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山東將成為第二個東北這一說法?

楞香媽咪


如何看待山東將成為第二個東北這一說法?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首先來看看,山東經濟有哪些特點?其次,是什麼,讓你感覺山東會成為第二個東北?其三,未來經濟競爭中,山東真的會落伍了嗎?最後,山東和其他發達省份相比差距在哪裡?

1、山東經濟有哪些特點?

有人把山東的經濟概括為群象經濟,是有一定道理的。意思是說,山東的企業多以國有大中型企業為主。民營和小型企業太少,甚至沒有發展空間。至於外資企業鳳毛麟角,根本形不成規模。這種經濟特點,讓山東呈現出在別的地方很難看到的景象。就是,政府重視服務大中型國有企業輕視中小企業更談不上鼓勵民營企業和創新。你到民間去看看,人們很少關心經濟形勢和新聞。因為在國有大中型企業你只要做好螺絲釘就可以了。

2、是什麼,讓你感覺山東會成為第二個東北?

其實經濟數據是呈現出來的現象,造成這些現象的是每一個組織中的人的行為。就山東來說,之所以有人會為它的未來擔心,是因為這個經濟體給人留下的印象。但就政府層面來說,過於關注和服務大中型國有企業。對中小企業和民企不太上心。就民間創業熱情來說,大家都安於現狀,對孩子寄希望於進入體制內,和國有企業。而對創業的人既沒有資金的支持也沒有政策是鼓勵。倒是,大力發展房地產業,透支了民間幾代人的購買力。

3、未來經濟競爭中,山東真的會落伍了嗎?

未來經濟競爭,主要集中在前沿的創新行業。包括了行業、技術和管理。而大中型國有企業,管理僵化,年輕人基本上就是混吃等死,如果把精英都這樣養起來,可以預見這個經濟體未來的發展會怎麼樣。其次,高精尖領域,比如說網絡、5G、航空這些方面山東確實是沒有領航的企業。再加上,民風保守,缺乏創新精神,山東的未來確實是令人擔憂。

4、山東和其他發達省份相比差距在哪裡?

其實,就目前來說,山東的GDP在全國排第三。但,就未來而言,山東和其他沿海省份差距顯而易見。一方面,戰略佈局上,山東在高精尖產業沒有宏觀視野和戰略。眼看著其他比如說蘇浙滬和廣東省在這些領域奮勇直上。另一方面,民間只滿足於吃大戶,進體質安享其成。沒有創業創新精神也就沒有未來。


聚焦三農熱點說


山東留不住人,這不是長久之計。

剛剛看到一個消息,浙江一個市人才引進,全日制雙一流碩士,購房補貼30萬。夫妻倆都滿足條件,45萬。生活補貼3萬每年。

這是一個什麼樣的力度。前幾年江蘇有個市,去企業工作,每月政府補貼3000,共補貼3年。

反觀山東呢,除了聽說青島一直有租房補貼,一月800。其他地方從來沒聽過有什麼補貼。

當初畢業為了離家近回山東,現在有點後悔。

每年拿著三萬多的工資,食之無味,棄之可惜。還拖累我對象只能在近處找工作,而近處也沒什麼好工作。

今天看見師兄發在群裡的消息,真的想去浙江去看看。如果房價合適,留在浙江也可以啊。


夏天0329


我是純東北人,滿族,2017年,來山東的,我的評價,孔孟之鄉,全國第一,一個地方的好壞,在人的素質教育。我來了才知道,淄博市,的人,勤勞,善良,受孔孟思想的影響,懂規矩,守法侓,謙虛瑾慎,尊老愛幼、政治空氣濃,這是山東省委書記劉家義,教導有方,百姓到派出所辦事、說是為人民服務,一點不誇張。交警公平執法。公交車全國第一,公交司機。都是活雷鋒。照顧老的,關照孩子,百問不煩,挨冷受凍、無怨言、為乘客的安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淄博市民,年輕人給老人讓座是新常態。一個老人鬧事的沒有。淄博市落實黨的政策最好。誰說山東是第二個東北?東北再十年也趕不上山東阿!


