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有對愛管「閒事」的重慶夫妻檔,「夜生活」就是入戶走訪……

重慶江北區南橋麗景小區,有一對夫妻常年相伴相行,他們不是這裡的居民,卻比居民更熟悉環境。哪棟樓的電梯壞了,哪幾戶居民鬧了小矛盾,哪家有什麼困難……都記在他們心裡。走的多了,小區居民們都知道,這是江北區公安分局石門派出所的社區民警張耀又來入戶走訪了,而跟張耀身邊的不是輔警,而是他的妻子——警嫂張建梅。

張耀曾是部隊的步兵排長、連長、副營長、軍務參謀,扛槍衛國。2008年,他從部隊軍務參謀崗位轉業,進入江北區公安分局成為一名一線民警,脫下軍裝,換上警服。

如今,他是管理著11781人的社區片警,隨軍的妻子也跟著他回到重慶,成了他手下的“專職”巡邏員,陪著他走街串巷。

社區有對愛管“閒事”的重慶夫妻檔,“夜生活”就是入戶走訪……

張耀的妻子張建梅陪著他來到南橋麗景小區走訪

三萬步

一個小區來來回回幾十趟

7月30日上午,記者跟著張耀夫妻倆在社區中進行了一次日常巡查。整個過程,倒不如說是一次家長裡短的家訪。

社區有對愛管“閒事”的重慶夫妻檔,“夜生活”就是入戶走訪……

張耀敲門走訪小區居民

“張警官,來巡查啊?”“張警官,吃飯沒有?”……只要張耀走在南橋麗景小區內,路過的居民都會停下來打個招呼,說上兩三句話。走到居民張阿姨家門口時,張耀被她熱情地迎了進去,家裡的小孫女也一下子抱住了張耀的妻子張建梅,親熱得像是自家親戚。旁邊的張耀,抹了抹被日頭曬得黝黑的額頭,用手甩掉汗珠,臉上樂呵呵地掛滿了笑。

“我滿意,我滿意,我很滿意。”當問到對張耀的評價,張阿姨一遍又一遍重複用滿意來表達她對張警官的認可與感謝,她說,要不是因為有張警官,可能現在都賣房子搬家了。

社區有對愛管“閒事”的重慶夫妻檔,“夜生活”就是入戶走訪……

張耀來到小區居民家中走訪

住得好好的,為什麼要搬家?這要從張耀2012年剛到社區時,接到的一個十萬火急的報警電話說起。報警人是一個老人,聲稱自己心臟病突發,小區電梯停運,自己困在27樓下不來。放下電話,張耀就衝了出去,一口氣連爬27樓800餘層臺階,將老人背下樓送進醫院,自己卻累攤在地。

事後,張耀揪著問題不放:一棟樓2部電梯全部停運,這太反常,弄不好要出大事。張耀帶著問題,開始走訪。原來,他所管理的南橋麗景小區,原有的物業公司與小區業主之間有矛盾衝突不斷,多數業主因不滿物業公司的管理而拒交物管費,而物業公司又因為物管費收不齊而出現消極怠工。

最終,小區出現了嚴重的管理和運轉問題,多部電梯停運,垃圾無人清理,化糞池惡臭沖天,甚至下雨導致一樓住戶被淹……居民們意見很大,甚至一度出現了賣房搬離風潮。

剛一接手,就遇到燙手山芋,多方矛盾已經達到難以調和的狀態,但張耀卻下決心要把它解決好。於是,他開始主動走訪街道瞭解情況,與業委會座談,與物業溝通,他的身影出現在小區的每個角落,一個小區來來回回幾十趟,每日步數都是3萬步以上。

社區有對愛管“閒事”的重慶夫妻檔,“夜生活”就是入戶走訪……

張耀為小區居民留下自己的聯絡方式,方便他們遇到困難時能及時求助。

他拿著手機到處加人微信,一遍遍地自我介紹,一遍遍地詢問別人的意見和建議,他的5本工作筆記記得滿滿當當,全是他梳理的各方訴求和矛盾焦點,還有各種解決方案……慢慢的,居民們逐漸認識了這位“張警官”,進出小區開始有人和他打招呼了,有人願意和他說心裡話了,他知道,工作至此已經完成了一大半。

社區有對愛管“閒事”的重慶夫妻檔,“夜生活”就是入戶走訪……

張耀作為小區居民的老朋友,每次走訪的時候都會有居民主動找他反映情況。

憑藉其前期收集的大量數據以及豐富的群眾工作經驗,張耀通過合理合法的手續,幫助業主們成功更換了一家大家都滿意的物業服務公司,期間沒有發生任何衝突和群體性事件。

然而,他並沒有放鬆下來,小區高發的入室盜竊案讓他心焦,不出水的消防管道讓他擔心,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讓他掛心。

於是,他又開始督促監控攝像頭的安裝和消防管網改造,整整一年的時間裡,他不敢有絲毫放鬆。最終,他監督著物管公司在小區安裝監控攝像頭50餘個,小區發案率同比下降90%,極大壓縮了侵財等案件發生空間;每棟樓、每層樓的消防管道都改造到位,每個消防龍頭都確保能出水,大大提升了居民安全感、滿意度。

社區有對愛管“閒事”的重慶夫妻檔,“夜生活”就是入戶走訪……

張耀在辦公室整理轄區居民信息

“夜生活”

