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準化路線圖告訴你區塊鏈下一步怎麼走?

自2008年比特幣白皮書起,區塊鏈便開始進入大眾視野。儘管有了十年的發展歷程,但區塊鏈技術仍處於初期摸索階段。近日,《2018中國區塊鏈產業白皮書》的正式發佈再次點燃了國內區塊鏈產業發展的雄心壯志。

標準化路線圖告訴你區塊鏈下一步怎麼走?

標準化路線圖

從去年開始,區塊鏈一詞便越來越頻繁地出現在大眾視野中,並逐漸成為輿論中心的火爆話題。關於區塊鏈的評價褒貶不一,儘管區塊鏈憑藉著不可篡改性、高安全性等優勢贏得了不少人的心,但也有部分人因為區塊鏈技術尚未實現應用落地卻一度被熱炒,而產生牴觸心理。

其實,雙方觀點都沒有錯,只是各自考慮的角度不同。任何事物都具有兩面性,區塊鏈也不例外,這就是不同陣營不同觀點形成的原因。

區塊鏈技術的獨特性

如果從2008年比特幣白皮書開始算起,區塊鏈技術已經發展了10年,但是區塊鏈究竟是什麼,有什麼用,對 於很多人來說都是一知半解。在這裡,我們就搬用一些專業人士的說法來簡單分析區塊鏈技術。

作為一種共享型的分佈式數據庫技術,區塊鏈技術的特點可以歸結為以下三點:

一是分佈式去中心化。去中心化簡單來說就是躲避政府及法律監管,這究竟算不算是優勢,目前業界尚未有定論。但分佈式技術的優點顯而易見,一方面分佈式系統可以利用分散在各處的資源,提高利用率及效率,同時還可避免由於單個節點失效而造成整個系統崩壞的風險。

二是無需信任系統。簡單來說,就是無需誠信監督,相當於在區塊鏈的作用下,如果你想修改真實信息,則會顯示你的信息不符。相比於傳統信任系統,更加方便實施。

三是加密安全性。當我們的身份信息得到區塊鏈驗證之後,這些數據便不會出現損壞、丟失等情況,且被全球認可。而且提升數據安全性、保障信息隱私等問題上,區塊鏈技術可通過點對點傳輸、加密算法等方式提供重要支持。

區塊鏈技術的發展現狀

作為一項新興技術,區塊鏈和人工智能一樣,還處於摸索階段。目前,基於區塊鏈的獨特優勢,不少企業趨之若鶩,由此產生了諸多區塊鏈平臺,以及不少貼著“區塊鏈”標籤的遊戲。

儘管平臺眾多相關產品也多種多樣,但都大同小異。因為一些企業對區塊鏈根本不瞭解,只是跟風炒作,希望借熱度狠賺一筆,這是導致市面上所謂的區塊鏈產品稂莠不齊的重要原因。同時,用戶本身對區塊鏈技術知之甚少,所見到的應用又無實際用途,也就讓公眾對區塊鏈技術的信任度大大降低。

此外,整個行業目前並沒有制定和出臺任何一個產品化的評測標準,在底層資源受到巨大限制的情況下,區塊鏈技術發展舉步維艱。即使是在看似應用前景無限的保險行業,區塊鏈技術也只是停留在理論階段,並未獲得實質性進展。

整體而言,區塊鏈還處於初級發展階段,離成熟應用還有很長一段距離,至於長期內是否能否實現突破,主要還是取決於該技術帶來的效益能否平衡前期投入成本,從而達到市場期望。

工信部發布區塊鏈白皮書

儘管技術研發步履維艱,資本市場熱潮也逐漸消退,但區塊鏈的價值依然存在,近日工信部發布的區塊鏈白皮書著實為市場打了一針強心劑。

5月20日,由工業和信息化部信息中心聯合多家研究機構、行業組織和應用單位等多方力量編寫的《2018中國區塊鏈產業白皮書》(簡稱《白皮書》)在北京發佈。據悉,這是國內第一份正式發佈的區塊鏈產業白皮書,首次提出我國區塊鏈標準化路線圖。

《白皮書》共列舉了區塊鏈在實體經濟領域的13個應用,並根據區塊鏈當前的發展情況,指出區塊鏈產業發展呈現下6個發展趨勢,並初步明確了21個標準化重點方向和未來一段時間內的標準化實施方案。此外,《白皮書》還強調,技術濫用所導致的產業風險不可忽視。

由此來看,《白皮書》的出臺或將為整個區塊鏈行業的未來發展帶來新活力、新氣象。至於《白皮書》最終究竟能發揮多大的作用,還要看政府部門的執行力,以及相關企業的配合度。

文章鏈接:中國智能製造網 https://www.gkzhan.com/news/Detail/109436.html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