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案叫絕!「水滸傳」中有哪些精彩的小人物不可忽視!王和尚讀書

和尚有話說

拍案叫絕!“水滸傳”中有哪些精彩的小人物不可忽視!王和尚讀書

和尚酷愛讀書,在詩詞之外最喜讀古典小說。每有領會,便欣然忘食,誠為人生一大樂事。因此在詩詞之外,和尚計劃開一個“讀書”系列文章。敬請期待,看王和尚怎麼從書中讀出趣味來。

《水滸傳》是王和尚最喜歡的書之一,從小到大不知道讀了多少遍。我最喜歡的版本是:有金聖嘆、李贄和袁無涯做評點的會評本。該書鉤沉細微,闡發獨到,立論深刻,比單純看故事有趣得多。喜歡讀水滸傳的朋友,和尚推薦這個版本。

金聖嘆說:“別一部書,看過一遍即休。獨有《水滸傳》,只是看不厭,無非為他把一百八個人性格,都寫出來。《水滸傳》寫一百八個人性格,真是一百八樣。若別一部書,任他寫一千個人,也只是一樣;便只寫得兩個人,也只是一樣。《水滸傳》章有章法,句有句法,字有字法。”

今天和尚計劃梳理一下,書中人物的父母形象。看施耐庵如何細緻刻畫人物的。

拍案叫絕!“水滸傳”中有哪些精彩的小人物不可忽視!王和尚讀書

水滸人物評點

王進之母

故事背景:高俅未發跡之學棒時,被王進父親一棒打翻,三四個月將息不起。故而和王進父親結仇。高俅做了殿帥府太尉之後,公報私仇,要藉故收拾王進。以王進不來參拜為由,將王進痛加杖責。

這時其母親說:我兒,‘三十六著,走為上著’。只恐沒處走。

點評:

書中寫王進純是“儒家氣象”寫其忠和孝順。故而王進遭到高俅杖責之後,回家與母親相見,書中用“母子二人,抱頭而哭”來寫,不寫其英雄而寫其儒雅孝順。而其母親的語言卻顯得明智許多。直言“走為上著”,避其鋒芒,另尋出路。王母之開明智慧,不可忽略。

其母又說:我兒,和你要私走,只恐門前兩個牌軍是殿帥府撥來伏侍你的,他若得知,須走不脫。

點評:王母不僅明智,而且精細。母子兩個打算私走,但是門外的監視,是王母最先發覺的。其精細和認真,可見一斑。而後文王進私走之文,作者一路勤寫“母子二人”,活畫出兩人相依為命的情態,也寫出王進的孝順和忠厚。

史進之父

故事背景:王進母子私走東京,借宿在史家莊。在這王進母親生病,王進在史家莊待了一段時間,在這遇見九紋龍史進,並收他為徒,教授史進十八般武藝。在這個片段,施耐庵寥寥幾筆寫活了史太公這個人物。

借宿時,王進見了便拜,太公連忙道:“客人休拜,你們是行路的人,辛苦風霜,且坐一坐。”

點評:一句善解人意的話,讓人覺得溫暖。

王進提出借宿一晚,並且願意交付租金時。

太公道:“不妨,如今世上人那個頂著房屋走哩!你母子二位,敢未打火?”

點評:一句俗語,暗示太公農人的身份,並且顯得善解人意,顯得非常豁達。緊接著就問是否吃飯,也顯示出太公忠厚的性格。

太公知禮

在招待王進吃飯時,太公道:“不妨,如今世上人那個頂著房屋走哩!你母子二位,敢未打火?”

點評:這句話謙遜而有禮。

王進借宿一晚,王進母親因為趕路太緊,晚上生病。母子倆在房間裡聲喚。史太公聽到聲音,但是不好直接問。他這樣說“客官,天曉,好起了。

點評:這句話既避免了王進尷尬,也顯示出太公已經猜出一二,但是故意不說破。這句話顯得很有禮貌和含蓄,真會講話。

太公溺愛兒子

背景

:王進母親生病期間,他在史家莊待了一段時間。偶然情況下遇見史進在後園使棒。王進說史進的棒法,贏不得真好漢。史進大怒,要跟王進比試。王進只是笑,不肯動手。

太公道:“客官既是肯教小頑時,使一棒何妨。”王進笑道:“恐衝撞了令郎時,須不好看。”太公道:“這個不妨,若是打折了手腳,也是他自作自受。”

點評:史太公不說比試說“教”,其間既有尊重王進之意,也有愛護兒子之意。而後文說“若是打折了手腳,也是他自作自受”,更是一個對頑皮兒子說話的口氣,其中溺愛滿滿。以史太公眼光,也看出王進不是凡人。故而後文史太公說“師父如此高強,必是個教頭,小兒有眼不識泰山。”可見史太公的目光老辣,但是其人仍然是恭謹有禮,顯得落落大方。

王進打敗史進後,史太公大喜,力邀王進教史進功夫,同時:“我兒,可知輸了?快來再拜師父。”