把飯後散步改為走街串巷

“你不能回家休息,我就到社區陪你工作!”對於為什麼和丈夫的組成“巡邏搭檔”,張建梅的解釋簡單,卻有力。

張建梅說,自己是個閒不住的人,儘管經營著建材生意比較忙,但她卻更心疼自己的丈夫。2014年,由於長期工作加班加點,飲食不規律,張耀被查出血糖超標, 出現暈厥,必須住院治療。

然而,連續10天住院輸液,血糖卻怎麼都降不下來。看著丈夫整天憂心掛念工作,心心念念全是請假期間可能耽誤的事,張建梅一咬牙決定:出院,我來當“醫生”。因為她明白,只有回到工作崗位上,才能讓丈夫“安心”。

就這樣,她向醫生請教了降血糖的飲食和生活調理方法,成為了張耀的生活“醫生”。為了讓張耀的飲食符合醫院要求,張建梅從家裡做好了飯菜,跑到石門派出所與他“共進晚餐”。為了防止糖尿病帶來的易餓易口渴易疲勞等症狀,張建梅提上杯子,帶上雨傘,跟著張耀走家入戶,一邊給他“打下手”一邊監督照顧。

社區有對愛管“閒事”的重慶夫妻檔,“夜生活”就是入戶走訪……

張耀與小區居民交談,妻子張建梅就在一旁為他撐傘。

張耀所在的轄區流動人口多,3個月人員就有很大變化,加上租賃戶多,很多人都是夜歸族,晚上入戶的成功率高出白天70%,張耀總是選擇在晚上入戶,進行人員核查、登記。張建梅便陪著張耀,將醫生要求的飯後散步改為走街串巷,攜手入戶,一天不落,更笑稱這是有滋有味的“夜生活”。

社區工作任務重,張耀白天接待群眾、處理雜務、錄入資料、值班備勤,晚上入戶排查、調解糾紛,白加黑,連軸轉,很多時候,每天的工作時間長達十四個小時。張建梅也調整工作時間,按照兒子早上7點20上學、晚上將近22點放學的時間規律,把夫妻兩個的作息時間調成了和孩子一致,每天早上六點半出門,將孩子送到學校之後就去上班,晚上下班後陪丈夫加班,到22點再接上著孩子一起回家。

社區有對愛管“閒事”的重慶夫妻檔,“夜生活”就是入戶走訪……

為了方便張耀工作,妻子張建梅在一旁幫忙照顧孩子。

有人說,一個人沒日沒夜還要搞得一家人都沒日沒夜,何必這樣?

“你愛著這個人,你便愛著他的每個部分,包括他的工作。”在張建梅看來,工作和生活經常連在一起,只有讓丈夫安心投入到他所愛的工作中,才能讓他真正的自在而幸福。

一聲“嬢嬢”

夫妻倆眼裡的“偉大事業”

社區工作平凡、繁瑣,沒日沒夜,但在張耀和張建梅的眼裡,這卻是個“偉大的事業”。張建梅說,偉大不是一句大空話,而是她心裡的大實話。

在南橋麗景小區住著一位女孩,她雙親離異,常年跟著奶奶生活。由於奶奶年紀大了,體弱多病,又雙目失明,女孩揹負著沉重的心理壓力和生活壓力。慢慢的,女孩逐漸產生了幻覺和幻聽。為了能夠打倒假想敵,震懾“在監視她家”的壞人,女孩開始用榔頭敲擊房屋牆壁,尤其是凌晨,甚至險些將共用牆擊穿。對此,鄰居的意見很大,多次報警。

張耀第一次來到女孩家,就發現她的狀態不太好,對人的戒心很深,幾乎無法與之正常交流。為了幫助女孩走出心理困境,擺脫精神陰影,張耀從女孩的奶奶處要到了她的身份信息,通過公安查詢系統,將女孩所有親人進行一一梳理,得出了20餘名有效聯繫人。再一一給這20餘位親人打電話,說明女孩現在的情況,邀約他們前來派出所幫助女孩。這項工作,說起來就幾十個字,張耀整整做了幾天。

社區有對愛管“閒事”的重慶夫妻檔,“夜生活”就是入戶走訪……

因為長期細緻的工作,張耀夫妻與小區居民相處的非常融洽。

終於,女孩的兩位表姐和兩位姑姑依約來到派出所,與張耀一起,耐心地和女孩交流,細緻地瞭解她內心的想法,開導她。在交談中,張耀發現女孩特別聽她其中一位表姐的話,於是和那位表姐互留了電話,以便在日後的工作中可以更好地做小女孩的思想工作。

就這樣,一步一步,張耀慢慢走進了女孩的生活。有一次,女孩手機欠費停機,家中也無人,遍尋不著,張耀著急萬分,為了不和她失去聯繫,張耀開始嘗試著為她的手機充值。從此之後,張耀只要發現女孩的手機停機,就第一時間幫她充值話費,與她保持聯繫。一次次地交流溝通,一次次的無私幫助,女孩眼中的敵意漸漸消退,笑容慢慢染上她唇角。

“張嬢嬢,你喝水。”短短6個字,讓張建梅眼淚撲簌簌往下掉,張建梅時常跟著丈夫張耀去看望這位女孩,女孩從開始的緊張敵對,到後來的慢慢放鬆。有一次,女孩居然喊出了她稱呼,更招呼她喝水,這讓他瞬間淚崩。

張建梅說,如果丈夫所做的,丈夫做的,都是這樣看似不起眼的小事、閒事,但如果能夠改變一個孩子的一生,誰能說,這不是一件偉大的事情?

重慶晚報·慢新聞全國爆料熱線:(023)966988

——END——

上游新聞·重慶晚報慢新聞記者 彭光瑞 實習生 雷小瑜 文 任君 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