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洛斯·克萊伯:偉大的不可知者

卡洛斯·克莱伯:伟大的不可知者

前言:卡洛斯·克萊伯(1930.7.3-2004.7.13),這位二十世紀最具傳奇色彩的指揮隱士,2004年病逝於東歐小國斯洛文尼亞的康涅斯卡村。六天前是大師誕辰88週年的紀念日,五天後則是緬懷大師逝世14週年的日子,遂僅以此文獻給這位筆者最為推崇的西方指揮巨匠。

卡洛斯·克莱伯:伟大的不可知者

卡洛斯·克萊伯:偉大的不可知者

翻譯:左馳

誰是卡洛斯·克萊伯,為何他會被票選為有史以來最偉大的指揮家?

卡洛斯·克莱伯:伟大的不可知者

卡洛斯·克萊伯(Carlos Kleiber),這位習慣於取消演出、從不接受採訪、聲稱只有在自家冰箱空無一物之際才肯出來賺錢的指揮大師,告訴普拉西多·多明戈,說他更情願把自己的時間耗費在喝酒和ML上。終其一生,他僅僅只指揮過96場音樂會(或許瓦列裡·捷吉耶夫一年當中的音樂會執棒場次都要超過這個數?)。不過,誠如克勞迪奧·阿巴多所言,“克萊伯是20世紀最重要的指揮家”。他被英國BBC票選為所有時代100名指揮家裡最受歡迎的一位。這位優秀的男人到底是誰?為什麼他能夠同時得到專業人士和普通觀眾的一致認可?

卡洛斯·克莱伯:伟大的不可知者卡洛斯·克莱伯:伟大的不可知者
卡洛斯·克莱伯:伟大的不可知者

多明戈認為克萊伯是他所遇見過的最具音樂性的人,在2004年7月得知克萊伯不幸去世的消息後,多明戈感受到的是一種“失去一個朋友和一個天才的巨大失落感”。

克萊伯生前總是在他的床頭擺放著一本莊子的書,這樣一位中國哲學家,曾被他重點強調過。

卡洛斯·克莱伯:伟大的不可知者
卡洛斯·克莱伯:伟大的不可知者

赫伯特·馮·卡拉揚說,“我非常喜歡卡洛斯,可是他也相當地被遮蔽在了他父親的光環之下。他擁有成為一名偉大指揮家的絕對天賦,但他卻並沒有那麼去享受這種與生俱來的獨特天賦。”

卡洛斯是一個狂熱的完美主義者,他的那種孩童般的純真,你可以從他過往的那些最好的演出當中看到,包括相關DVD裡貝多芬《第四交響曲》和勃拉姆斯《第二交響曲》的視頻影像,那種對完美音樂的執著追求,往往蘊藏著一段艱苦卓絕的藝術旅程,有時便表現為一種截斷(割捨)。例如他曾放棄過一次在維也納的樂隊排練,當維也納愛樂樂團的第二小提琴聲部不明白他在貝多芬《第四交響曲》的柔板樂章開頭想要的是一種什麼效果的時候。

卡洛斯·克莱伯:伟大的不可知者卡洛斯·克莱伯:伟大的不可知者
卡洛斯·克莱伯:伟大的不可知者卡洛斯·克莱伯:伟大的不可知者

- 點擊文字瞭解你想看的文章 -

卡洛斯·克莱伯:伟大的不可知者

微博:@酌樂古典

卡洛斯·克莱伯:伟大的不可知者
卡洛斯·克莱伯:伟大的不可知者卡洛斯·克莱伯:伟大的不可知者

長按二維碼關注我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