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区块链+农产品溯源是个伪命题?

为什么说区块链+农产品溯源是个伪命题?

只能解决传输无误

麦德龙是币圈侦查最喜欢逛的超市,上周我在生鲜区买牛肉,发现超市在售的科尔沁、恒都等分割肉的外包装上都贴上了麦德龙溯源系统二维码,好奇的扫一下,直接进入到了麦德龙自己搭建的溯源系统平台,显示货品厂地、运输、日期、规格等信息。

这种传统型溯源有两个劣势,一个是扫码比例低,二是中心化,数据可以被篡改,大家对这种溯源信息并不信任,反而导致了劣势一。这样做溯源,意义并不大,不能产生直接价值,反而增加了企业运行成本。

区块链搭建的溯源系统,最大的不同是数据在传输中不可以被篡改。在整条链上,无论是将数据上链的企业,还是节点,都无法对在链上的信息进行修改,除非出现51%的算力攻击,但我们也都知道这种情况成本极高,几乎是没有办法完成的,所以,链上传输信息的真实性可以得到很好的保真。

数据上链真实性?

链上信息没有问题,但源头信息上链真实性如何保证呢?比如,这是一只湖南的大闸蟹,被运输到了阳澄湖,经过阳澄湖养殖户人工上链,便出现了一个“阳澄湖区块链溯源大闸蟹”,如果源头人工数据上链真实性不能解决,将区块链应用于农产品溯源永远只能是个伪命题。

只要存在人工,无论我们从真实世界引入多少权证机构进行链下管理和认证,都存在数据篡改失真风险,因为在区块链的世界中,人是不值得信任的,而数学和技术不会欺骗。

为什么说区块链+农产品溯源是个伪命题?

以技术替代人工

行业内有不少人开始布局溯源应用,TAC溯源链就在尝试。对于数据上链,他们在尝试利用NFC、RFID等物联网技术,以技术取代人工;此外,在合同上进行强约束,让供应商承担极大的违约代价,并积极调动供应链上的关键节点,建立互证机制。

前不久,第二届中国区块链开发大赛落下帷幕,步步鸡区块链防伪溯源系统获得特等奖,对于业界的质疑,其创始人认为,溯源体系建设是大趋势,但区块链并不一定是最优选择,需要与其他技术进行结合。

对于数据上链,步步鸡的做法和TAC类似,首先用利益约束,不合格数据的鸡他们不收购,其次,号令多方进行交叉认证,最后,数据由物联网进行上传,尽量减少人工参与。

农产品供应是一个非常传统、庞大的社会行为,整个供应链条涉及到的利益方众多,产品品质和价格受天气、疫情、国际贸易、药残等多环节影响,无论是利益约束、加大违约成本,还是建立互证机制,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数据上链信息的真实性,在没有重大技术突破前,区块链溯源并不是一个应用落地的好方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