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家:對孩子影響最大的不是離不離婚,而是父母的衝突水平!

小玉(化名)來諮詢,想解決這樣一個問題:老公反覆出軌,為了孩子,選擇不離婚,但心裡卻越來越不平衡,特別是孩子不乖的時候,會瞬間暴怒,且這樣的狀態有越來越嚴重的趨勢,有什麼辦法能平衡自己內心嗎?

諮詢師:“孩子一般做了什麼“不乖”的事會讓你暴怒?”

她想也沒想,脫口而出:“其實也沒做什麼特別嚴重的錯事,就是不聽我話的時候,我就馬上會爆發,但以前我不是這樣的。”

諮詢師:“以前不爆發,現在同樣的事,卻會爆發?”

小玉:“是呀,我是為了他才忍著沒離婚,他居然還不聽話,對得起我嗎?!”

心理學家:對孩子影響最大的不是離不離婚,而是父母的衝突水平!

隨後,小玉講述了她的生活:

老公幾乎每2年出軌一次,婚前就發現了2次,婚後到生孩子前,又有2次,每次被小玉發現後,都寫保證書,下跪買禮物求原諒,但好了沒多久,又出軌,這讓小玉對婚姻越來越沒有安全感,但考慮到孩子只有4歲,所以還是決定維持婚姻,不離婚。

諮詢師:“不離婚的決定,除了孩子因素,還有其他嗎?”

小玉想了想,然後列出了:孩子、經濟、面子。

原來,小玉丈夫事業有成,家裡經濟狀況很好,保姆2個,日常打掃、做飯、帶娃完全不用小玉動手。而且小玉丈夫還給丈母孃家買了房,就在同個小區,方便照顧。

丈夫的這個買房舉動令小玉感動不已,而且丈夫並未因自己養家而大男子主義,相反,情商極高,經常有示愛禮物和甜言蜜語哄著小玉,所以,在外人看來,小玉實在是前世修來的好福氣。

小玉自己也工作,在丈夫朋友單位做普通行政,屬於解悶型工作,不想去可隨時請假,當然工資也就很一般,小玉也根本不在乎這些錢。

“如果孩子跟你生活,且離婚後你會得到一筆賠償金,父母對你的決定也支持,你離不離?”

小玉沒作聲,很久,才說:“我不想離。他現在願意哄我,說明他還在乎我,但如果離了,我知道,我再也找不到這樣的老公,過不了現在這樣的生活了。賠償金有用完的一天,我靠自己的工資生活會很艱難。另外,如果離婚,我不會要孩子,因為我給不了他好的生活,可我又……捨不得孩子,我不想離婚,也是因為我不想離開孩子。”

到這裡,小玉已漸漸明白,不離婚的決定,並非純粹為了孩子身心健康考慮,更重要的是:她離不開丈夫提供的情緒價值,以及持續富有、舒適的生活。同時,自己也需要家庭的溫暖、孩子繞膝的溫馨、外界的羨慕等。

心理學家:對孩子影響最大的不是離不離婚,而是父母的衝突水平!

心理學家:對孩子影響最大的不是離不離婚,而是父母的衝突水平!

小玉的情況很有普遍性,很多人都聲稱“為了孩子不離婚”,但真實原因往往並不是這樣。

他們或許還在乎對方,或許要面子,或許僅僅是不願違背從小受到的傳統教育……,都會導致繼續忍耐、維持。

而孩子,只是一個完美的,帶著神聖光輝的藉口。

原本這也沒什麼,作為一個成年人,保護、掩蓋自己的真實想法,很正常。

但當這個藉口,經過長期自我洗腦後,被自己都當真了,副作用便出來了——大人對孩子脾氣越來越暴。

因為覺得自己對孩子有恩,所以對孩子的不服從(不報恩)便完全不能接受。忿忿情緒一旦湧出,便一發不可收拾。

這樣發出來的脾氣,靠一些舒緩情緒的方法來緩解是沒用的,因為這又是在為孩子壓抑、付出,只會讓下次爆發更嚴重。

只有找到發火的根本原因——你不是為孩子不離婚,而是為自己!才能化解內心的委屈。

心理學家:對孩子影響最大的不是離不離婚,而是父母的衝突水平!

明白了這些後,小玉對孩子的態度有了很大改變,她已然能包容、接受孩子在他這個年齡該出現的調皮搗蛋。

這就好比:打工的人,如果覺得自己在被老闆剝削,脾氣就容易暴,抱怨多;而把工作看作是一個讓自己學習、成長的機會,或者賺錢養家的好途徑,脾氣就容易控制了。

心理學家認為:對孩子影響最大的不是離不離婚,而是父母的衝突水平,而衝突水平往往取決於如何看待衝突的認知。

明白一切都是自己的需要,內心就會更平和、理性。

—End—


處處有心,二級心理諮詢師,上海心理學會會員,對兒童及青少年、家庭、婚姻方面的心理諮詢有長達10年的工作經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