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豐縣:39個貧困村建立人民調解室 爲羣衆提供法律服務

映象網平頂山訊(記者 李學義 通訊員 楊國棟 王璐 周華彬)

“真的是太謝謝您了,要不是從中調解,俺的損失不會這麼快得多補償。”7月31日上午,記者採訪了寶豐縣觀音堂林業工作站的貧困戶劉某,瞭解到他的莊稼因為修路遭到嚴重破壞,經過村調委會人民調解員的多方努力,最終有效地解決村民關心關注的“莊稼”問題。

“貧困群眾大多都不懂得運用法律保護合法權益,一旦有問題就會採取非常規的方法解決,難免會出現矛盾升級的情況。而我們到村裡就是為群眾送法、講法,解決問題、化解矛盾,維護他們的切身利益。”該縣司法局負責人介紹,為進一步加強全縣貧困村人民調解組織建設,充分發揮人民調解的“第一道防線作用”,有效助力脫貧攻堅,寶豐縣司法局加大對全縣39個貧困村調委會建設的指導力度,進一步健全和完善基層調解組織機制。

深入調研、精準識別,貧困群眾的生產生活與法律法規緊密聯繫。從小事看起,從小事做起,從小事辦起,寶豐縣39個貧困村100多名人民調解員多次走村入戶送法到家,宣傳普及法律知識;開展公益法律諮詢和法治宣傳活動,發放法治宣傳資料,引導群眾尊法、學法、守法、用法;指導村幹部在法治軌道上管理村居事物、化解矛盾糾紛、促進經濟發展.....

“作為基層調解員,日常工作不僅是為群眾調節矛盾、化解糾紛,還要為脫貧攻堅工作添磚加瓦,幫助貧困群眾脫貧致富。”該縣司法局負責人介紹了人民調解員日常工作開展情況。首先,該局經常組織調解員學習脫貧攻堅的扶貧政策,並向涉及貧困村的司法所傳達會議精神,要求各司法所制定適合村情的個性化的實施方案,爭取鄉(鎮、林站)、村領導的支持和配合,把人民調解組織建設工作落到實處。其次,進一步強化隊伍建設,提高整體素質。全縣39個貧困村分別分配3-5名人民調解員工作,他們當中有威望高、辦事公道的老同志,有熱愛調解工作、業務水平高的年輕同志,形成了專、兼職並重,老、中、青結合,威望與知識兼備的調解陣容。

與此同時,寶豐縣司法局堅持軟硬件建設同抓共存,促進調解工作與脫貧工作同步開展。一是按照“五有、六統一”的標準,在39個貧困村全部建立了“人民調解室”;二是統一標識。室內統一懸掛“人民調解”徽章;三是統一制度。制定落實人民調解各項工作制度、人民調解員工作紀律、人民調解工作流程、當事人權利和義務等版面,保障人民調解工作正常、有序、高效開展;四是統一文書格式。按司法部人民調解文書格式的最新要求,統一固定格式,明確填寫要求,提高調解協議書的規範化程度。

“功夫不負有心人,調解員的工作得到了群眾的信任和認可,他們有事會主動聯繫調解員,諮詢問題、尋求解決辦法。”該縣司法局負責人堅定地說,下一步,我們會充分發揮司法行政工作的職能優勢,立足本職,為貧困群眾辦實事、辦好事,把脫貧攻堅和法治建設同步推進,為維護全縣社會穩定和脫貧工作做出更多的努力。

據介紹,2018年年初,全縣39個貧困村全部建立和完善了人民調解委員會,做到了組織、陣地、制度、調解程序、文書製作的系統化和規範化,為有效發揮人民調解在脫貧攻堅中的助推作用奠定了堅實基礎。

(映象網平頂山新聞熱線 18037585596 微信:2800068)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