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都丟了,川普的農業補貼有啥用?

市場都丟了,特朗普的農業補貼有啥用?

邱 林

自從美國總統特朗普挑起與世界貿易摩擦以來,美國農民付出的代價已開始顯現。其表現是,他們的日子再也無法恢復到此前的光景了,先是大豆、玉米滯銷沒人要,現如今,連最暢銷的肉類也遭到許多國家的拒絕。

根據美國農業部7月22日的報告顯示,繼7月初取消了6萬噸美國新季大豆之後,上週又取消了16.5萬噸美國新季大豆。而受此影響,美國的大豆庫存創下歷史最高紀錄。的確,美國農民辛辛苦苦種出的大豆卻根本賣不出去,可想而知他們的心情是多麼的無奈和糟糕了。

同農產品一樣,美國的畜牧業同樣面臨“沒人要”的危機,並且比起農產品來說情況更為嚴重。據美國《華爾街日報》最新消息稱,美國目前有超過23億斤牛肉、豬肉和禽類肉製品堆放在冷藏庫,因為賣不出去。顯然,特朗普的關稅政策徹底的斷掉了美國肉類的出口通道。

為了安撫受損的農民,特朗普政府7月23日宣佈向農民提供120億美元的補貼。早在4月,特朗普就指示農業部長珀杜制定一項計劃,以減輕美國農業生產者可能因即將到來的貿易問題遭受的財務損失。該來的痛,究竟還是來了,估計會是美國農民的長痛。

特朗普政府此舉也意在緩衝貿易戰給其重要政治選區帶來的打擊——此前,特朗普的關稅政策遭到許多農民和農業立法者的廣泛批評。而在2016年的美國總統選舉中,許多農村、農業州以極大的優勢支持特朗普當選總統。

特朗普給出120億美元補貼,只不過是一劑治短痛的藥方。此舉發出一個清晰信號:特朗普已下定決心,把關稅作為對外貿易摩擦中的武器。但特朗普政府違反保守主義者的自由貿易主張,讓美國農產品讓出長期佔據的市場,由賺錢變為虧錢。現在,還要用納稅人的錢補貼農民,共和黨內部的“自己人”也看不下去,掀起一波反對聲浪。

美國威斯康辛州共和黨議員羅恩·約翰遜稱,“這越來越像蘇聯的經濟政策”。他表示,當前的貿易戰重創了美國農民,而特朗普花120億美元買一副“金柺杖”。美國農民不希望一邊被補貼,一邊受損失,而是希望全世界都能用到他們的產品。特朗普政府的關稅和救助計劃不會讓美國變得更偉大,而是讓美國重返1929年(美國大蕭條時代的開端)。

120億美元說起是很大一筆補貼,但觀察家指出,這好像是在打發叫花子。美國農產品出口總額1500億美元左右,這120億美元砸進去,也就聽個響聲而已。更何況農產品出口受大宗商品期貨市場影響嚴重,這120億美元有沒有響聲還是一回事。如果這個數字乘以10,才有可能影響到市場大勢。

況且,120億美元並不解決美國農業受傷、農民財路受阻的問題。中國是世界上大豆進口量最多的國家,在停止從美國進口大豆之後,中國從俄羅斯進口的大豆以及其它農產品數量創下了新的歷史記錄。所以,美國網民在推特上對這一條評論做出的最多的就是:“讓俄羅斯再次偉大起來。”

事實上,特朗普政府發起的貿易戰對當事國雙方都不利,結局是自損一千傷敵八百,大家都明白這個道理,而美國為什麼偏偏要打?美國國內股市、國債遇到巨大壓力,急需國際資本回歸美國接盤。無論貿易戰時間長短,結局都是美國農民丟失中國這個全球最大農產品市場,其海量的農產品不賣給中國,還有那個國家能接盤呢。

現在,針對120億美元援助計劃,美國民眾最大的質疑聲為:特朗普總統,如果關稅是最棒的,那為什麼你還把美國納稅人的120億美元給了受你的貿易關稅傷害的農業和農戶,而製造業、汽車業等行業也會受到影響,那這些行業是不是也會得到政府的補貼呢?答案是肯定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