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要下雨娘要嫁人」諺語原來是這樣來的

“天要下雨孃要嫁人”諺語原來是這樣來的

天要下雨孃要嫁人這一句諺語大家一定不會陌生吧,但為什麼“天要下雨非要扯上娘要嫁人”,原來這是有故事的,下面就讓小編慢慢給大家說說這句諺語的典故吧。

傳說在古時候有一個名叫朱耀宗的秀才,天資聰慧,學識淵博,滿腹經綸。進京趕考而得中狀元。

皇帝殿試,不僅見他才華橫溢而且是一表人才,於是乎便將他招為東床駙馬,乘龍快婿。

按慣例朱耀宗是要“衣錦還鄉,祭奠祖先和誥命家眷”。臨行前朱耀宗奏明皇上,自己的母是怎麼樣“含辛茹苦”的把自己拉扯大的,母子二人相依為命甚是可憐如何如何。懇請皇上為他一直守寡的母親豎立“貞潔牌坊”。

皇上聽完之後,準其所奏,心中更是喜愛這乘龍快婿多三分。

“天要下雨孃要嫁人”諺語原來是這樣來的

朱耀宗高高興興,日夜兼程回到家中,拜見母親之後,詳細對母親述說貞節牌坊一事。

原本歡天喜地的朱母,頓時臉色不安,欲言又止,似乎有什麼難言之隱。

朱耀宗是大惑不解,為什麼本來十分高興的母親這是怎麼啦?經過其再三追問之下,朱母才慢慢道出了原委。

原來是朱母在兒子小時候就發現他天資聰慧,是一可造之才,於是就聘請當地有名秀才張文舉為兒子教學,經過張文舉的悉心教導,朱耀宗的學業進步很快。

“天要下雨孃要嫁人”諺語原來是這樣來的

經過長時間的相處,朱母陳秀英的芳心逐漸被張文舉的人品和才華打動。張文舉也被朱母的溫柔賢惠吸引,產生對朱母的愛慕之心。於是兩個人商議待朱耀宗成家立業之後二人結婚白頭到老。

沒有想到的是朱耀宗讓皇上給母親立貞節牌坊,使的大家陷入這樣一個尷尬局面。

就在大家左右為難之際,朱母說了一句“聽天由命。就隨手脫下自己的一件羅裙交給朱耀宗說;你把這一件衣服洗了然後涼在院子裡,如果一天涼幹了,就隨皇上的意思立貞節牌坊,如果涼不幹,我就和張文舉結婚。

朱耀宗一看天氣是大晴天就在沒有說什麼就把母親的羅裙洗了涼在院子裡。

結果是從下午開始就雷鳴電閃,陰雨不斷,一直持續到第二天晚上還沒有晴,羅裙自然也就沒有涼幹。

朱母則認認真真的對朱耀宗說;天要下雨孃要嫁人,天意如此你就不要在強求了。

朱耀宗見事已至此,只好原原本本的把這一件事情告訴了皇上,請皇上治罪,皇上知道以後練練稱奇,下了一道聖旨說不知者不罪,這正是天作之合,由他去吧。

從此以後人們便把天要下雨孃要嫁人這一句諺語比喻天意如此,誰也逆轉不了的事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