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普科技Q1財報:信用卡推薦收入同比大增718% 交易量增400%

5月29日,融360旗下簡普科技(NYSE: JT)發佈2018年一季度財報,數據顯示公司業績穩健增長。前3個月,總收入超預期增至3.357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45%,毛利2.864億元人民幣。值得注意的是,信用卡業務表現最為閃亮,交易量同比增長400% ,其推薦收入同比大增718%。

“我們很高興,一季度簡普科技繼續保持強勁的增長勢頭,毛利率維持高速增長,將不斷提升公司運營槓桿效應,” 融360|簡普科技(NYSE:JT)聯合創始人、董事長兼CEO葉大清強調,信用卡業務的加速增長,證明了我們獨特平臺模式的高效性和可擴張性,以及強大的用戶活躍度。

對於未來,他表示,在線信貸市場正在復甦,相信最糟糕的時刻已經過去,對未來幾個季度的消費信貸健康和強勁復甦持樂觀態度。

一季度總收入增速成行業“領頭羊”

信用卡推薦收入同比增718%交易量增400%

在新監管形勢下,簡普科技業績保持強勁增長勢頭,繼年報之後,一季度以145%的營收增速,繼續領跑行業。梳理各家在美上市的金融科技公司財報發現,一季度,趣店總營收同比增長105.6%,宜人貸總淨營收同比增長56%,拍拍貸運營收入同比增長37.1%,樂信總營收同比增長31%。

財報顯示,一季度,簡普科技依舊虧損,但淨虧損持續收窄。按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計算,簡普科技第一季度淨虧損為1980萬元人民幣,較上年同期的淨虧損3090萬元人民幣收窄35.9%,淨利潤率從2017年第一季度的-22.5%提高到2018年第一季度的-5.9%。

隨著公司規模的不斷擴張,平臺的網絡效應愈發顯著。就具體業務來看,第一季度,簡普科技推薦服務收入總額同比增加131%,至2.8億元人民幣,信用卡交易量同比大增400%,達到150萬張 ,信用卡推薦收入同比增長718%,至1.29億元人民幣。

對於信用卡業務搶眼的表現,葉大清分析了兩點原因:一是,中國信用卡市場需求大,有大量的剛需未得到滿足;二是,銀行開始大力轉型零售金融,並在數字化方面加大投入,信用卡業務開始迎來收穫期。

信用卡成銀行消費金融“跑馬圈地”急先鋒

銀行制定新增髮卡任務量同比增幅超過50%

近年來,消費金融的發展突飛猛進。數據顯示,從2013年到2016年,互聯網消費金融交易規模實現70倍爆發式增長。在轉型零售金融的大潮下,去年,A股上市銀行一掃前幾年陰霾,共計實現淨利潤近1.4萬億元,同比增長4.91%。多數上市銀行將零售業務作為側重點,而信用卡更是消費金融“跑馬圈地”的急先鋒。

2017年伊始,有不少銀行提出了較高的髮卡目標,部分銀行制定的新增髮卡任務量同比增幅超過50%,激進的銀行甚至超過150%。從2017年A股上市銀行年報披露的信用卡髮卡量來看,民生銀行增幅最高,同比達119%,工行增幅也突破100%。此外,興業、平安、招商、中信、交行以及農行等都實現了50%的增長目標。

無疑,加大數字化投入,大力轉型零售金融,讓一些銀行嚐到了甜頭。事實上,長期來看,中國的零售金融才剛剛,背後還有巨大的空間。央行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末,中國人均持有信用卡0.39張,同比增長26%(2016年增長6%),仍遠低於美國人均4.4張的水平。

自2009年起,中國零售銀行業務收入以每年23%的速度遞增。麥肯錫,預計到2020年,整體規模將達到3.2萬億人民幣,中國將成為僅次於美國的全球第二大零售銀行市場。“數字化的浪潮,將引領中國的新零售金融的革命。”葉大清指出,新零售現在很火,但新零售金融才是中國的未來,中國將迎來零售金融的黃金十年甚至二十年。

在支持金融業數字化道路上

融360走得最早,做的最多元化、最全面

零售金融離不開數字金融、智能金融的賦能。葉大清強調,整體而言,中國的數字金融仍較落後,中國的銀行業對數字戰略佈局,體系建設經驗仍不足。在數字化的投入方面,中國的銀行業對金融科技創新投入,每年只有稅前利潤的1%-3%,國際領先的銀行這一數字高達17%-20%,用於數字化轉型和創新。

當前科技與金融的深度融合,已成為金融產業發展的大趨勢。葉大清指出,“大象”起舞正當時,銀行和科技公司要合力打造數字銀行,大力發展消費金融、零售金融,將信貸服務下沉到有信貸需求“長尾”、“肥尾”人群,滿足用戶多樣化的金融需求。

“互聯網是橋樑,實現了連接,提高了效率,數字技術則是一種能力,不僅提高效率,更注重質量的提升。”近日,葉大清在公開演講中強調,最近BATJ都在表示去金融化,簡普科技(NYSE:JT)只有“Tech”,沒有“Fin”,最早就清晰定位為科技公司,不和金融機構競爭,只做金融業的“送水工”。

事實上,在支持金融業開放和數字化、智能風控的路上,融360走得最早,做的最多元化、最全面。目前,融360和2500多家多樣化的金融機構合作,包括銀行、消費金融公司、地方小貸、P2P等,提供超過20萬款金融產品,服務覆蓋全國380多個城市,成為覆蓋各類金融產品以及全品類金融服務供應商的平臺。

葉大清指出,過去六年多,融360著力打造的是一種開放的綜合能力,包括精準營銷、大數據分析、風險定價、反欺詐、貸前風控、貸中預警等綜合能力,並將這種數字綜合能力輸送給金融機構,幫助銀行等提升精準營銷、大數據風控、風險定價能力和服務的質量,以觸達更多的“長尾”人群,增強廣大人民群眾的金融服務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就成效來看,葉大清透露,融360打造的大數據人工智能開放平臺,已經幫助數家銀行將信用卡審批率從百分之十幾的行業平均水平,提高至30%左右,轉化率從以前的2%提升至8%左右,實現用戶、金融機構、平臺“三贏”。其中一家金融服務供應商通過採用平臺的集成解決方案,在保持申請審批率不變的情況下,將違約率降低了50%。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