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軍事比賽,爲什麼那麼多車輛故障?

為什麼166969659


這才是正常的,與通常我們印象中“皮糙肉厚”的裝甲車輛不同,現實中的坦克裝甲車輛維護量是非常大的,後勤維修和機械整備只要在作戰,就必須無間斷的跟進。

拿二戰中的“奧格萊德村戰鬥”為例,蘇聯第三坦克近衛集團軍的保夫羅維克·奧斯金中尉,在這場戰鬥中用T34-85坦克打掉了三輛“虎王”,並且幹掉了501重坦克營的營長馮·雷蓋特中校。

501重坦克營最痛苦的地方就在於修車,他們的車履帶行軍50公里就紛紛趴窩,又經歷一場戰鬥後幾乎沒有車能動彈,經過一夜的緊急維修,馮·雷蓋特中校只能帶著3輛車況最好的虎王出征,後面8輛歪歪斜斜的虎王蹣跚地跟著。結果馮·雷蓋特遇襲,讓奧斯金的T34-85給收了人頭。

現代坦克比起二戰粗製濫造的趕工貨自然不可同日而語,但坦克這東西過於沉重,很考驗零部件的耐受性,所以別指望它們像家用轎車那麼舒心,什麼修不好的大眾,開不壞的本田,統統都是做夢。

對裝備而言,修不好就意味著滾蛋,退役回爐;開不壞更不可能,部隊的訓練通常都在裝備的極限邊沿徘徊,極限一天兩天還可以,一個月兩個月就不成了。

所以,看到坦克兵們開著車子狂奔的幸福時,也應該看到他們的艱辛和汗水。像《士兵突擊》那樣敲履帶敲手上的並非個例,吊發動機時中了“錘”的也不算稀奇。哪怕那一根平平無奇的炮管,也有打木楔子的痛苦。

總而言之,坦克並不算一個十分穩固的設施,去年坦克大賽上96坦克跑掉輪子的事兒大家都看到了。丟了輪子還能跑得猶如減重,那不叫丟臉,那證明了中國軍工的皮實耐操。丟人的印度,牛皮哄哄的開來T90,結果一口氣沒嚥下去趴窩了。

今年年哈薩克斯坦還差點把炮塔都給跑掀了呢,硬生生把老款T72折騰到71km/h,哪個裝備這樣玩不折壽的?不這樣玩哪能出訓練成績?

現實中坦克事故也相當的多,以色列有讓坦克滅火器噴死的,美軍坦克有受不了沙漠風沙的,英國坦克有搞錯打死自己人的,韓國有爬不上墩子的,日本坦克有當場來大姨媽的...

看看就行了,這都不叫個事兒,坦克渾身機構眾多,又常常處於高強度震動中,出現一點小毛病非常正常。真正打起仗來,失去了和平時期的整備能力,坦克爆發的毛病會更多,這個時候就只能靠國家的工業能力了,舊的不去,新的不來。

不過坦克大賽上集中爆發這麼多問題確實有點戲劇性,但只要觀察仔細就會發現沒啥毛病,一切都在規則允許的範圍內。坦克車組提出換車後讀秒停止,它們無非是希望能用上車況最優良的車輛高水準的完成比賽。

否則一味的勉強,反而得不償失。例如射靶子,只要脫靶便要跑圈;相比之下,如果不確定車況良好,那麼倒不如換一臺車對接下來的比賽更有利。


王司徒老百科


此次比賽除了中國,俄羅斯,白俄羅斯用的自己的車,其他國家用的是俄羅斯的車,但是俄羅斯肯定是不會把現役部隊的車拿出來的,拿出來的都是後備封存的車輛,後勤保障是肯定比不上拿自家現役坦克比賽的國家,再說了舉辦了這麼多屆坦克兩項,那些坦克好像就沒換過,比賽中把坦克往極限裡使,還有幾個不熟悉t72的國家直接把坦克幹壞,賽後老毛子保養也不會太用心,自己現役的t72都在往下退,相應的零件都減產了,再去保養其他國家比賽車,沒有餘力也沒必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