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手追趕它9年都超越不了,五菱宏光出第四代車型依舊讓長安吃灰

很多人都說五菱車很牛逼,幾乎每款都是銷量之王,這個說法並不很準確,說五菱車牛不如說是五菱這家企業牛,這群廣西柳州的造車人才是真的牛逼!

對手追趕它9年都超越不了,五菱宏光出第四代車型依舊讓長安吃灰

對手追趕它9年都超越不了,五菱宏光出第四代車型依舊讓長安吃灰

誕生了30多年的五菱汽車品牌累積銷量早已超越千萬,奔著2000萬去了。在過去的10多年間,微車領域五菱一直是領頭羊,記得彼時的長安、昌河、松花江、東風、一汽佳寶都是靠著五菱開拓的細分市場混飯吃,這麼一跟就10多年過去了,很多品牌浮浮沉沉,有的消亡了,有的被整合了,車市大潮滾滾向前,適者生存,優劣分化明顯。這個時期的五菱沒有追趕的目標,只能靠自己不斷超越自己,但這並不容易。能夠一直保持“排頭兵”的位置,五菱依靠的是緊跟消費者需求,不斷通過推出最大滿足消費需求的產品來實現自我超越,這個過程雖然漫長,但卻是很有價值的實踐。至少放在今天的市場環境來看,真正以消費者和市場為核心的品牌和企業,更能夠基業長青。

對手追趕它9年都超越不了,五菱宏光出第四代車型依舊讓長安吃灰

早期的五菱興旺、五菱之光、五菱榮光到後來的五菱宏光,儘管產品線算不上豐富,但是五菱車硬是憑藉過硬的產品力和前瞻性市場洞察扛過了20多年的風雨歷程,平均每款車型生命週期都高達近10年,最長的甚至超過15年,這充分佐證了五菱對市場需求準確的把握能力和消費者對其產品的喜愛程度,至少業內公認,它是最懂用戶的汽車品牌之一。

最新推出的五菱車名為“五菱宏光S3”,定位為宜商宜家的多功能車,這是針對時下汽車產品造型設計美觀性、用途多樣性、使用舒適性等需求,五菱交出的最新一份答卷。

對手追趕它9年都超越不了,五菱宏光出第四代車型依舊讓長安吃灰

對手追趕它9年都超越不了,五菱宏光出第四代車型依舊讓長安吃灰

五菱宏光S3和之前所有的五菱車都有很大不同,至少在設計上,它突破了五菱車固有的形象,更加具有時代感,前所未有的漂亮和大氣,在設計層面上看,即使“神車”五菱宏光當年推出也沒有帶來如此大的突破。通過類似SUV的造型融合了MPV的身形特徵,在五菱宏光S3身上產生了一種1+1大於2的設計效果,整車不僅具有較高的離地間隙,同時繼承了宏光家族寬闊充沛的駕乘空間和裝載能力,更重要的是從裡到外,五菱宏光S3都改變了傳統五菱汽車的形象,變得更加時尚、精緻、有品,外觀更加美觀,緊跟時代,內飾轎車化,簡約精緻,時尚大氣。2+2+3的7座佈局設計更是為其增色不少。

對手追趕它9年都超越不了,五菱宏光出第四代車型依舊讓長安吃灰

對手追趕它9年都超越不了,五菱宏光出第四代車型依舊讓長安吃灰

在動力匹配上,除了1.5L自然吸氣外,渦輪增壓發動機也首次應用在了五菱汽車身上,這臺1.5T增壓發動機經過調校後,搭載6速手動變速箱,採用前置後驅的佈局裝載在五菱宏光S3身上,最大輸出功率為110千瓦,扭矩峰值高達230牛米。

對手追趕它9年都超越不了,五菱宏光出第四代車型依舊讓長安吃灰

對手追趕它9年都超越不了,五菱宏光出第四代車型依舊讓長安吃灰

為了降低後驅車固有的傳動共振,五菱和多家國際知名零部件供應商合作,為宏光S3專門定製了多個後驅減震零件,對後驅共振及噪音進行削減控制。和之前所有五菱車型相比,宏光S3的NVH水平顯著提升,駕駛感受更加舒適高級,達到主流乘用車的水平,同時後驅結構所固有的大牽引力和高承載性能也得以保留,而且由於搭載了五菱歷史上最強勁的發動機以及高配車型的後多連桿獨立懸掛系統,五菱宏光S3將五菱車的駕駛感受推向了一個空前的新高點。

對手追趕它9年都超越不了,五菱宏光出第四代車型依舊讓長安吃灰

在市場層面,上市已近半年的五菱宏光S3助力宏光家族保持同行銷量的前位,整個五菱宏光系列月均出貨保持在5萬輛的水平。儘管商用和家用兼顧的多功能車細分市場是五菱宏光率先開啟的,但如今這個舞臺已經變得更加繁榮,很多老牌廠商都在此登場競逐,包括長安歐尚系列、東風風光系列等都各有斬獲,而諸如力帆、比亞迪、北汽福田等後來者也心有不甘。即便是不久前剛推出的五菱宏光S3也不乏長安歐尚、東風風光S560等競爭夥伴的追逐,但在5-8萬的多功能車型市場裡,性價比依然是產品立足的根本。

對手追趕它9年都超越不了,五菱宏光出第四代車型依舊讓長安吃灰

五菱宏光家族自首款車型上市以來,至今已近9年曆史,在這些年的發展和沉澱裡,誕生出五菱宏光S3這樣順應消費升級需求的車型也是水到渠成的事情。我們通過對比發現:在造型設計、動力、空間、舒適性、安全性、配置水平等方面的用戶口碑,五菱宏光S3的得分都處於高分區間,這說明五菱宏光S3已經為用戶做到了各項最佳均衡的狀態。深刻洞察消費需求的變化,並用更好的產品去滿足,這體現出五菱宏光S3作為市場先行者過硬的基本素質,目前來看,至少它的銷量已經證明了這一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