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面大跌!如何遠離「黑天鵝」風險?

直面大跌!如何遠離“黑天鵝”風險?

8月2日午後,兩市繼續下探,創業板跌破1500點,上證綜指跌破2800點,深成指創2014年11月以來新低。A股市場到底怎麼了?為何如此下跌?投資者如何規避黑天鵝風險?

1、A股市場到底怎麼了?A股市場下跌,可說是多因素共振的結果。

其一是外部因素。美計劃將價值2000億美元的中國進口商品的關稅從10%上調至25%,向中方施壓,有升級之慮,A股市場出現殺跌態勢。

其二是高層對對房地產調控態度堅決,未來房地產預期發生根本性改變,除了地產板塊及產業鏈利空外,房貸對銀行也會有影響 房地產行業方面,會議關於房地產政策的表述整體延續以往態度,強調堅持因城施策、促進供求平衡及加快建立長效機制。地產板塊大跌,帶動A股市場情緒,風險偏好下降。

其三是近期黑天鵝亂飛,市場不少個股和板塊有突發風險。醫藥板塊最為明顯,醫藥板塊受到機構高度抱團,一旦出現利空將可能引發較大的拋壓,同時部分資金由於已經享有一定浮盈,也可能會鎖定收益。

其四是最根本的,經濟轉型中的暫時因素。股市滯漲和經濟滯脹的本質是相通的,產業結構轉型遲滯,全要素生產率下滑。企業的盈利水平下降,自然也難以支撐長期成長,股市的盈利水平和估值提升雙重承壓。這也印證了格雷厄姆的話:長期來看,市場是臺稱重機。

2、A股市場處在什麼階段?是該抄底還是逃命?記住今後多年A股仍以結構性行情為主。

估值方面,此前四次階段性低點市場整體市盈率分別為18.6倍、12倍、12倍、17.7倍,市淨率分別為2.5倍、1.5倍、1.5倍、1.9倍,而今年上證指數在2691點的年內新低時,市盈率和市淨率分別為15倍和1.6倍,估值處於底部區域。

人民日報刊文稱A股市場風險總體可控,長期發展前景值得期待。從市盈率看,當前A股市場已處於較低水平。今年以來,A股多家上市公司披露大股東增持、股份回購公告,表明其對公司經營和發展的堅定信心。同時,今年以來海外機構資金對A股市場也呈現持續流入狀態。初步統計,滬市已有201家公司披露大股東及董監高增持計劃,累計承諾增持金額超過300億元,實際已增持約167億元。年初至7月19日,滬股通累計淨流入資金972.35億元,深股通累計淨流入資金767.82億元。一季度,A股非金融上市公司實現營業收入7.9萬億元,同比增長13.8%;實現歸母淨利潤0.5萬億元,同比增長25.0%。截至7月15日,深市934家戰略性新興產業公司披露了業績預告,上半年預計實現淨利潤合計1078億元,同比增長15.99%。

直面大跌!如何遠離“黑天鵝”風險?

天風證券發佈了一篇研報,認為現在A股與美股70到80年代十分相似。1973年的石油危機給美國帶來了高油價和輸入性通脹,抬高了美國無風險利率水平,壓低了美股估值,標普500靜態PE從1970年的15倍左右下降到1980年的7倍左右。過去10年,中國“脹”在了房子,房地產近乎沒有回撤的高收益抑制了資金對股市的偏好,過去十年A股的估值水平兩上兩下,2009年和2015年分別衝到35倍以上和25倍以上,但多數時候都處在20倍以下的估值消化期。

3、投資者如何遠離黑天鵝風險?

當市場處於調整狀態時,原來積累的矛盾和問題會逐漸顯露出來,若隱若現的“灰犀牛”、黑天鵝風險會看的更為清楚。投資者如何遠離這些黑天鵝風險?

其一是遠離股市治理不規範的公司,例如銷售費用過多的醫藥類公司。292家國內A股上市醫藥公司中,86%的公司銷售費用超過其研發費用。不少藥企的廣告費開支在1億元以上,超過自身的研發費用。與廣告、銷售上大肆撒金相對的是,醫藥企業在研發、創新上投入力度不足,自主生產的新藥、好藥不多,反過來更加劇了對營銷的依賴。“重銷售輕研發”是我國醫藥行業多年沉珂。可以說,一批所謂依靠“狼性”銷售的醫藥公司混的風生水起,一些從保健品、直銷等行業轉型而來的人士在醫療行業呼風喚雨。與此同時,一批廣告“神藥”近期引發關注。醫藥行業盛產廣告“金主”,監測數據顯示,我國的藥品及健康產品行業自2015年以來,已連續3年問鼎廣告投放之首。去年市場排名前十的廣告“金主”中,6家是藥企。

其二遠離過度股權質押的公司。雖然總體風險可控,但A股市場過度股權質押的風險仍然不可掉以輕心。A股中有3349只股票存在質押情況,其中質押比例超過50%的公司有128家,有9家公司質押比例更是超過70%。7月分統計,A股共619家公司接近預警線,跌破預警線公司共564家。由於質押比例較大個股的質押規模也相對較大,在平倉拋售的風險下,可能形成較強的負反饋效應,促使股價急劇下行。

直面大跌!如何遠離“黑天鵝”風險?

其三是遠離負債過多、債務風險大的公司。2018年以來,神霧環保、富貴鳥、ST中安和凱迪生態等多家民營上市公司債券出現違約,民營上市公司的信用風險問題受到市場關注。發生信用違約的民營企業可以說自身都存在一些問題:有的本身財務槓桿過高,對外投資風格過於激進;有的債務結構不合理;有的沒有管理好企業的債務期限,出現了債券、債務集中到期的現象;還有一些則是企業規範運作出現了問題。

其四是遠離不務正業、玩弄資本運作的上市公司。目前,上市公司炒房炒股、投資理財產品的規模不是個小數。隨著市場去槓桿,上市公司的財務投資風險也暴露出來。 炒股專業戶投入31億賠了9億,上市公司這是投資還是賭博?這家公司就是一向擅長炒股與資本運作的的血液製品龍頭上海萊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