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殲10,殲20爲何不斷勝利,原因居然是:會開會

我國成都所和成飛,一個設計單位,一個製造大廠,親密無間,在我國航空工業,做出了一次又一次第一,冠軍拿到手軟,比如第一款自主研發鴨式佈局三代機殲10,高升低阻鴨式佈局,安全可靠電傳操縱,水泡座艙,超長機體壽命,殲10的成功,使得我國航空工業從此甩掉了山寨,測繪的帽子,中國人終於會設計先進戰鬥機了!

成都殲10,殲20為何不斷勝利,原因居然是:會開會

這是殲10戰鬥機英姿,雲南紅土高原作為第一個試驗場

殲10成功在於設計師俯下身去,傾聽空軍飛行員,空軍地勤,製造廠工人的聲音,有問題一起分析,一起努力,一起解決,下圖就是殲10研製攻關的常態,總設計師深入現場,和分系統負責人和工人,基層技術人員,一起看,一起聽一起想辦法。

成都殲10,殲20為何不斷勝利,原因居然是:會開會

殲10戰鬥機攻克了重重難關,最終達到設計要求,總師宋文聰做了最佳榜樣

新世紀到了,殲10總設計師宋文聰宋老也老了,他把中國戰鬥機的接力賽下一棒交給了年輕的設計師楊偉,楊偉也不負眾望,一人擔任了6款戰鬥機的總師,最終拿下了中科院院士的榮譽。

成都殲10,殲20為何不斷勝利,原因居然是:會開會

殲10S,殲10B,殲10C,梟龍單,梟龍雙,殲20都出自同一人之手,這就是設計師楊偉

成都殲10,殲20為何不斷勝利,原因居然是:會開會

總師辛苦了,殲20項目,加班加點太多,面容略顯憔悴

有人就打聽過,為啥成都從三線不入流的小廠,動不動就贏,贏了老大不止一次,搞得老大現在聽到競標就腿軟手抖,輸多了輸怕了帶來了些後遺症。

從設計師水平來說,宋文聰宋老,和楊偉楊院士水平一流,無可厚非,但是一款不是一個人能幹的,而是幾萬人,十幾萬人的大活。

而殲20太艱難,沒有樣機可以參考,沒有外國資料,一切就靠自己摸索,為了儘快把飛機趕出來,成都所和成飛採用了罕見的611工作制(611也是成都所的代號),簡單來說就是每週上班6天,每天工作11小時。

成都殲10,殲20為何不斷勝利,原因居然是:會開會

加班熬夜對於總師來說是家常便飯,需要健壯的體格和堅強的意志

設計師本身就要有2手,一手業務能力強,自己能清楚飛機的設計核心要求,並能拿出足夠的辦法來成功解決,而不讓別的指標有大幅度下滑。

另外一手就是:會開會!

有人就笑了,這開會有啥不會,人到齊後,領導發言,大家乖乖記錄,有事說事,沒事散會就對了嘛。

成都殲10,殲20為何不斷勝利,原因居然是:會開會

這就是楊院士的工作風格

當然不是這麼簡單的,成都所,成飛,開會風格比較獨特,總設計師宋老,或者楊偉,開會時候經常被“噴”,幾乎毫無“權威”可言。

其實,這就是成都競標經常贏的關鍵!

開會時候,相關人員,總設計師,分系統設計師,設計員,工人,工藝員,外單位產品負責人,一律平等,都有資格發言,總師很少提前拍板,而是讓大家暢所欲言,最終一起想辦法解決,絕對不搞一言堂,當然,總師和分系統設計師,也是人,偶爾也會說錯話,這種時候,基層工人技術人員也不會給面子,直接指出錯誤,當然,總師也立馬承認。

成都殲10,殲20為何不斷勝利,原因居然是:會開會

殲10和殲20的成功都歸功於已故老所長宋文聰,一切腳踏實地,認真做事,承認錯誤不可恥

沒有面子的總師,會及時認錯的總師才是好總師。

一切都總師說了算,任何時候都要維護總師的“面子”,這就是失敗的根源。

會大家天天開經常開,開得好確實不容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