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華爲、聯想之後,京東實施「輪值」CEO制!其背後的原因是?

導讀:

7月16日上午,京東商城宣佈實施輪值CEO制度,由京東集團CMO徐雷兼任首任京東商城輪值CEO,向京東集團CEO劉強東彙報。

這也是京東成立至今,首次在內部實施輪值CEO制度。

自2016年,京東集團宣佈京東商城CEO沈皓瑜將移居美國,負責海外業務後,京東商城CEO職位便一直空缺了兩年。而現在,徐雷是首任的輪值CEO。

繼華為、聯想之後,京東實施“輪值”CEO制!其背後的原因是?

近年來,不少企業開始效仿華為採用輪值CEO制度。據瞭解,德邦自2017年1月1日起啟動輪值CEO制度,每任CEO任期也是半年,通過輪值CEO機制實施集體決策。今年初,阿里巴巴集團也宣佈阿里大文娛實行班委基礎上的輪值總裁制,第一任輪值總裁由楊偉東擔任。

華為:8名高管“輪流坐莊”CEO

輪值CEO是起源於華為的一種特殊企業文化,在這裡,CEO由8名高管輪值出任,任職期為2個月。

大約2004年,美國顧問公司幫華為設計組織結構時,認為華為沒有中樞機構,而且高層只是空任命、不運作,提出要建立EMT(Executive Management Team,經營管理團隊)。

任正非不願做EMT主席,就開始了輪值主席制度,由8位領導輪流“執政”,每人半年,經過兩個循環,演變到2011年的輪值CEO制度。

繼華為、聯想之後,京東實施“輪值”CEO制!其背後的原因是?

CEO作為企業最高行政首長,以高層管理團隊輪流坐莊的方式產生,對企業戰略策劃和制度建設短期負責;而企業的日常經營管理,由高層管理團隊的成員分頭負責。

顯然,這是一種獨特的制度設計,最大的特徵就是最高行政首長並非生產經營決策者,而是戰略策劃和制度建設的主持者,且只是短期負責。他們將日常經營決策的權力進一步下放,以推動擴張的合理進行。

輪值制度平衡了公司各方的矛盾,使華為得以均衡成長。它的好處是,每個輪值者在一段時間裡,擔負了公司CEO的職責,不僅要處理日常事務,而且要為高層會議準備起草文件,大大地鍛鍊了他們。

同時,他也將他管轄的部門,帶入了全局利益的平衡,公司的“山頭”無意中在這幾年的輪值中被削平了。

輪崗制度,如今已成為培養人才、保留高潛人才的一種有效方式。

繼華為、聯想之後,京東實施“輪值”CEO制!其背後的原因是?

谷歌:不是給弱者補短,而是讓優者更優

谷歌的助理產品經理項目(及其在市場營銷及人才管理方面的衍生項目)規定,項目人員每隔12個月必須輪換一次。這種要求對於初級員工參與的小型項目而言非常合適,但要想在一家企業大範圍推廣這種有組織的人員輪換,難度可想而知。

因此,谷歌的應對方法是:鼓勵崗位間的人員流動,儘可能減小流動難度。

繼華為、聯想之後,京東實施“輪值”CEO制!其背後的原因是?

並將有關事宜列為管理層的常規討論事項,比如:

▶ 你的團隊中有誰適合參與人員輪換?

▶ 你想讓這些人員調換到哪些崗位上?

▶ 你覺得調換後的職務真的適合他們嗎?

同時,要確保輪換的候選人是團隊中的佼佼者。管理者就像在萬聖節挨家挨戶要完糖果之後彼此互換“戰利品”的小孩——

如果你逼迫他們把自己團隊的成員輪換出來,他們便會想把巧克力留給自己,而把葡萄乾換給別人。

這也許助長了一己之利,卻有損公司整體利益。這樣一來,迫切希望接受挑戰和獲得啟發的最有價值的那批員工,就被禁錮在某支團隊中不得脫身了。

聯想:上輪下不輪,反之亦然

輪崗人員需要滿足下列條件之一:高績效員工、高潛力員工、被列為後備培養對象。

他們的職責定位於新崗位,原崗位職責不再保留,目的在於使其承擔責任,保證輪崗效果的達成。輪崗前要為輪崗人員設定更高的、清晰的和可衡量的績效標準或要求。

為了讓輪崗更有針對性,聯想識別出基層管理者成長為高層管理者必需的9種經歷:

繼華為、聯想之後,京東實施“輪值”CEO制!其背後的原因是?

▲ 聯想人才經驗地圖

這一崗位經驗分類的提出,大大提升了人才盤點後結果的可應用性。

作為中小企業我們怎麼做才能達到企業最好的管理狀態呢?

必須樹立三大標準:

§ 1、所有人都願意做銷售,都關注公司業績,都認同公司產品及品牌;

§ 2、成本費用受到管控,人人都在節約不必要的開支,關心客戶的需要,都在為利潤最大化負責;

§ 3、所有人都自動自發地工作,因為每個人首先都在為自己而做。機制、文化、環境,是管理提升三大核心。

企業想要擁有這種狀態必須依靠制度來實現,這麼多年以來,將近25年了。我們一直在研究如何針對中小民營企業,快速有效地導入薪酬績效系統,而且不斷指導很多企業成功做出好的結果——全國獨創“KSF薪酬全績效模式”!

繼華為、聯想之後,京東實施“輪值”CEO制!其背後的原因是?

那麼設計KSF,到底要從何下手?以下六個步驟:

第一步:崗位價值分析

這個崗位有哪些工作是最重要的,直接為企業帶來效益的?

第二步:提取指標(中層管理人員6-8個)

有哪些可量化的數據是企業所需要的,急需改善的?比如營業額、毛利率、員工流失率、主推產品銷量、員工培訓時間等。

第三步:指標與薪酬融合(設置好權重與激勵方式)

每一個指標,都配置對應的績效工資。需要注意,不高把所有的指標平均分配工資,要挑重點。

第四步:分析歷史數據

過去一年裡,營業額是多少?每月營業額?平均營業額,利潤額?毛利率多少?成本費用率?轉化率?員工流失率?

第五步:選定平衡點

企業和員工最能接受的平衡點,要以歷史數據作為參考。

第六步:測算、套算

依據歷史數據,選取好平衡點,講選取好的指標,各分配不同比例的工資額。

繼華為、聯想之後,京東實施“輪值”CEO制!其背後的原因是?

推薦《績效核能》一書,內含KSF薪酬全績效、合夥人模式,PPV、積分式管理模式實操內容及案例,幫助上萬名老闆解決激發員工積極性、留住優秀員工問題,內含數十行業案例。想深入學習的,建議點擊以下鏈接購買!

購買此書後,可獲得以下特別禮物:

1、朋友圈績效乾貨知識分享 ;

2、KSF學習視頻;

3、免費解答績效困惑。

KSF增值加薪法,給員工提供了沒有上限的加薪模式,員工可以憑藉自己的努力,創造更好的結果,為自己加薪。

對企業來說,員工拿的越多,賺得越多,且不增加成本。

問題討論:同樣是輪崗,管理層和普通員工有哪些區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