笑談人生96192662


我生活在青島,來青島也有了15年了吧,有點兒發言權了,這段時間也是青島發展的最快的幾年了。另外我也是東北人,兩個地方都經歷過。坦白講,現在說這話還為時過早,雖然青島,乃至山東擁有很多的本土企業,生活上面老百姓也都是非常支持本土企業的產品,但是這不能說明什麼。雖然現在山東經濟還算可以,遠比東北要好很多,但是全國人口是一個零和遊戲,就是雖然我很好,但是有別的地方發展的更好,那麼人口還是會流去那些地方。山東的經濟大多還是10年前的那些東西,只有一個海爾在玩什麼新經濟,其他的大部分企業都還是那個樣子,而且景氣的不多。全國的新經濟基本上與山東沒有緣分,基本上沒有什麼特別好的大公司在山東做分公司,比如各大互聯網公司,阿里百度騰訊,再到華為,小米等等新公司,甚至什麼聯想這種偽科技公司也不來的。現在看看,青島本地人的子女被灌輸留戀青島,但是外地人家長們早就把眼光放在外地了,所以能夠明白了,用不了10年,山東就是第二個東北,是非常有可能的,而且基本上也一定會。


丸子71954271


山東這個省份不同於其它地區,比如長三角、珠三角、環京津、長江城市帶等,山東省將來自身會成為一個都市群,山東甚至不像江蘇,南北差距那麼大,也不像廣東,除了珠三角粵西北一直扯後腿,山東17個地市發展的很均衡,有突出的比如濟青二市,也不能說是絕塵而去的態勢,不像湖北四川等集全省之力發展某一城市。放眼全國,山東省可以說是發展最為均衡的一個省份,這是山東省的優勢所在。雖然沒有國家特殊政策傾斜扶持,但山東省的經濟內循環卻是蒸蒸日上。所以,山東省內的城市與某些熱點一二線城市相比,可能不算突出,但腳步卻是穩中有進。

山東省物產豐厚,工農業資源不缺,又有著得天獨厚的臨海地理位置,人口眾多,而且受儒家思想的薰沐,人們還不喜歡出離家鄉,增量人口一般都是省內消化了。所以,山東是最不可能東北化的一個省份。我曾經想過,山東省也曾有敢闖敢拼走四方的人,可是這部分人的基因絕大多數早已隨著清末民國那些闖關東、走西口、下南洋的人而散去了,留在省內的都是些安分守己、忠厚老實的群體了,不能不說是一個弔詭之象。

山東省的優勢那麼多,劣勢又有哪些呢?

首先,山東省的國營經濟、集體經濟太過強勢,長期擠壓民營企業的發展壯大。山東省GDP排在全國前三,但是百姓並不富裕,就是這個原因。而且,這一因素還直接導致了本省內城鄉間的差距過大,地級城市往往建設得好,下面縣域鄉鎮跟不上來,農民更是艱難。

其次,儒家文化賦予了山東人民踏實忠厚的性格,卻也禁錮了山東人的創新思維。老百姓普遍少了江浙廣東人那種敢拼敢闖的精神,很多人都是唯唯諾諾、唯官是從,關係網扯著關係網,辦事總想走高層路線。可以這麼說,山東省是中國官本位思想最為嚴重的省份之一。舉個例子,我曾經歷過一件極為有趣的事,某年筆者自駕從南往北,所經城市到境之處一般都會有“xx市人民歡迎您!”這個標語,唯獨從蘇北進入魯南,過收費站後抬頭一條橫幅,上面赫然寫著:“棗莊交警歡迎您!”,這在全國也是獨一份的,歡迎我去繳罰單嗎?由此可知,山東人的官本位思想已經進入骨髓了,這與時代嚴重脫節。山東人若不摒棄這種思想,以後定會阻礙自己發展的腳步。

最後,說一下山東人的義氣。重義氣是好事,君子一諾,雖千萬人吾往矣,豪氣干雲!然而義與利是不能分割的,不能逞一時之義,而忽略了利的所在。在這兒並不是教唆山東人唯利是圖,而是告誡大家千萬不能打腫了臉充胖子,記得郭冬臨演過一個為朋友買火車票的小品,裡面角色正是很多山東人的真實寫照(我爸就是這種典型的山東人),我在外地這麼多年打交道的那麼多外省人,他們不這麼幹,他們講原則,義利分得很清。只有在山東人身上經常看到這種習氣,這在處事時很容易吃虧,人家在悶聲發財,你還在那兒高談闊論,孰輕孰重都分不清。話說回來,東北人也很豪爽,但是東北人的那種豪爽不似山東人,東北人的豪爽裡夾雜著圓滑世故,看事不對他們會掉頭就走,山東人卻倔著脾氣一路走到黑,這就是地域人文性格的差距。只有大家把義利分開分清了,處理事情才能更有原則,更為高效,整個社會也才能更加和諧。

創建於2017.8.7


人類進化觀察委


我是山東人,第一,我覺得山東官本位思想很嚴重,不管是做生意還是辦事吧,在山東有人有關係就好,辦事就好,做生意接單子接工程,第二,山東人的開拓進取,創新精神不足。,因循守舊,不思進取,山東人的人情關係很複雜有些事情,他需要分出很大的精力來處理人情事故上的關係,第三,山東人缺乏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是那種大事幹不了小事,又不願乾的那種人,比如說這個大的裝備,比如說航空母艦你青島你就幹不了,大型的盾構機山東沒有啊,還有這個大的981海上鑽井平臺,你小得你說那針,紐扣,拉鍊,山東在全國不如義烏,溫州,我覺得就這些了,你們要是有意見的話,可以給我回復


