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保要是忽略了這點,就等著被坑吧!

投保要是忽略了這點,就等著被坑吧!

投保要是忽略了這點,就等著被坑吧!

很多人會到這種情況:投保了重疾險,生了大病跑去理賠,被以病症非重疾為由,拒賠了。

或者這種情況,走路一不小心摔了一跤,人就沒了。拿著意外險去理賠,被以非意外為由,拒賠了。

講道理,說好的重疾、意外保障,出險了一個子都拿不到是幾個意思?

投保要是忽略了這點,就等著被坑吧!

天真的我們好不容易跨過了健康門檻,努力攀上了收入指標,想著反正投保了,出險的時候坐等理賠就萬事大吉,結果理賠的時候直接栽在了保險定義裡。

沒錯,很多日常理解的名詞概念,放在保險規則裡,可完全不是那麼一回事。

1

我們先來說說重疾跟輕症。

大家都覺得按照平時的理解,重疾=很重的病,輕症=很輕的病,像是腦中風就應該劃歸重疾,而肺炎、闌尾炎這些就應該放在輕症。

說得好有道理,我差點就信了。

投保要是忽略了這點,就等著被坑吧!

可大家別忘了,保險是用來轉移、降低風險的,這些醫保就能報掉大部分、對家庭經濟影響力比較有限的風險,真的有必要一下子保個幾十萬麼?

保險規則裡對於重疾跟輕症的分類,主要以對家庭經濟造成的影響程度為參考。

只有醫治花費巨大,且在較長一段時間內,嚴重影響患者及其家庭的正常工作和生活的疾病,如惡性腫瘤、重大器官移植術或造血幹細胞移植術等,才能叫做重疾。

相對的,輕症指是重疾的早期病症,像是原位癌、輕微腦中風這些,花的錢雖然沒有重疾多,但也需要一段時間調養的病症。

我們在投保重疾險的時候不要太過理所當然,建議先查閱產品條款中的保障疾病,對於病到什麼程度才能賠有個基礎的認識。

2

再來說說經常容易弄混的意外險。

保險規則中的意外,是以外來的、突然的、非本意的、非疾病的作為前提條件的。

像是我們日常生活中經常看到的小朋友深水區游泳溺水身故,很多時候都不符合意外險的理賠標準。

這些事件中的小朋友通常事發在非允許游泳區域,屬於主動靠近風險,不滿足非本意的條件。當然具體情況具體分析,以後菜保會找一些這樣的案例專門給大家說說。

另外一個容易混淆的點是中暑、跟摔倒致死。

中暑在醫學上被定義為疾病,不滿足非疾病這項條件。而摔倒致死就要看情況了。

摔倒致死的原因有很多種,可能是摔倒了,磕碰到尖銳物導致身故,也可能是摔倒導致血管瘤破裂致死。

前者的話通常是會賠的,但後者摔倒只是誘因,真正死因是血管瘤破裂,不滿足非疾病條件,故意外險是不賠的。

其實很多詞彙在專業的領域跟日常的理解都存在區別,實在拿不準的話,建議大家最好仔細閱讀條款的釋義部分,或是問問您的保單服務人員,不然連自己都有些什麼保障都不清楚,理賠的時候是要怎麼辦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