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拆遷了 200頭以上豬場缺什麼?

環保拆遷是最近的熱門話題,其實這個話題前幾年就已經開始,只不過發生在東南沿海福建等江河流域周邊,但現在不僅僅這樣的了,很多鄉鎮對於環保要求更嚴格了。新豬場審批,老豬場拆遷,豬場在慢慢減少是趨勢。今年河南的朋友們就不感覺遙遠了,殘酷點的,整個鄉鎮不能有豬,而這個鄉鎮原來是養豬重鎮,佔據整個縣出欄量的一半。

環保拆遷了 200頭以上豬場缺什麼?

拆遷大家目前看到的問題是:

養豬場沒有了,養豬人怎麼辦?

退飼料、退疫苗、退獸藥、退玉米,有朋友說幾乎整個產業鏈消失,是真的嗎?

沒有消失的行業,只有消失的企業!

在這裡主要是想和朋友們聊聊豬場拆遷後續故事。

我認為環保拆遷加速了中國養豬業的產業化進程,從大的方向來看,利在千秋!首先給飼料、疫苗、獸藥及養豬產業鏈的各生產企業及各級經銷商朋友提個建議:一定要把客戶群體定位提升至200頭以上的母豬場,否則要麼主動轉行,要麼被淘汰。

原因:現在幾乎所有縣級經銷商朋友95%的客戶群體都是100頭母豬以下的豬場,沒有環保,這些場生命力是最強的,有了環保拆遷,這些場反倒是最脆弱的。

200-1000頭母豬規模未來30-40年保守估計會佔中國總出欄量的70%,甚至80%!因為這是由中國國情地廣人也多所決定的。集團化客戶很難佔據中國總出欄量的30%,因為他們的盈利點在於資本運作,真正的養豬水平在此不做評論。

200-1000頭規模場缺什麼:

一、 完善的疫病防控體系

PSY、MSY低的主要原因是每個場每年總有一次突發狀況,或者常年某個階段死亡率偏高。

二、 豬場經營管理模式

豬場掙錢需要兩個要素,一是把豬養好,二是豬價高的時候存欄多,低的時候存欄少,而不是所謂的,豬價我們控制不了,關鍵要把豬養好!

三、 技術全面的技術場長

稀缺資源,專業的人不養豬,養豬的人不專業!

沒養過豬的博士、教授在培訓技術場長!

四、 配種、產房、保育關鍵階段的技術工人

稀缺資源,臭嚇跑了大批人!

如何解決這些問題,培訓、接地氣的培訓!

前兩個問題,很多高校、科研機構、企業都可以解決。

後兩個問題原來不好解決,現在可以了。

1、豬場拆了這麼多,從業人員的數量問題解決了

養10-50頭母豬的夫妻,配種、接生各個階段都不陌生,只是缺乏系統化的操作思路,經過系統化的培訓、考核可以完全勝任200-1000頭規模場的各階段工作。

2、技術全面的技術場長欠缺的問題解決了

養50頭母豬以上的夫妻,對養豬各階段更不陌生,處理問題的能力不次於畢業兩年的大學生,經過系統化的培訓、考核可以挑選出部分人員,勝任200-1000頭規模場的技術場長,當然背後需要技術託管團隊的指導及監督。

養豬多年的朋友們對豬是有感情的,大部分朋友除了養豬,對其他行業不太感冒。我就是個例子,喜歡豬,喜歡這個行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