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政策破壞的樓市平衡

其實樓市和大自然生態是一樣的,它需要一種動態平衡。例如在一片大草原上生存著狼和羊,你不能因憐憫之情把狼都給殺了,那麼導致的結果就是羊的生存能力迅速退化,繁衍氾濫內部競爭,最後導致大規模死亡。

被政策破壞的樓市平衡

就像這次,限價直接把一方壓死了,那另一方就肯定會出問題,要知道供需雙方之間一直存在著相互抑制的作用。

樓市平衡一直存在著一個公式:新房+二手房=剛需+投資+投機

其實,政策中限購和限貸已經把右方的(投資+投機)大部分凍結了,剛需和剛改成為了市場的主力軍。而限售政策造成新房二手房無法出售,看似降低了交易流動性,抑制了投資需求,但同時也迫使市場二手房供應量大幅減小。再加上限價政策的出臺,開發商捂盤不售,新房供應量也大幅減少。

價格源於供需關係,需求不變,新房二手房供給側大幅減少,導致供需失衡,房價肯定會上漲。

那麼,為什麼北上廣深的房價可以用政策壓下來,而成都這些城市不可以?

其實這個之前已經講過了,一是,北上廣深是第一波房價大漲的城市,房價已經處於高位,透支了市場大部分需求;二是,政策打擊了周邊的炒市,大部分區盤房價暴跌,影響了所有購房者預期,業主主動下調房價拋盤避險。

所以,政策這東西調控的只能是炒市,而不是樓市。對於有真實需求的樓市,是越限制房價越漲。

所以說,要想實現房住不炒、房價不漲,唯一方法就是改變購房者預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