年米蘭設計周的Irori & Paper Cocoon

靈活性可以看作是建築材料的一個缺陷,但是對隈研吾來說,想要獲得一個整體看上去靈活的建築,具有靈活性的材料就是一個優勢。“當你的目標是要讓整個項目變得更鬆散、更靈活時,在紙上你會發現更多的應用。”隈研吾說,“紙有一個有趣的點就是它能夠以液體的狀態生存。在製作和紙(Washi)的過程中,就是先將結香或桑木的纖維分離,然後將它們浸泡在煮沸的植物根莖的澱粉溶液中。這樣製備的漿狀液體用竹子製成的細網篩過濾後乾燥,就能得到和紙。但是液體也可以被塗在其他物體上,然後乾燥,相當於給它們塗上了一層紙衣。比如,當塗在金屬上時,它可以將一個寒冷、堅硬的表面轉變成柔軟的,有著模糊紋理的和紙。”

在日本建築聖保羅(Sao Paulo,2017年)和巴黎的安東尼· 克拉夫檔案館(Archives Antoni Clave,2017年)中,隈研吾將膨脹的鋁網浸泡在漿狀液體中,等它們乾燥以後就成了和紙。

隈研吾:使用材料的智慧与勇气
隈研吾:使用材料的智慧与勇气

> 2015年米蘭設計周的Irori & Paper Cocoon

和紙的模糊性是因為大量的TROORO OAI 的存在,TROORO OAI 是日本的一張植物,它有助於展示紙張的自然性質。在由固體構成的建築中,持續存在於和紙的流動性是一種無價之寶。這就是為什麼日本傳統建築強調紙的存在的原因。在日本,與水有關係的東西對所有的城市和建築設計都是起到決定性作用的。建築的形狀是為了保護它免受雨水的影響而決定的。園林以水為中心,水在建築材料的選擇中也就起了決定性作用。

如果說和紙是介於液體和固體之間的一種物質,那麼土就是介於液體、固體和氣體之間。房子的土牆到處都是裂縫,榻榻米地板墊上總是有牆面落下的灰塵。“牆上的灰塵很難從塵埃中分辨出來,所以對我來說,空氣中的塵埃和碎片與我們的土牆成了一個連續體。當牆壁被溼抹布擦拭時,他們會反映到抹布上,並在抹布上留下汙點。我們的土牆是完全變質的,可以隨意改變。”隈研吾說。

隈研吾:使用材料的智慧与勇气

> 韓國安陽公共藝術項目Paper Snake

當土的液體性質被用於將土與玻璃纖維混合在金屬上時,冷金屬被轉化成溫暖潮溼的土。“我從石膏工匠那裡學到了這一技巧。在過去,通過水的結合,土已經被各種各樣地應用在日本建築中。”

建築是人為的,人們希望在腳下感受到堅實的土地。人們過去常常在新的榻榻米墊上撒土,但直到今天這一點也不為人知。土將減輕新墊子的人為性,使它們更能適應身體。植物和苔蘚生長在土裡。特別是在日本,營養豐富的火山土壤很常見,雜草會在任何無人照料的土壤上繁茂生長。而這種土壤似乎很稀有。在海外項目中,雜草是不會生長在建築周圍的,因此它需要時間來讓這個建築看起來是屬於這個地方的。

隈研吾:使用材料的智慧与勇气

> 位於日本神奈川的昆蟲屋Mushizuka

“有一種通過乾燥在織物染色時產生的爐渣形成的微孔陶瓷材料稱為Greenbiz。”隈研吾說,“我認為它與土很相似。植物可以生根生長在這種材料上。用它作為房屋的地基,綠色植物就可以在薄而輕的傾斜屋頂上生長。”土不僅僅是一種粒子的集合。除了粒子,它也是一種能促進生命的液體。

