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700亿美元的星巴克抱马云大腿

刚刚,700亿美元的星巴克抱马云大腿

“如果有一天让你选择站队,你会站哪边?”

大概从2013年开始,这句话开始盛行于中国的创投圈,近五年以来,阿里巴巴和腾讯的战略投资被上升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几乎每一次垂直领域的一哥之争都无法逃脱阿里和腾讯的推动。

8月2日消息,阿里巴巴与星巴克正式牵手成功,后者将与饿了么联手在中国推出外卖服务,双方将共同打造具有突破意义的星巴克线上新零售智慧门店,基于天猫新零售方案横向打通星巴克和阿里生态系统的多个数字化消费者运营平台,实现全域消费场景下会员注册、权益兑换和服务场景的互联互通,突破零售消费生活的时间空间限制,为中国消费者提供一店式、个性化的升级体验。

此外,星巴克将基于盒马以门店为中心的新零售配送体系,共同打造星巴克“外送星厨”,为中国消费者打造随时随地的新零售体验。

其实这一切早有端倪,今年6月星巴克中国CEO王静瑛在全球投资者交流大会上表示,“我对外卖业务是有兴趣的,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可能会开通外卖服务。”她说,“但在中国市场,我们需要一直修炼我们的‘功夫’,因为消费者今天会信任我们绝不代表他们明天依旧会如此,所以我们在不同阶段有自己不同的运营重点。”

星巴克也要选边站

马云与星巴克创始人霍华德·舒尔茨私交甚笃是公开的事,马云说,他不喜欢喝咖啡,但他喜欢星巴克。但是老板间的你侬我侬并不能直接换算成商业往来。2016年时,星巴克率先引入微信支付,并且开始尝试多元化合作,而支付宝正式进入星巴克是2017年9月份的事,彼时的星巴克市值近900亿美元。

作为重要的线下入口,星巴克是阿里巴巴和腾讯一直都在争夺的对象。在新零售概念出现后,星巴克的地位更加凸显。据了解,星巴克2018年前两个季度同店销售增长仅为2%,而中国市场则获得了一季度6%、二季度4%的同店增长。星巴克也因此首次将全球投资者大会从美国搬到了中国。“总有一天星巴克在中国的市场会反超美国”,王静瑛在会上对着几十名海外的投资人表示。

星巴克爱中国,AT爱着星巴克。最近两年,阿里和星巴克的互动不断增多,先是相互站台:马云捧场星巴克工人大会,舒尔茨访问盒马鲜生,随后双方合作在上海开了一家星巴克臻选烘焙工坊,被称为全球最大的新零售智慧门店,集中展示了双方新技术共创的成果。

在曝出要开展外卖业务时,星巴克不否认会开展外卖业务,却否认了和美团的合作传言。这一切都表明,星巴克早就选择站在了阿里阵营。

2017年以来,国内不断涌现饮品品牌,瑞幸咖啡、连咖啡、喜茶、皇茶等,入局者增多带来的就是市场被分食。从1999年首次进入中国开始,星巴克已在中国存在近20年,这么多年里星巴克从未集中面对过如此多的对手,并且这些对手大多已经打上了互联网和新零售标签,从创立之初,连咖啡与瑞幸咖啡就布局了外卖业务并且保持着快速增长,这对一直略显高冷的星巴克来说是一种冲击。

面对后起之秀,星巴克需要去选择一个有力的合作伙伴,开启外卖方向的尝试。舒尔茨说:“毫无疑问,在世界上的任何地方——更不必说是在中国了——没有任何一家实体零售商能在没有重大的、综合性的电商移动应用的情况之下作为一家独立企业而存在。”

市值700亿美元的星巴克选择了阿里,后者所具备的饿了么、盒马、淘宝、支付宝、口碑等多平台入口与星巴克的合作让外界多了一份期待。可以看到的是,今年9月开始,星巴克将在北京和上海的300家门店通过饿了么试点外送服务,并计划于年底前延伸到全国30多个主要城市2000多家门店。除此之外,星巴克还将与盒马深度合作,基于其以门店为中心的新零售配送体系,共同打造首家进驻盒马鲜生的品牌外送厨房,最快将于今年9月落户上海和杭州部分盒马门店。作为星巴克另一外送专用渠道,“外送星厨”将为下单用户提供最快30分钟免费送达的星巴克现制咖啡,进一步延展星巴克外送体验和覆盖范围。

王静瑛表示,此次合作将全面打通从第一空间到第四空间(即:生活空间——工作学习空间——线下零售门店——线上零售平台)的所有限制,为中国的顾客开启随时随地随心的新零售生活体验。中国将成为星巴克全球第一个实现星巴克体验全空间贯通的市场。

你在别人版图,是什么位置?

关于站队的讨论,近两年已经被机构公开化,只要是ToC的创业项目大多都会被投资人问过这个问题,因为流量通道都在阿里和腾讯手上,只要是面向消费者的产品都很难绕开这两座大山。甚至在传统行业,站队也成了需要考虑的重点。

“你要想清楚,自己在人家的版图上的位置。”愉悦资本创始及执行合伙人刘二海在谈及站队问题时曾对投中网表示。在他看来,对于创业者来说,要考虑清楚自己在产业投资人眼中的位置,要不要选边站,什么时候选边站,这不仅是对创业者的挑战,也是对财务投资人的挑战。以腾讯和阿里为代表的产业投资人已经成了中国股权投资行业一个新生且不可忽视的力量。经纬中国创始合伙人张颖也在2017年底时,总结了七条建议给经纬系列公司,其中就包括站队问题“接受BAT投资时,要想清楚站队的时间点、潜在麻烦以及会不会因为站队损失业务资源。”

伴随流量入口的下沉,传统行业受到的波及越来越多,随之而来的站队问题也开始愈演愈烈。以今天的主角外卖行业为例,外卖行业目前是腾讯系的美团与阿里系的饿了么争雄的态势。

虽然此次与星巴克合作的并非美团,但是这不意味着后者缺乏盟友。2018年7月末,海澜之家正式入驻美团外卖,开启场景+新零售模式,将由美团外卖人员前往海澜之家线下门店拿货,在一小时内送达至用户。这一消息最早是在2018年2月传出,彼时腾讯刚刚宣布近25亿元入股海澜之家,持股5.31%,同时,双方拟共同设立100亿元产业投资基金。与星巴克3000多家门店相类似的是,海澜之家的线下门店一样众多,接近5500家的门店数量,同样是独立流量平台。

据了解,目前阿里系新零售阵营囊括了星巴克、银泰商业、三江购物、百联集团、联华超市、新华都、高鑫零售、居然之家;腾讯系新零售阵营囊括了永辉超市、永辉云窗、沃尔玛、海澜之家、家乐福中国、步步高、万达商业等一众传统零售企业。

在互联网已经高度发达的今天,线下零售业也曾有过线上的探索,不过大多不尽如人意。2016年,零售百强企业中24家上市公司中有16家上市公司净利润负增长,马云也是在那个时候喊出新零售的口号。传统零售业,或无奈、或主动的拥抱了互联网巨头。

传统巨头尚且不能避开站队难题,对于创业者来说,你在别人的版图到底是什么位置显得更加值得思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