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城维和士兵洪斌的一年与一生

永城维和士兵洪斌的一年与一生

2018年7月30日上午,在河南省永城市一座居民楼内,正在举行一项特殊而神圣的仪式:客厅正中墙上悬挂着党旗,一对身穿军装的父子并排挺立,面对鲜艳的党旗行军礼,唱国歌,重温入党誓词。其中,儿子胸前一枚金灿灿的联合国维和勋章尤其引人注目。

永城维和士兵洪斌的一年与一生

这对父子都是退役军人,父亲叫洪木金,今年53岁;儿子洪斌,25岁。自从2012年参军后,六年来,这还是洪斌第一次在家过建军节,父子俩决定用这种方式庆祝自己的节日。

入伍圆梦,练就过硬技能

2012年12月,高中毕业的洪斌光荣入伍,成为原济南军区20集团军机步旅步四营的一名军人。坐在发往军营的列车上,洪斌难以平息内心的激动:“多年的梦想终于实现了!”

永城维和士兵洪斌的一年与一生

“洪斌从小就表现出对军人的崇拜,我每次探亲回家,他都缠着要穿我的军装,戴我的军帽,还不止一次地告诉我,长大了一定要当兵。”洪木金说。

永城维和士兵洪斌的一年与一生

梦圆了,在接下来的军旅生涯中,洪斌又将接受什么样的考验呢?

初入军营,洪斌的禀赋表现并不是最出色的,但他凭借着一股韧劲,出色地完成了各项训练任务。在一次负重越野五公里的训练中,洪斌没有达到25分的合格线。别的战友休息了,他仍坚持一遍遍练习,最终克服极限跑出了24分30秒的成绩。当班长报出“合格”两字时,洪斌激动地抱住班长大哭起来。

永城维和士兵洪斌的一年与一生

“一次我们夜里突然接到去内蒙古朱日河拉练的任务,作为全班唯一的驾驶员,我连续开了38个小时的车,困了就抽自己的脸,实在撑不住了就吃辣椒提神,吃一个能坚持10分钟。还没到目的地,我带的一大包辣椒便吃完了。”洪斌回忆说。

“作为一名军人,一定要有过硬的素质和坚定的意志才能更好地报效祖国!”这就是促使洪斌不断努力的信念和动力。

出国维和,困难超出想象

2014年8月初,军区接到了即将到南苏丹维和的紧急任务,兴奋的洪斌立即填写了申请表。经过15天的实弹射击、卫生救护、掩体构筑、武装五公里等魔鬼式的集中训练,洪斌从400名集训士兵中脱颖而出。2014年9月15日,洪斌与300余名战友作为中国第十四批赴南苏丹的工程兵,踏上了充满危险与挑战的维和之路。

永城维和士兵洪斌的一年与一生
永城维和士兵洪斌的一年与一生

9月份的中国内陆秋风乍起、沃野披金;而南苏丹却是烈日黄沙,赤地千里,日平均温度45摄氏度以上。这个世界上最年轻的东非内陆国家,2011年7月9日宣告独立,自2013年以来就陷入了持续的武装冲突。多年来,中国派出由道路桥梁、建筑安装、支援保障、给水等各专业组成的维和分队,成为维护苏丹和平的一支重要力量。

“刚下飞机的那一刻,我额头上的皮肤全爆皮了,感觉特别热。”这是南苏丹给洪斌留下的第一印象。

永城维和士兵洪斌的一年与一生
永城维和士兵洪斌的一年与一生

洪斌的任务区是南苏丹第三大城市瓦乌,由于战乱频仍,触目所及之处,土地荒芜,民生凋敝,蚊子、内罗毕蝇、黑曼蛇猖獗出没,疟疾、黄热、黑热、霍乱、登革热等热带疾病在这片土地上肆虐。

永城维和士兵洪斌的一年与一生

洪斌和他的战友们克服许多常人无法想象的困难。这里蔬菜严重匮乏,吃的水果全部是罐头,喝的是经过净化的尼罗河水,若逢下雨天,满布坑洼的道路能把工程车淹没。每次执行任务,他们必须先喷防蛇药、花露水,在警戒区洒硫磺粉。

永城维和士兵洪斌的一年与一生

“当时我们营地院子里有两颗芒果树。芒果熟的时候,没有执勤任务的官兵全部聚于树下,每人分了一枚。大家都将芒果凑到鼻子下使劲嗅闻,谁也舍不得吃。”这是洪斌幸福的回忆。