石頭和混凝土很像,又重又硬,很長一段時間裡,隈研吾刻意避開它。“我特別討厭薄石子在混凝土上。這就像是用紋理映射來裝飾混凝土,我無法忍受這種虛偽的感 覺。”隈 研 吾說。而20世紀的建築幾乎把賭注放在了混凝土的紋理映射上。“儘管我以前不喜歡這種材料,但我還是想用石頭。我看到安東尼· 高迪(Antoni Gaud)的《吉爾殖民地的教堂》(Church of Colonia Giell,1908年,未完成)有一種六邊形形狀的石頭叫做柱狀玄武岩,它是由緩慢冷卻的熔岩形成的。未加工的石柱在教堂的中心支撐著屋頂。雖然它是石頭,但它看起來就像是一棵樹。當你停止思考時,石頭也是土壤的一部分。它是土壤的朋友,沒有什麼比樹木更奇怪的了。”

隈研吾:使用材料的智慧与勇气

> 位於意大利的展示空間“石空間”(Stone space)

也就是從這時開始,隈研吾開始嘗試在新設計中使用石頭。但就目前為止,也只是作為阻礙物使用,就像《吉爾殖民地的教堂》一樣,不會將其作為表面覆蓋在混凝土上。而在2000年的石美術館(Stone Museum)的設計中,因為客戶就是採石場的老闆,他希望能夠用採石場的石頭取代混凝土、鋼筋和玻璃以減少預算。也正因為此,隈研吾才開始思考一些使用石頭的方案。

但當石頭被重新定義為建築時,它看起來像是一個具有各種內部結構的替代物,而不僅僅是一種具有表面圖案的材料。就像一棵樹一樣,它有內部的結構,方向性的纖維,直的和交叉的紋理。

隈研吾:使用材料的智慧与勇气
隈研吾:使用材料的智慧与勇气

> 位於意大利的展示空間“石空間”(Stone space)

從這個角度看,有生命和無生命的邊界似乎消失了。通過結合死細胞,樹木變得更加堅硬和強壯。從這個意義上說,一棵樹已經半死了。同樣的過程也有了進一步的結果。這意味著石頭其實也非常活躍。生死之間的界限模糊得令人驚訝。通過在生死之間的徘徊,建築可以表明生命和死亡存在於一個單一的世界裡。

樹脂

火是一種開始是液體,通過火的應用轉化為固體的材料。火在一個房子裡有一箇中心位置。它不僅為保護生命提供了溫暖,它也運用在各種材料上,轉化為不同的東西。火有把土顆粒轉化成液體和各種物質的能力。由於這種神奇的力量,材料在它們的液體、固體和氣體之間來回穿梭。正如前文提到的,戈特弗裡德· 森佩爾把建築作品分為三類:土、火和編織。起初,在這張表中看到火的出現似乎顯得很奇怪,因為畢竟壁爐在建築中似乎只起輔助作用。但是如果建築被看作是物質變換的故事,那麼爐缸和火本身都不應該被放置在建築的中心。人們往往會感覺到火和液體的親和力,因為我們的身體也是溫暖的液體流。正如玻璃也不僅僅是一個透明的表面。它也可以是土、火和液體。而樹脂也可以被視為火和液體,使它給人的感覺更近。

布魯諾· 陶特說:“玻璃是土、火和液體。”這就是為什麼他把玻璃和水結合在他的玻璃館(Glass Pavilion ,1914年)裡。隈研吾也混合了水和玻璃,前文提到它位於陶特設計的別墅旁邊。在陶特的玻璃館之後,還有密斯設計的透明玻璃館。但是玻璃是土、火和液體的觀念卻被遺忘了。這時候,隈研吾覺得恢復玻璃作為活物的時代對他而言已經到來了。

當以同樣的方式追根溯源時,樹脂似乎更接近這一觀念。正如名稱所示,樹脂最初是沉入海底的植物和海藻,變成石油後又從中提煉出來的。從這段歷史中,也就知道為什麼樹脂會給人們帶來親密感。為了利用這種親密感,隈研吾正致力於將樹脂細胞製成的材料融入到建築中。