用戶8778098693713


山東現在確實危機四伏,但也絕不可能變成第二個東北。

山東的綜合實力比東北強不少,當初吆喝著振興東北經濟的時候,東北老工業基地已經淪陷了。山東不一樣,山東在經濟依然保持著較大的體量以及較快的增長的情況下,就認識到了自身的諸多缺點,而且目前正在全力改進,這使得山東在危機的情況下,也搶佔了一定先機,不會像東北那樣,沒落了才想起振興,那就困難多了。

山東的經濟短板是科技與互聯網等新型經濟,這個不假,其實恕我直言,這也是幾乎所有北方與內陸省份的短板,跟河北河南山西內蒙東三省這些比起來,山東的互聯網經濟還算說得過去。山東經濟輕重產業種類齊全,實體較多,人口多且素質較高,底子也很厚實,抗風險能力是數一數二的,這是山東經濟的優勢,只要這個優勢繼續存在,想讓山東倒下是很困難的。

都說山東人思想古板,老想著當官兒什麼的,這不假,但是隻有老一輩的人才這樣,山東的新一代年輕人,同樣充滿活力,我的很多山東同學,他們對公務員什麼的根本不屑一顧,他們的夢想很多都是相同的,就是掙大錢。在他們眼裡公務員什麼的很無聊,簡直是在浪費生命,就算是創業也不會去做公務員。不要老是說山東人古板,也請你們不要老是用古板的眼光來看待山東,時代在變,年輕人是最容易被時代改變的,相信山東的年輕人,他們可以改變山東的未來。

最後嘛,上升一個層面。山東北面是京津冀,南面是長三角,東面是日韓,西面是以鄭州為中心的中原經濟帶,哪個方向的條件都不錯。而且山東本身實力雄厚,人口眾多,資源豐富,產業鏈完整,海岸線綿長優良港口也很多。山東自古以來就是被牽掛的地方,秦始皇都說過山東寧則天下安,山東作為北方經濟第一強省,我絕不相信中央政府會坐視山東的沒落,況且已經有了東北老重工業基地的前車之鑑,沒有哪個統治者會捨得放棄山東這塊肥肉。濟南處在北京與上海之間,他倆之間出現一個沒落的地方不合適吧,而青島依靠自己的海洋經濟,也能發展的不錯,只要山東雙核沒問題,山東就沒有大問題。所以我個人預言,在未來山東將得到中央的大力支持,比如山東夢寐以求的中日韓自貿區,一旦批准下來山東將會如虎添翼。

綜上所述,山東之恥而後勇的決心,自身雄厚的實力與努力,優越的區位優勢,再加上中央的大力政策傾斜支持,山東會不會一飛沖天我不知道,想讓山東沒落,這輩子怕是看不到了。





a子曰74413264


不能說山東的國有企業比重大,人員思想保守就說山東即將成為第二個東北。這種說法是帶有偏見的。事實上,山東的經濟一直在穩步發展中,只是沒有廣東、江蘇那樣耀眼而已。


東北民國時期就是亞洲發達地區,建國以後更是承擔了大部分的企業上交利潤,為中國的重工業輸送了大量的科技人才。進入新世紀後,東北經濟進入衰退軌道。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東北具有豐富的煤炭、石油、森林資源。經濟的發展嚴重依賴資源,石油、煤炭一單衰竭,經濟發展將會下跌。而這種資源型經濟轉型是十分困難的。這也就是為什麼中央多次振興東北而收效甚微的原因。

二,東北國有企業比重大,民營經濟活力不足,官本位思想嚴重,沒有沿海地區活躍的思維方式,存在過多的計劃經濟思想。

三,東北缺少出海口,沒有便捷的出海口,商品就無法低成本、低價格的自由流通,競爭力自然下降。由於氣候的原因,無法建立高鐵,在陸地運輸上又比不過其他省份。

四,東北是計劃生育政策執行的最徹底的一個地區,導致生育率一直過低,老齡化嚴重,人才外流,競爭力下降。經濟自然比不過東南沿海地區。


再看山東,以上這幾點都沒有,國有企業比重不小,但是民營企業更多。民營企業貢獻了60%的稅收、90%的就業。那山東的優勢在哪裡?