永城维和士兵洪斌的一年与一生

最大的危险还是来源于战争。洪斌和战友们的每一次出勤,都意味着接受生死考验。在一次武装冲突中,一枚四零火箭筒从正在负责警戒的洪斌头上飞过,打到集装箱上后便爆炸了,残留的烟尘久久不散。那种与“死神”擦肩而过的感觉,令洪斌至今仍心有余悸。

永城维和士兵洪斌的一年与一生永城维和士兵洪斌的一年与一生

2016年7月10日,步兵营一辆装甲车在总部营地被一枚流弹击中,洪斌的战友李磊、杨树朋壮烈牺牲。

“当时,我们全营官兵都作好了为杨树朋献血的准备,谁知还没来得及献,树朋就走了。”说到此处,洪斌再也抑制不住满眼的泪水。

离开祖国,方知祖国强大

在南苏丹,中国维和官兵与当地居民相处极为融洽,在帮他们拉水、修路、建厕所的过程中,洪斌也时常感觉很心酸。每次看到衣衫不整的难民和孩童,洪斌和战友们都会把随身携带的水和食物送给他们。

永城维和士兵洪斌的一年与一生
永城维和士兵洪斌的一年与一生

洪斌讲述的一件事令记者久难释怀。在一次外出时,洪斌和战友遇到一位一手抱着孩子、一手抱只鸡的当地妇女。当洪斌他们和妇女协商是否可以高价买她的鸡时,妇女却说:“孩子可以卖给你,鸡不能卖。”

正因为此,洪斌更加懂得和平的重要性,也更加怀念与珍惜祖国的和平稳定环境。

“不出国不知道祖国的强大。当地民众对中国维和官兵很友好,执勤过程中,经常有人竖起大拇指,用简单的英语对我们说“China Good”,听得最多的汉语就是中国。”洪斌说,每当此时,他便感觉特别自豪与神圣,再苦也不觉苦,再热也不觉热。

永城维和士兵洪斌的一年与一生永城维和士兵洪斌的一年与一生

不管道路有多厚的黄土、多重的泥泞,只要走出营区,洪斌和战友们都要换上干净的衣服,把作战靴擦得锃亮,因为他们知道,自己代表的是中国形象。

永城维和士兵洪斌的一年与一生

“维和任务结束后,当看到接我们的南航飞机时,许多战友都眼噙热泪。坐上飞机的那一刻,我就像一艘在风雨中飘摇的船,终于回到了温馨港湾。回国的感觉,真好!”

一次意外,父亲一夜白头

“洪斌维和的这一年,您是如何度过的呢?”

面对记者的提问,洪木金的眼泪瞬如泉涌。

“心情复杂,提心吊胆。”短短八个字,说出了洪木金的心声。

永城维和士兵洪斌的一年与一生

自从儿子去了南苏丹,洪木金夫妇再未睡过一个踏实觉。每天看报纸、听新闻成了两人必做的“功课”,家里的电视也固定在了央视七套军事频道上。

一次战争中,洪斌驻所的信号塔被击中,与外界失去了联系。洪木金反复拨打儿子的手机都没有回应,满首乌发一夜白头,整个人也迅速苍老了下去。一周后,信号塔修好,洪斌打来了电话。“你还知道给家打电话啊······”一句未完,洪木金便放声大哭。明知儿子没错,他还是生平第一次“吼”了起来。

永城维和士兵洪斌的一年与一生

“洪斌是我唯一的儿子,他去维和,我心里肯定舍不得。但是作为一名军人,理应听党指挥,报效祖国,所以我支持他的选择。”洪木金说。

永城维和士兵洪斌的一年与一生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洪斌之所以如此优秀,与他的家庭环境不无关系。洪斌家住永城市顺和乡洪菜园村,父子两代出了7名军人,是乡里闻名的军人之家、党员之家。

永城维和士兵洪斌的一年与一生

“我们是个40余人的大家族,逢年过节聚到一起,只要手机响,大家都乱掏,因为用的铃声全部是《国歌》。后来经过集体协商,大家同意更换其他铃声,唯独老三(洪木金)可以继续“享受”使用《国歌》铃声的“待遇”,就是因为洪斌的维和经历。”洪斌的大伯洪坤讲述起这样一件趣事。

