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熄燈工廠」來臨,富士康或將大幅度裁員

近日,據媒體報道富士康9月將在中國臺灣地區裁員7000名員工,並關閉當地主要工廠的最後一條生產線。富士康不斷傳出裁員報道,再度引發媒體關注!

富士康發表聲明批評此為“子虛烏有的錯誤報道”似乎在平息市場非議。但同時,聲明中也強調為提高質量和運營效率,縮減成本,促成公司長期穩定增長,每年會在合規程序下完成人員優勝劣汰。富士康表示,正在為員工提供多種在職進修的機會,並持續招募優秀人才。近年來,針對光機電、人工智能、雲計算、大數據、工業互聯網、機器人和自動化等專業領域,公司擴大招聘。

“熄燈工廠”來臨,富士康或將大幅度裁員

今年6月6日,富士康在深圳舉辦了規模浩大的“實體經濟與數字經濟融合發展高峰論壇”,藉此慶祝富士康進入中國大陸發展30週年。論壇上,郭臺銘表明了富士康在新的30年內將致力於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深入實施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戰略。

郭臺銘提出公司將以“工業互聯網”為載體,把工業大數據轉換為人工智能,讓“工業互聯網”邁向第三次工業革命。

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富士康以其龐大的營收規模雄霸是全球電子製造服務業,然而近年其增長規模明顯趨緩,引發市場質疑。

從營業收入數據看,公司2015年度收入2,728 億元,2016年收入2,727億元,公司營業收入停滯不前。2017年度,營收增長至3,545.44億元,但數據增長主要是受益於通信網絡設備高精密機構件的外部客戶新產品市場增長。

雖然,公司負責為該新產品生產、加工更多種類的核心組件,銷量和單價均有所上升。但是,富士康的淨利潤率卻極低!2017 年度發行人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率僅為4.48%,較2016 年度下降0.79個百分點。

為了持續提升淨利潤,富士康必須找到突破傳統代工的轉型升級路徑。正如郭臺銘在高峰論壇上所述,富士康明確將致力於推動傳統制造向以工業互聯網平臺為核心的智能製造的轉型升級,未來構建“先進製造+工業互聯網”新生態,為客戶提供全新的產品智造與工業互聯網綜合解決方案。

而在資本市場上,頭頂“工業獨角獸”光環的富士康工業互聯網股份有限公司創造了IPO速度的新紀錄。從富士康2 月1 日上報招股書申報稿,到3 月8 日證監會宣佈其首發獲通過,僅用了20 個工作日,遠快於2017 年中國公司IPO 一年三個月的平均審核週期。在富士康閃電上市背後,是證監會對生物科技、雲計算、人工智能、高端製造四大行業中獨角獸公司的重視。

“熄燈工廠”來臨,富士康或將大幅度裁員

5月23日富士康工業互聯網股份發佈的招股說明書中,我們可以看到富士康(股票簡稱“工業富聯”)發行股份約19.70億股,佔發行後總股本的10%,融資金額為272.53億元,發行市盈率約為17.43倍。富士康本次發行所募集資金主要聚焦於工業互聯網平臺構建、雲計算及高效能運算平臺、高效運算數據中心、通信網絡及雲服務設備、5G 及物聯網互聯互通解決方案、智能製造新技術研發應用、智能製造產業升級、智能製造產能擴建八個部分進行投資。

從上述情況我們可以總結出,富士康正全力向工業自動化、互聯網化邁進轉型。公司副總裁陳冠棋曾作出描述到“所以我根本不需要人,就可以達到無人自主的作業。既然沒有人,我也不需要開燈,所以我們現在很多的車間裡面是暗的,我們把它稱為熄燈工廠。”也許這樣的無人熄燈工廠很快我們就能看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