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罐也能降血壓

“扎針拔罐子,不好去一半子” 是民間流傳的一句順口溜。隨著現代對拔罐療法的不斷研究和發展,其適應證迅速增加,今天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利用拔罐治療高血壓的方法。

中醫認為,高血壓主要是情志失常、飲食失節、內傷虛損等原因導致肝腎功能失調,進而引起血壓升高。拔罐法治療高血壓主要是根據證型的辨證來選擇相關穴位進行治療。

拔罐也能降血壓

陰虛陽亢型高血壓

主要表現為頭部脹痛、煩躁易怒、腰膝痠軟、五心煩熱、脅痛口苦、口乾口渴、失眠等,拔罐後罐印呈鮮紅或紫紅色。

這類高血壓患者的拔罐療法,主要選取風門、曲池、太沖、太溪、大椎等穴位,以起到平肝潛陽、清熱養陰的作用,從而改善高血壓狀態。

拔罐也能降血壓

痰溼壅盛型高血壓

這類高血壓患者普遍身材偏胖,夏季天氣炎熱時容易出現胃口差、腹脹、腹瀉、易疲勞、睏倦乏力、頭暈等症狀,拔罐後罐印呈紫紅色,有水汽。

拔罐療法主要選取足三里、豐隆、湧泉等穴位,以健脾化溼,從而使血壓下降。

平時還應適當增加運動量,飲食上宜多吃一些山藥、茯苓、 黨參、蓮子等益氣健脾的食材。

拔罐也能降血壓

氣虛血瘀型高血壓

老年高血壓的主要特點是多虛、多瘀,這類患者一般身體都比較虛弱,容易出現四肢無力、疲勞、稍一活動就會氣喘、心悸氣促、頭暈,而且是中風的高危人群,拔罐後往往罐印顏色紫暗。

拔罐療法主要選取關元、肝俞、脾俞、膈俞、湧泉等穴位,以補氣活血、化痰消瘀。 拔罐前要先按揉相關穴位3分鐘,然後選擇大小合適的火罐,留罐5~10分鐘。

治療氣虛血瘀型高血壓時,可在背部沿膀胱經連續走罐, 並重點拔罐肝俞、脾俞、膈俞3個穴位。每日一次,5天為一個療程,直至症狀消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