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读|写故事的人,始终是自己

世事如书,我们都是故事的作者

世事如书,我们都是故事的作者。写故事的人,始终是自己。想要成为一本什么样的书,在于自己做过什么样的事情。有人写出了经典名著,有人写下了爱的篇章,有人用一生写出了奉献二字,也有人在悔恨中写下遗憾。

这世上有太多的故事,每个故事都有不同的章节,或幸运,或热烈,总有一个是属于自己的。出生的我们都是一张白纸,从扉页到结尾,是一段属于自己的过程。每个人都等着给自己的章节结尾,写故事的人,始终是我们自己。

有的书装帧精美,打开却没有读下去的欲望。有的书看似平淡,却让人回味无穷。所有的书都不是只看表皮,而在于内容的精彩。于是,没有一本书的故事是相同的,就如同这世上没有两片脉络相同的树叶。

夜读|写故事的人,始终是自己

夜读|写故事的人,始终是自己

生活像鲜花和青草一样芳香,我们对待生活的态度,决定了自己故事的框架。拥有梦想的人,是值得尊敬的。而那些为了梦想脚踏实地的人,更值得我们去佩服。很多看似不能实现的梦想,在坚持的过程中,渐渐能看见希望。迎着希望的光亮,大踏步地勇敢走去,爬上山峰,更接近太阳。

一个人如果能自信地向他梦想的地方行进,用心经营,他通常可以获得意想不到的成功。刻意训练,反复实践,结果就算是不太理想,也差不到哪去。

有人七十岁还走在实现梦想的路上,有人三十岁就放弃了人生的希望。人生如书,外表是封面,内心是内容。书中的章节,都是我们自己的言行填写出的篇章。

和所有普通农村妇女一样,摩西奶奶大半辈子生活在农场,操持家务,做农活。76岁那年因为患上关节炎,拿不起针线,不得不放弃干了一辈子的刺绣活儿,尝试自学绘画。她每日勤加练习,越画越有状态。索性把自己的画儿挂在当地的杂货铺里出售,一位途径的艺术品收藏家,在杂货铺一眼就看中了摩西奶奶的画,他买了几幅,觉得画儿太美,想要更多。后来,这位艺术家帮助摩西奶奶,把她的画儿介绍给了全世界。

夜读|写故事的人,始终是自己

夜读|写故事的人,始终是自己

出名后,不管是她的画还是她的经历,都影响了无数人。

摩西奶奶100岁的时候,有个年轻人来信,说自己已经30岁了,很迷茫,不知该不该放弃自己不喜欢但收入稳定的医生工作。摩西奶奶回了亲笔信,“做你喜欢做的事,上帝会高兴地帮你打开成功之门,哪怕你到了我这个年纪。”后来,这位年轻人,成了人们耳熟能详的著名作家,他就是渡边淳一。

还有一次,七岁的曾孙女问她:“我可以像曾祖母一样开始绘画吗?现在开始还来得及吗?"摩西奶奶认真地回答道:“任何人都可以画,任何年龄的人都可以画。”

别说年龄渐长,一切太晚。对于一个真正有追求的人来说,生命的每个时刻都应该是年轻的。

只要勇敢地迈出第一步,永远都不晚,人生从来没有太晚的开始。

写故事的人,始终是我们自己。愿你能够写出自己的精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