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兵10年,三次转岗,看一名基层士官的转型之路

当兵10年,三次转岗,看一名基层士官的转型之路

7月中旬,第80集团军某旅电子防空营组织半年工作总结,转岗雷达干扰专业不到100天的上士程俊皓认真梳理经验教训,一条条傲人的成绩单让他对转型之路信心更加充足,一个个短板弱项也让他的发展思路更加清晰。

当兵10年,三次转岗,看一名基层士官的转型之路

望当兵10年来自己走过的道路,程俊皓说,正是因为在每一个阶段都一步一个脚印,每一次转岗都扎扎实实,才会使自己的军旅之路越走越宽广。

时针拨转到2013年,已经当了3年高炮班班长的程俊皓转岗到警卫勤务班。第一次转岗,让他极不适应。以前在高炮班时,程俊皓格外注意培养新战士敢打猛冲的战斗作风,但是警卫勤务专业对个人的队列素养要求更高。这正是他不擅长的,为了赢得大家的认可,程俊皓就像新兵连一样训练。为了练好升国旗动作,他反复观看天安门国旗手升旗的动作,仔细比对,勤加练习,一个动作常常练到上百次。

当兵10年,三次转岗,看一名基层士官的转型之路

警卫勤务班的日常训练不光是要练队列、树形象,战术素养的高低直接决定着能否圆满完成任务。2016年该旅参加跨区基地化演习,程俊皓所在连队负责各类指挥所的警戒防卫,在七八月份的高温天气里,地表温度动辄达到40摄氏度以上,长时间隐蔽伪装在各类草丛、土坑等地方,程俊皓的肘部和膝关节长时间与地面摩擦,常常磕破脱皮,血汗交汇在一起。实兵对抗阶段,程俊皓等人临机处置了小股敌人袭扰等10多个考核课目,成绩评定全部良好以上。

当兵10年,三次转岗,看一名基层士官的转型之路

2017年部队调整改革落地,程俊皓也随着调整来到了便携式导弹连。面对新装备一无所知,所有的一切又要从零开始。从以前的首席教练员到了新专业成了“门外汉”,程俊皓坦言自己产生了巨大的心理落差。

当兵10年,三次转岗,看一名基层士官的转型之路

在了解便携式导弹的性能特点之后,程俊皓便开始有针对性的进行训练。为了减小射击误差,他常常用同等重量的水泥灌注于导弹筒内,进行据筒训练,克服身体抖动影响;在实弹射击前,为避免紧张心理,程俊皓在射击前做些俯卧撑、深呼吸等辅助性练习,确保射击的稳定性。通过一系列的强化训练,程俊皓的考核成绩在短时间内有了大幅提升。

当兵10年,三次转岗,看一名基层士官的转型之路

年初,该旅组织专业调整交流,程俊皓主动申请转岗到干扰二连,从事雷达干扰专业,可这次转岗却不像前两次那样轻松,电磁理论既抽象又深奥,知识量远非一般的专业所能企及。

许多战友不能理解,也都劝程俊皓,来回转岗折腾,这么多年的付出岂不是白费了,甚至有人替程俊皓分析,自己的文化水平层次低,转岗到新单位,如果新技能还没学精练熟就很可能在下一次选取士官中被淘汰。

“从零开始”的阵痛过后是难得的新机遇:学习深造的机会更多了,成长成才的舞台更大了……

当兵10年,三次转岗,看一名基层士官的转型之路

为了尽快跟上连队的步伐,熟练掌握连队武器系统,程俊皓采用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同步进行研究学习。野外驻训期间,白天反复练习动作要领,仔细琢磨问题不足,晚上熄灯后,程俊皓用心研究理论教材,记录知识要点和疑难点。

不论兵龄长短,只要专业能力强,程俊皓都以低姿态虚心拜师请教,在短短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程俊皓就掌握了基本原理、不同样式的工作方式,并且熟练掌握了装备操作的要领。转岗不到一个月,在专业质量排序考核中,程俊皓取得目标识别、释放、干扰等三个专业考核课目两个优秀、一个良好的成绩。

当兵10年,三次转岗,看一名基层士官的转型之路

岗位调整只需一纸命令,但转岗胜任新岗位却有很长的路要走。程俊皓自己也认识到,虽然装备操作有了十足的进步,但是个人理论知识还有很大的欠缺,他说下一步要抓紧点滴时间学习专业理论,争取早日成为一名不折不扣的专业能手。

编辑 | 张 宁、张森林,编审 | 康子湛

来源 | 北部战区陆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