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拍貸第三屆魔鏡杯大賽收官 AI構建智慧金融新生態

北京時間7月24日,由拍拍貸(NYSE:PPDF)智慧金融研究院主辦的“第三屆魔鏡杯數據應用大賽”在上海落下帷幕。作為國內金融科技領域具有重要影響力的賽事,此次大賽歷時兩個月,共吸引了來自全國各地的576支參賽隊伍、946名選手報名參賽,其中有包括中科院、清華、北大、復旦、墨爾本大學、布朗大學等國內外一流高校的碩士、博士,以及來自BAT、微軟、IBM等高科技企業的工程師、研發人員。在決賽現場,最終有10支戰隊在激烈角逐後競得共計10萬美元的獎金,智慧金融研究院也藉此窗口全面展示了拍拍貸在智慧金融領域的科技應用和全景佈局。

拍拍貸第三屆魔鏡杯大賽收官 AI構建智慧金融新生態

拍拍貸首席風險官兼首席數據官、智慧金融研究院院長顧鳴表示,此次舉辦魔鏡杯大賽的目的,除挖掘人才、促進智能客服及AI算法的演進外,更是為了將場景、數據、人工智能深度結合,在實際應用中探索AI技術的可能性和可用性,打造AI時代下的智慧金融新生態。

智能客服每天回答近百萬金融問題

“本屆魔鏡杯聚焦於自然語言處理和文本挖掘領域,目的是提高智能客服的識別能力和服務質量。它不僅僅是單純的一次比賽,其最大意義在於能夠對智能客服的優化起到實質性的啟發和幫助,實現理論嚮應用的轉化。”顧鳴表示。

拍拍貸第三屆魔鏡杯大賽收官 AI構建智慧金融新生態

近年來,人工智能技術發展迅速,而智能客服無疑是AI卓有成效的落地場景。其中,應用在金融領域的智能客服由於和資金息息相關,問題識別與匹配的準確度顯得尤為重要。

在此背景下,拍拍貸研發了基於自然語言處理和深度學習的智能客服機器人,其所採用的LSTM + Hierarchical Attention模型,效果比SVM模型提高約30%,在驗證集上準確率95%,能夠有效查別用戶情緒,智能搜索知識圖譜,在多輪對話中高效解答客戶疑問。目前,智能客服機器人的服務已覆蓋到拍拍貸數千萬用戶,每天解答客戶疑問近百萬條。

相較於人工客服,智能客服擁有24小時不間斷服務、服務質量標準可控和不知疲倦等優勢。“拍拍貸在11年業務運營中積累了大量的實踐數據,在此基礎上,我們致力於做的是接地氣的、應用層面的AI,魔鏡杯的成果也將很快投入實際業務中進行驗證。”顧鳴在決賽演講中表示。

拍拍貸第三屆魔鏡杯大賽收官 AI構建智慧金融新生態

AI已實現借貸業務鏈條全覆蓋

一年一度的魔鏡杯,不僅是參賽選手們競技的舞臺,也是拍拍貸對外展示智慧金融領域科技應用和全景佈局的窗口。顧鳴表示,除了本次賽事所涉及的智能客服機器人,拍拍貸已實現了AI技術在借貸業務鏈條上的全覆蓋。

具體來看,拍拍貸的AI能力已經覆蓋了借貸業務流程中完整的貸前、貸中、貸後三個環節。在貸前有AI加持的精準獲客、智能反欺詐、全自動化審核;在貸中有智能風控系統、智能質檢;在貸後有貸後模型體系、智能催收;除此之外還包括智能客服和智能投顧等。

拍拍貸第三屆魔鏡杯大賽收官 AI構建智慧金融新生態

在智能反欺詐方面,拍拍貸依賴76億關聯數據、7000萬用戶、71萬圖案樣本、對抗網絡和11年業務經驗,構建了強大的模型體系,自主研發了用於全流程反欺詐調查的風險識別利器——“明鏡”。相較於傳統反欺詐,“明鏡”擁有可視化的關係網絡,最多可拓展6層,獨有的圖案模型及AI圖像風險識別技術可大幅度提升效能。在“明鏡”投入使用後,拍拍貸反欺詐團隊的調查效能提高了70%。

在風控方面,拍拍貸基於百億條數據的積累,通過大數據和機器學習等技術建立風控系統“魔鏡”,針對每一筆借款得出風險評級並進行精準定價;在審核方面,拍拍貸在2017年9月已實現審核100%自動化,在節約大量人力成本的同時極大提升了審核效率;在監控和優化服務質量方面,拍拍貸研發的智能質檢機器人實現了質檢全覆蓋,以及規則定製化、質檢結果可視化、複檢監控一體化等功能,將質檢業務的效率提升了10倍以上。

拍拍貸第三屆魔鏡杯大賽收官 AI構建智慧金融新生態

不僅如此,拍拍貸的智能催收機器人也已經投入業務應用,目前平臺上逾期10天以內的貸後案件都可以交由機器人來催收,從而大幅提升效率和體驗。從效果來看,拍拍貸“智牛”機器人已催回金額數億元,對逾期3天內的客戶催收,回款率可達到人工的90%以上。

“在傳統觀念中,催收是一個勞動力密集型的、比較低端的業務,但通過AI技術的應用,我們讓催收變成了一個技術密集型的高門檻業務,不僅節省了大量人力成本,還讓整個催收變得更合規,畢竟,機器是不會罵人的。”顧鳴表示。

在互聯網金融大浪淘沙、合規發展的行業環境下,運用金融科技提升效率,已成為未來十年互金企業立足於市場所必備的基本能力。而作為P2P網貸技術驅動的樣本,拍拍貸已經形成了自己的AI產品矩陣。

同時,顧鳴在魔鏡杯決賽上還宣佈了智慧金融研究院的“引進來”與“走出去”戰略,包括將在2018年年底成立“智慧金融大學”,進行理念與技術的雙輸出,進一步促進智慧金融事業發展,打造AI時代下的智慧金融新生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