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撤档的电影还能回春吗?难!

今年暑期档,国内首个破亿美元制作费用的电影《阿修罗》上映三天便紧急撤档,发行方对外宣称有人恶意刷分,导致未能达到预期。由此,关于电影档期的探讨再次成为业内外关注的焦点。据不完全统计,近5年共有11部影片在上映之后,选择紧急撤档,尽管撤档声明中各方均表示会择期再映,但事实上仅有3部影片最终实现了曾经的“诺言”。撤档再映,对于一部电影来说,究竟是在及时止损,还是饮鸩止渴?撤档又是怎么回事?

被撤档的电影还能回春吗?难!

被撤档的电影还能回春吗?难!

3天跌至3.1分

截至撤档时,《阿修罗》上映不足3天,票房尚未达到5000万。《阿修罗》官方微博撰文直指猫眼APP平台显示的4.5分及淘票票平台显示的8.4分的巨大的评分差,称这是“行业的耻辱”,将矛头直接对准猫眼,称这是一场有预谋的“黑水行为”,认为其作为第三方公共平台,对此问题视而不见,甚至同流合污。成为业界内外关注的焦点,撤档的消息不仅在国内很受关注,就连外媒也在讨论。

另一个尴尬的事实是:上映尚不足三天的《阿修罗》,豆瓣评分低至3.1分,竟然“超越”了《爵迹2》的3.9分,大有向《纯洁心灵·逐梦演艺圈》(豆瓣评分为2.1分,为2017年度豆瓣电影年度最低分)看齐的架势。

此前,因为“评分低”质疑豆瓣的导演和剧组不在少数,最出名的就是前文中提到的毕志飞的《纯洁心灵·逐梦演艺圈》。但质疑猫眼与淘票票评分的,还是头一回。对于《阿修罗》官博发出的质疑,记者通过电话咨询了猫眼APP的客服工作人员,他表示分数的高低是由观众打分决定的,并解释评分变化是正常的波动现象,并无异常。

截至发稿前,《阿修罗》在猫眼实时评分升至6.4,淘票票评分降至7.3,两个平台的评分差从3.5降至0.9,而豆瓣评分自影片撤档后,并无变化。

五年“十一撤”

上映后撤档,《阿修罗》绝非个例。据第三方不完全统计,近5年间,共有11部电影在上映之后紧急撤档,尽管这些影片的声明中,普遍均表示会择期再映,但事实是,只有3部影片最终选择了再次上映。

去年9月24日,冯小刚电影官微发文称:“经与电影局及有关各方协商,《芳华》拟同意接受各方提出的更改放映档期的建议,具体新的上映档期择日发布!”

2017年,除了《芳华》撤档外,还有《心理罪之城市之光》原定9月30日公映,但在9月19日发布公告表示“因故无法如期公映”。据业内人士透露,因原著小说尺度比较大,涉及警匪题材本来审查就会比较严格,最终于同年12月22日在内地上映。此外,《你往哪里跑》《我是狼》等影片分别在上映1-5天后选择撤档,而提及撤档原因,答案普遍都是受到“市场不利”的影响。2016年,由冯小刚执导,范冰冰主演的电影《我不是潘金莲》同样遭遇了撤档的调整,推迟了将近一个半月。

有些影片改档是竞争对手太强,也有的影片在审查环节遭遇撤档命运。2016年中秋节前,惊悚片《捉迷藏》在上映前期,就有消息称该片疑似尺度太大,可能会遭到大幅度删减,所以紧急作出撤档决定。还有自己挖坑的,同年,青春电影《夏有乔木》原定4月29日上映,不过在4月中旬,出品方忽然发布撤档的公告,表示影片发行方无法进行影片的发行工作,为拒绝没有宣传的“裸映”,最终选择延迟。

当然,有还未上映就遭遇撤档的尴尬,也有观众看着看着就突然撤档的情况,2015年,电影《爱之初体验》曾宣传定档6月19日上映,后来改档到8月7日,不过上映四日票房仅300多万,排片仅占2%。看到这么惨淡的“票房”,片方紧急宣布撤档,理由是“因档期内新片密集,市场空间狭小,排片空间受到严重挤压,公司决定将该片临时撤下,上映日期另行通知。”

电影撤档如小摊撤摊

记者了解到,电影撤档一般分为两种,分别是上映前撤档和上映中临时撤档。目前,中国电影出现前者的情况并不鲜见,但后者就没多少案例了。

影片定档上映是一个环环相扣的流程化工作,一部影片的背后,也有着太多关联方,一旦撤档,势必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首当其冲的就是制片方,花重金打造后被撤档,除经济损失外,其实力和品牌形象也必然会受损;对于演职人员来说,虽没有直接的经济损失,但其在观众中积累的人气和号召力都会下降。

记者询问业内人士得知,在大洋彼岸的好莱坞,临时调档的情形“几乎不可能发生”。原因是,美国有一个第三方行业研究机构NRG(National Research Group),该机构通过每周发送给几大电影制片厂的一份竞争报告,帮助各大制片厂协调彼此影片的上映时间,避免档期撞车。而国内,却没有这样一家机构来进行数据的汇总、统计和片商的协调工作。

有评论人士说,国内电影撤档如同早点摊撤摊。比如早餐时段卖豆腐脑的商贩,如果赶上阴天下雨,说不出摊也就不出摊了;如果发好了豆子觉得可惜,顶风冒雨出摊也不能浪费。国内电影撤档也很类似。

“通常情况下,再次上映的影片鲜有票房暴涨的案例。然而选择再次上映,首先要再付出一遍相应的宣发成本,如果遇到影片因制作环节导致的撤档,在对影片进行二次修改的过程中,制作成本也需要相应追加,这就像一个无底洞,成本只会水涨船高地不断增加。”资深院线经理孙毅如是说。

现如今,在激烈的电影市场竞争下,完全拼的是实力,与其把心思花在选档期上,还不如放在电影创作上,把影片的质量、内容都提升上去,打造一部真正有价值的电影。

而对于那些因内容敏感或是尺度过大而遭遇撤档的影片,更应该好好反思一下,毕竟有些明文规定的政策,还是要遵守的,需要拿捏得当,切莫走偏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