金屬

像對石頭一樣,隈研吾對金屬也是早就避而遠之,混凝土一樣,金屬是另一種主要的二十世紀材料,但卻被隈研吾規避了。一種形狀記憶合金(SMA)的出現,改變了他的想法,現在他開始把金屬當成朋友,並在各種實驗中使用它。“當時我在慶應大學(Keio University)任教,有一篇獨特的研究項目的碩士論文涉及到鎂SMA關節剛性框架鋼結構。即使關節在地震中變形,它們也會在加熱時恢復形狀,恢復到原來的狀態。儘管它是金屬,但這似乎是一種活生生的東西。在日常生活中,SMA被用於接近身體的衣物中,比如衣領和胸罩,它們利用身體的熱量來改變形狀。既然金屬是這樣一種精緻而柔軟的存在,我就應該用它來設計一些東西。”後來我們就看見了 KXK(2005年),一個通過熱變化改變形狀的亭子。

隈研吾:使用材料的智慧与勇气

> 位於日本東部的賓館(Water /Stone)

“在這個設計中,關鍵點是使建築儘可能弱,因為如果它太強,那麼當溫度變化時它就不會改變形狀。當然。它也不能太弱,因為如果它不能獨立站立,那麼它就不是個建築。這個項目是邁向建築新方向的一步:不太強,也不太弱。”隈研吾說。

隈研吾:使用材料的智慧与勇气

> 中國美術學院民俗藝術博物館

金屬是實現強弱之間微妙平衡的最佳材料。它不僅結實,而且富有彈性。最好利用金屬彈性的材料是膨脹金屬,它可以被切割和拉伸形成網狀物。而其他材料會很容易地附著到網格上。隈研吾在這個項目中試著把紙和土連接起來,讓金屬、紙張、塑料的系統地結合在一起。

纖維

隈研吾說:“如果設計的目標是使建築儘可能柔軟,那麼最有趣的材料和最有潛力的材料就是纖維。”森佩爾曾意識到建築是通過編織過程完成的。如果說編織的行為以最純粹的形式進行時,那就是布。“現在我最感興趣的是像布一樣柔軟的建築。”隈研吾說。

隈研吾:使用材料的智慧与勇气
隈研吾:使用材料的智慧与勇气

> 馬日本“東京纖維感知”展Con/Fiber

觀察表明,動物的身體是由重疊的纖維層組成的。身體本身則由許多柔軟的層組成,然後被更多的層覆蓋。建築作為纖維,則增加了更多的層次。“我認為,如果建築可以生長或收縮,就像衣服會被磨損,這將是很有趣的一件事。”隈研吾說。

正如貴族的“十二層長袍”,日本傳統服飾也強調用薄薄的布料。認真思考這種方法,其實可以化解建築與身體之間、建築與景觀之間、自然與人工之間的對立。環境中的一切事物都會相互重疊和融合成為纖維。

隈研吾:使用材料的智慧与勇气

> 阿里巴巴集團的“淘寶城”

隨著對纖維越來越多的瞭解,隈研吾發現了各種結構系統,它們還沒有被編織。他也發現了三軸織造。大多數織物是雙軸的,有X 軸和Y 軸。三軸織造有三個軸,每個位移有120 度。隈研吾發現,三軸織造可以更容易地創建3D織物,並更好地將它作為內部材料使用。

在金屬結構上懸垂纖維的想法隨時會發生。但是纖維本身可以具有結構和獨立的元素。“軟”與“硬”的概念是相對的,隈研吾研究的使用纖維,通常是軟弱的,以提高鋼架在堅硬和重質混凝土中的抗震性能。當代這種柔軟的材料卻恰恰彌補了二十世紀沉重的材料的脆弱性。

隈研吾:使用材料的智慧与勇气

> 中國上海造船廠(Shipyard,1862)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