感谢维和,挽回分手女友

“亲爱的,我这里天快要亮了,你那里呢?我这里天气凉凉的,你那里呢?你是军人,你为了祖国的安全奋战前线,守护了千千万万的家庭幸福。坚守只有一个理由,你是一名军人,你是一个中国人,你是我的爱人······”

这是洪斌的女友盛渝莉写的《南苏丹情书》。

永城维和士兵洪斌的一年与一生

洪斌与女友自高中起便暗生情愫。毕业后,两人一个去了军营,一个考取了信阳师范学院,爱情之花也璀然绽放。爱情长跑的日子里,每个节日,洪斌都会在网上订礼物给女友,女友在品味爱情幸福的同时,也备受着思念与孤独的折磨。

“每次看到别的女孩下雨有人打伞,吃饭有人给陪伴,而我和洪斌之间最奢侈的就是视频通话,便会偷偷躲宿舍里哭。”

永城维和士兵洪斌的一年与一生

或许是撒娇,或许是恐吓,女友提出了分手。尽管万般不舍,洪斌还是尊重了女友的意见,却依旧关心着她,两人也从未中断过联系。维和部队出发前夕,洪斌给女友打电话没人接,便发了条信息,告诉女友自己要去南苏丹维和了。就在他即将登机关手机的那一刻,女友打来了电话:“你安心去维和,我在家等你!”

“听到她的话,我内心霎时亮堂起来,简直像电影里的经典桥段在我身上重演了。”洪斌乐呵呵地说。

永城维和士兵洪斌的一年与一生

从军5年间,洪斌就回来过一次,两人相处时间不超过三天。是什么支撑着这位外表柔弱的女孩熬过了无数个孤独的长夜?或许,那封情书能告诉我们答案:“你是军人,我就注定要等待,要忍受着等待过程中所承受的孤独。可是又有这样一种情愫,因为不容易,所以不舍得。只想对着亲爱的你大声说:为你骄傲!”

退伍归家,永葆军人本色

因长期高强度训练,洪斌的脚后跟长了骨刺,无法继续服役, 2017年12月,洪斌退役回家了。他依然保持着在部队的习惯,房间收拾得一尘不染,被褥叠成方方正正的“豆腐块”,看的还是与军队有关的书籍。

永城维和士兵洪斌的一年与一生永城维和士兵洪斌的一年与一生

在一次晨跑时,洪斌看到永城当地一家玻璃厂招工的信息,经过面试,他顺利成为一名玻璃磨边工。

“洪斌有文化,懂电脑,首月学徒期没过,他的水平便超过了厂里的技术工人。如今他自己负责整条生产线,还是带班组长。”玻璃厂厂长李桂林对洪斌评价很高。

永城维和士兵洪斌的一年与一生

在玻璃厂职工王成眼中,洪斌就是他的偶像:“洪班长特别勤奋能干,每天提前半小时上班调试设备,打扫卫生,跟着他干特别省心。”

每次洪斌请假,李桂林都很担心,总怕洪斌找到新的更好的工作,自己会失去这位得力干将。

当记者问及工作是否辛苦时,洪斌笑了:“一点也不苦,和南苏丹比起来,咱家的条件太好了。”

永城维和士兵洪斌的一年与一生

退伍不褪色,改行不改志。如今洪斌的打算是留在家乡永城,找一份稳定的工作,继续为党和国家效力。大学毕业的女友也顺利通过了特岗教师的招聘考试,只待安定下来,两人便准备结婚事宜。洪斌将他的常服熨烫得格外整齐,准备拍婚纱照时穿。

永城维和士兵洪斌的一年与一生

洪斌将联合国颁发的“和平荣誉勋章”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颁发的“和平使命纪念章”珍藏在箱子里,他说,这不仅是他的荣耀,更是留给将来孩子的宝贵财富。

“我要告诉我的孩子,他老爸是一名参加过维和行动的光荣军人。我更要让孩子懂得,有国才有家,惟有国家强大安定,人民才会幸福安康。我要让我的孩子长大后参军入伍,为保家卫国、为维护世界和平做出贡献。”这是洪斌的心愿。

永城维和士兵洪斌的一年与一生

五年军旅锻造奇志男儿,一年维和书写热血青春。在一年的维和生涯中,洪斌和他的战友们挑起了国际维和的重担,为世界和平与稳定作出了突出贡献,为祖国赢得了崇高荣誉。这一年是他一生最难忘的时光,也成了他生命中最为荣耀的岁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