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建文明城市·淮安住建在行動系列報導之一

--“防塵神器”成標配“智慧防塵”顯神威

【江蘇消息】車輛剛剛進入,沖洗設施便自動開啟,頂部、地下及側面,瞬間噴出了一條條水柱,對車輛進行360度全方位沖洗,僅需幾分鐘,車輪、車廂被沖洗得乾乾淨淨後駛離工地。

全自動車輛沖洗臺、噴淋牆、霧炮機、道路自動沖洗機……近日,筆者來到淮安香溢茗園項目現場,只見一個個“防塵神器”正在作業,整個工地乾淨整潔。“噴淋每隔半小時啟動一次,水柱經噴頭高頻振動,形成細水狀,就好像一道水牆,將施工區域與外圍進行隔離,達到良好的降塵效果。”項目負責人張祥告訴筆者,該項目沿著工地圍牆鋪設了1500多米長的噴淋管道,還採購了6個防塵霧炮機、一輛道路自動沖洗機,在施工現場覆蓋了5萬餘平方米的防塵網,確保裸土全覆蓋。“一整套的防塵設備投入以後,極大提高了對工地揚塵的控制能力。”張祥說。

作為一位有著十多年工齡的老木工,王懷成已經在20餘個工地上做過工。他告訴記者,自從工地上採用了防塵設備,工人的生活、工作環境都得到了很大改善,“現在工作環境真是好,我們每天工作的心情舒暢了,工作效率也提高了。”在融僑觀邸二期項目現場,記者發現除了噴淋牆,塔吊也“兼職”噴淋。項目負責人表示,採用塔吊噴淋可以潤溼地面,能有效防止灰塵重新揚起,為降塵工作帶來極大便利,在炎熱高溫季節,還能讓室外作業工人降溫。

“我搬過來幾個月了,雖然我家和工地只隔了一條路,但我沒覺得灰塵很大,而且工地看著挺乾淨的,還有電子監控,pm2.5和pm10的數值都能看到,住得很放心。”金鳳梧桐華苑一期居民史華高興地說,文明城市創建給老百姓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好處。

自文明城市創建工作開展以來,為實現對工地揚塵汙染的長效化管理,市住建部門始終保持工地揚塵整治的高壓態勢,全面落實我市揚塵整治“七個起來”和“十條標準”規定,要求施工現場嚴格按照省《建築工地揚塵汙染防治標準》,全面做到道路硬化、圍擋封閉以及建築垃圾覆蓋等防範措施及時到位,從源頭控制揚塵的產生。

與此同時,該部門還對全市住建系統內的建設工程項目進行全面摸底排查,建賬立冊,明確揚塵汙染重點管控對象,實行分類分級重點管控,並按照“四不兩直”的要求,持續加大督查處罰的力度。值得一提的是,市住建部門還大力推進“智慧防塵”,要求所有新建、在建工程必須按照規定安裝揚塵監測系統,並將揚塵監測系統正常運行列入施工單位安全監督考核內容。(通訊員 張映新 丁曙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