一,人口眾多,有一億多人口,和東北三個省份的總合差不多,並且生育率全國領先。充足的人口即拉動了強大的內需,又為經濟的發展注入了源源不斷的人力資源,後勁很足。

二,地理位置優越,又山川、平原、陸地、海洋。依山臨海,環渤海地區,有的是出海口。北鄰京津翼,南接江浙發達地區。山東地處中日韓自貿區,如果政策允許,發展空間將進一步加大。


三,全省經濟發展比較均衡,工門類齊全,沒有拖後腿的地市。2017年GDP7.6萬億,比東三省的總合還要多1.5萬億。另外,海洋產業、農產品產業化發展在全國處於領先地位。去年,濟南又整合了萊蕪市,形成以青島、濟南為雙核的發展模式,經濟發展必將加快。

山東的缺點在於深受儒家文化影響,思想比較保守。在新型的電子商務、5G領域、高科技領域沒有自已的優勢產業。山東給人的感覺就是,思想還是放不開,頭腦還是不夠靈活。服務意識還是不夠強烈。

總之,假如山東成為第二個東北的話,那全國能有幾個省份倖免?


品讀春秋001


作為一個山東人,在東北上過大學,也有一些遠親在東北定居,現在在上海工作。以我個人經歷和想法談一些體會。

首先在工業領域,東北是國企重工業為主,結構比較單一。山東輕重工業齊全,民營經濟也算髮達。在工業結構上山東的更為合理優化,抵禦風險的能力較強,不會突然之間凋敝。但是,要謹慎的是,兩個地方的工業產業都偏重於傳統產業,當前都是相對過剩,都需要去產能的,在這種環境下,山東面臨的局面並不樂觀。

其次在農業領域,東北以糧食為主,地大但一年一熟,偏重於規模。山東農業種類較豐富,蘋果,梨,壽光蔬菜,金鄉大算,都是全國知名的,輻射影響範圍較大,這是東北絕對無法比擬的。但是,山東農產品銷售始終是個大問題,我小時候家裡就大規模爛過大蔥,西瓜,辣椒,今年正在大規模的爛菠菜。產出能否轉化為收入是農業發展的大問題。但由於農業佔比不大對整體影響有限,可是農業是小規模經營,影響面很大,因此風險也很大。

第三是政策和經濟環境。這個對東北影響很大,投資不過山海關就說明了東北經濟環境的惡劣。但是,作為一個地道的山東人,心裡很清楚山東環境之差。我在外求學一年受的委屈沒有從下火車到家這一路受的委屈多。也見過開個作坊隔三差五就有人來找麻煩。青島的天價蝦已經砸了山東的招牌。在這方面不加註意,環境會近一步惡化,到時候資本不敢進來了,就真的成了另一個東北了。

第四個方面是人口。山東人生育率還可以,這在當前絕對是好事,另外山東人重教育,人口轉化為人才資源的比率極高,但是外流現象很嚴重,解決這個問題也是靠環境政策。大學生回家就業要花個幾萬張才能謀個職位,這點與東北很類似。

綜合這四個方面,決定山東能否成為東北的主要是經濟環境和產業結構,這兩方面山東和東北真的很像,所以,如果不加以重視,山東成為第二個東北真的有可能,而且還很快,因為南方諸省市發展太快了,虹吸效應太明顯,資本人才本來就有外流壓力,內部再折騰幾次,就會加速外流,這樣的話山東立馬就成了第二個東北。


每日觀止


我是山東人,現在在某強二線城市。山東成為第二個東北這句話不知道哪來的,有什麼表現,從來沒聽說過。

東北的問題我覺得是人口外流和經濟衰退互相促進,成為惡性循環。山東至少目前為止不存在這種問題。經濟增長多年倒數,人口生育率極低,勞動力外流嚴重。這些山東都不存在。

經濟方面,山東經濟不說好但是至少不差,不管是總量人均還是增長速度,都不差。

人口方面,山東人向來戀家加上愛生孩子,山東從來不缺勞動力。當然,現在有很多山東人在外地工作,他們不是不願意在山東工作,只是因為本省競爭太激烈。像我們學校985碩士大批想留濟南或者青島都是因為工作不理想而被迫外地工作,而非常多的清華北大的學生卻紛紛跑到濟南青島甚至普通地級市找工作,就衝這個山東也不必擔心成為第二個東北。生孩子方面,山東人的生育率一直位居全國前列,二孩政策放開之後生育率提升最明顯,生二胎最多的也是山東。同時,山東人吃苦耐勞,忠厚老實的品質也是全國聞名,山東半島和魯南地區環境條件在北方也算是名列前茅,等等。綜合來看,在北方,山東半島是京津之後第二城市群,在全國表現也不會太差。

添加一副圖片作為對一部分回覆的回應。這個圖應該可以說明我的一個觀點:山東肯定算不上強,但至少不能說是東三省那麼慘。全國來看,中等偏上還是算得上的。

第一次頭條問答贊成過千,謝謝大家的支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