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德小姐》:勾起了你成長路上的哪些回憶和共鳴?

影片《伯德小姐》講述了青春期的友情、愛情和親情,這些感情並不是用言語和物質來證明的,不是給你物質體驗的就是友情,愛情也是如此,真正愛你的人不會從你身上索取任何東西包括身體。我有一個和女主媽媽一樣不會表達的爸爸,但我理解他所有的用心。我覺得擁有友情、愛情和親情,真的很溫暖,很滿足。

《伯德小姐》:勾起了你成長路上的哪些回憶和共鳴?

主線相對《煙花》更明朗一點,從頭到尾都在說家裡很窮,就像在說美國自身的債務狀態和奮進一樣,反襯的女主對追求好大學的強硬態度更加鮮明,未來也就會更加明朗。有點《百年孤獨》的意思。

《伯德小姐》:勾起了你成長路上的哪些回憶和共鳴?

《伯德小姐》:勾起了你成長路上的哪些回憶和共鳴?

不要為了所謂的朋友,去依附他們的想法,真正的好朋友不會讓你尷尬,不會讓你難受,在他身邊你不會想應該如何措辭,如何演的好。而是說自己想說的,做自己想做的。

《伯德小姐》:勾起了你成長路上的哪些回憶和共鳴?

《伯德小姐》:勾起了你成長路上的哪些回憶和共鳴?

成長是個很難的東西,這一段路會辛酸苦辣五味成雜,你意識到你在放縱的做自己的同時傷害到了別人,你知道但你沒辦法,因為做自己沒有錯,虛偽其實並不是你想要的,只是有些時候你苦於無奈和無助,但這是成長的一部分,親情也一樣,你希望對方理解你,對方希望你理解她,但交替和交錯的思想及年齡會讓這段小的旅程不愉快,但一切都會過去,你會珍惜這一切,因為你相信有時候上帝是存在的。

《伯德小姐》:勾起了你成長路上的哪些回憶和共鳴?

片中美國自由獨立人文精神給觀眾增添了一些理解難度,只說一點,孩子並不是父母所有物,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逐漸意識到自己地追求並勇敢脫離家庭,雖然會與具有strong personalities 的媽媽形成衝突和矛盾,但最終因為愛而和解。這與我們傳統家庭觀念相沖突,不聽父母之言就是叛逆忤逆,所以造就巨嬰之國。只有跨越文化的隔閡才能更好的去理解這部電影。

《伯德小姐》:勾起了你成長路上的哪些回憶和共鳴?

關於青春,每個人都有無數美好的回憶。就有很多人像 lady bired 那樣,做著給自己取名字等叛逆,個性,特立獨行的事,並且沒有什麼可以阻擋,甚至是自己父母的話,這種事情在條件一般甚至是條件不好的家庭中尤為明顯,但真當我們跌跌撞撞走過青春,回過頭來會發現,父母還是很愛很愛我們的,甚至比我們還想看到我們成為最好的自己。生活中類似的例子很多,希望很多人都能像電影結尾 lady bired 一樣,和父母和好,說一聲我愛你。

《伯德小姐》:勾起了你成長路上的哪些回憶和共鳴?

《伯德小姐》:勾起了你成長路上的哪些回憶和共鳴?

青春的我們總免不了走些彎路,但又何嘗不是彎路讓你意識到真正的內心需求從而帶你找到屬於自己心靈的道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