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與不丹接觸,印度爲什麼如此緊張?

中國與不丹接觸,印度為什麼如此緊張?

邱 林

7月21日,中國駐印度大使羅照輝發出一條推特:“(我)很高興再次訪問不丹。這是神聖和靜謐的地方。”事實上,中國駐印度大使館代管中國和不丹之間的事務,作為大使,保持一年去一次不丹首都延布的頻率很正常。然而,這一正常的工作行程卻引起印度媒體的高度警惕。

《印度時報》7月22日發表文章稱,不丹議會選舉將在今年年底拉開帷幕,印度和中國都在加緊爭奪不丹所有的“利益攸關者”。親印的不丹首相托傑的任期將於七月底結束,該國將進行新的選舉。鑑於此,印度正緊盯中國駐印度大使羅照輝的不丹之行。

有印度媒體“很有心地”注意到,羅照輝抵達不丹之前,另一名中國駐印度外交官已在不丹數日。中國外交人員對此訪的議程保持沉默。不過有消息人士透露,羅照輝將與不丹幾個黨派的領導人會面。

中國外交官與不丹官員或黨派成員接觸,印度為什麼如此緊張?主要是印度政府多年來阻擋不丹和中國建立外交關係,還不允許不丹與中國在經濟上走近。儘管印度和不丹2007年修改了友好條約,給予不丹更多空間推行自己的外交政策,但印度還是始終懷疑不丹和中國之間的任何外交接觸。

不丹向中國示好,據說主要原因是印度2012年切斷對不丹燃氣供應。2012年6月,時任不丹首相的吉格梅·廷萊與中國領導人在巴西參加“里約+20”峰會期間,出人意料地舉行會晤,雙方討論瞭如何解決邊界問題。中不里約會晤並非偶然,之後,中國曾派特使前往不丹首都廷布,與不丹政府進行談判。

其實,中國與不丹的邊界談判已經進行了幾十年,中國方面表現得非常誠懇,但不丹政府在印度的干預下,一直拖延談判的進程。究其原因,是因為印度政府擔心,中不簽署邊界協議後的下一步,將是兩國關係正常化。

最近的一輪中不邊境談判是2017年8月。中國和不丹代表在進行談判之後,根據中國外交官在會談後發表的聲明:“雖然中不還未建立外交關係,但並不影響雙方的互利合作。不丹方面願意繼續深化在旅遊、宗教、文化、農業等領域的交流,進一步提升與中國的合作水平。”

印度過去一直是不丹通向世界的窗口,但它如今必須承認,一個新的不丹正在崛起,在印度之外還將有其他選擇。中國對不丹來說是一個具有吸引力的投資來源,大多數印度官員都極不情願地承認,中國可憑藉其顯而易見的力量迅速壓制印度。

概括一下,印度在不丹的一切行為都是為了服務於本國的戰略目標。印度也在本國東北部部署重兵,就是因為印度有一個致命的戰略薄弱點西里古裡走廊。這裡被形象地被稱為“雞脖子”,只有幾十公里寬。印度害怕中國進入不丹,掐斷“雞脖子”。因為對印度來說,如果不能控制不丹,那“雞脖子”就細了,戰略薄弱就削弱了。

再說,印度企圖擴大版圖是必然的,因為它要發展經濟,就需要資源,可是印度國土面積才不到中國的三分之一,人口卻很快追平中國。在這樣一個人均資源緊缺的情況下,印度要發展,只有兩個辦法可用:要麼搞計劃生育。只不過幾十年後才能出效果;要麼對外擴張,如侵佔他國領土。況且,戰爭可以消耗一部分人口,同時也能掠奪更多的土地礦產資源。

看來後者是印度的首選。一直以來,印度通過炫耀權勢,明目張膽地對幾乎所有不丹社會政治事務咄咄逼人地進行干預。如果中國不幫助不丹,在可預見的未來,不丹也可能會像錫金的命運一樣,遭到印度完全控制,最終讓不丹變成印度不丹邦。

在這樣的情況下,中國應該帶動國際社會支持不丹恢復外交主權,確保不丹的意志主導該國的國防,印度與不丹的一些現有協議嚴重違背不丹人民的意願,屬於不平等條約,應當廢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