點評:“我兒,可知輸了?”這句非常形象,寫出對頑劣的兒子沒有辦法,同時也有揶揄兒子的意思。而“我兒”更是充滿了對史進的溺愛。

後文史太公這樣介紹他的兒子“老漢的兒子從小不務農業,只愛刺槍使棒,母親說他不得,慪氣死了,老漢只得隨他性子。不知使了多少錢財,投師父教他。又請高手匠人與他刺了這身花繡,肩臂胸膛總有九條龍,滿縣人口順,都叫他做九紋龍史進。教頭今日既到這裡,一發成全了他亦好。老漢自當重重酬謝”

這中間包含的是太公對史進的溺愛和驕縱。史進的氣魄和傲氣,就是老漢這樣培養起來的。

金老漢

故事背景:史進大鬧了史家村後,夜走華陰縣,來到渭州遇見了魯達,《水滸傳》進入魯達故事板塊。

魯達在這遇見了被鎮關西欺壓的金氏父女,魯達決定仗義相救。

魯達道:“老兒,你來,灑家與你些盤纏,明日便回東京去如何?”父子兩個告道:“若是能夠回鄉去時,便是重生父母,再長爺孃。只是店主人家如何肯放?鄭大官人須著落他要錢。”

點評:金氏父女非常知道感恩。“重生父母,再長爺孃”,這一句不是空話,後文金老漢一直用“恩人”來稱呼魯達,其知足和感恩的性格讓人很感動。

後來金老漢沒回東京,在雁門縣安了家。

金老漢這樣敘述“恩人在上:自從得恩人救了,老漢尋得一輛車子,本欲要回東京去,又怕這廝趕來,亦無恩人在彼搭救,因此不上東京去。隨路望北來,撞見一個京師古鄰,來這裡做買賣,就帶老漢父子兩口兒到這裡。虧殺了他,就與老漢女兒做媒,結交此間一個大財主趙員外,養做外宅,衣食豐足,皆出於恩人。我女兒常常對他孤老說提轄大恩。那個員外也愛刺槍使棒,常說道:‘怎地得恩人相會一面也好。’想念如何能夠得見。且請恩人到家過幾日,卻再商議。”

點評:“恩人在上”,“自從得恩人救了”,“亦無恩人在彼搭救”,“衣食豐足,皆出於恩人”,這些話都真切地寫出了金老漢知恩圖報的性格,並且寫出金老漢對魯達的信任和依賴。並且和女兒經常提起魯達,想要相會報答他。從這能看出金老漢忠厚的性格。金老漢一直把魯達當成至親人看待,後文也是金老漢發現官府人在秘密查訪魯達,而來通風報信給魯達的。

後文還有很多金氏父女感恩的話語,

摘錄如下:

1.老兒揭起簾子,叫道:“我兒,大恩人在此。”那女孩兒濃妝豔飾,從裡面出來,請魯達居中坐了,插燭也似拜了六拜,說道:“若非恩人垂救,怎能夠有今日。”

2.老兒道:“提轄恩念,殺身難報,量些粗食薄味,何足掛齒。”

3.金老倒地便拜。魯提轄道:“老人家如何恁地下禮,折殺俺也。”金老說道:“恩人聽稟:前日老漢初到這裡,寫個紅紙牌兒,旦夕一炷香,父女兩個兀自拜哩。今日恩人親身到此,如何不拜?”魯達道:“卻也難得你這片心。”

點評:魯智深的性格比較豁達,有時候也顯得比較託大。“卻也難得你這片心。”這句就活畫出魯達粗魯但是真誠的性格:救你是我應該做的,你感念我,我也受之不疑。魯達之粗疏可愛正在此處,不謙虛更不作偽。

桃花山劉太公

故事背景:魯智深大鬧五臺山之後,被逐出寺廟,只有去東京大相國寺去尋出路。在路上發生了很多故事。其中之一就是在桃花莊發生的事情。小霸王周通遇見劉太公的女兒,羨其美色,定要娶來做壓寨夫人。魯智深遇見此事,當然要管。而劉太公是一個怯懦的人,不願意把女兒嫁給強盜,但是也不敢得罪他們。劉太公的形象顯得很有漫畫喜劇色彩。

首先是,魯智深要借宿桃花村,劉太公招待他。

魯智深道:“灑家不忌葷酒,遮莫甚麼渾清白酒,都不揀選;牛肉狗肉,但有便吃。”魯智深很快把一壺酒和一盤肉都吃盡了。

點評:這時候作者用“呆了半晌”來描寫劉太公。顯示出劉太公被魯智深的吃相和速度嚇傻了,想來真是很有畫面感。

魯智深吃完飯後,跟劉太公閒聊,知道了劉太公的苦惱。劉太公既不願把女兒嫁給強盜,但是也不敢得罪強盜。因此魯智深說他是“你也是個痴漢”。可見劉老漢一籌莫展的忠厚模樣。

當魯智深詐稱可以用緣法來說得山大王回心轉意時,劉太公這樣說:“他是個殺人不眨眼魔君,你如何能夠得他回心轉意?”

智深道:“灑家在五臺山智真長老處,學得說因緣,便是鐵石人,也勸得他轉。今晚可教你女兒別處藏了,俺就你女兒房內說因緣,勸他便回心轉意。”

太公道:“好卻甚好,只是不要捋虎鬚。”

智深道:“灑家的不是性命!你只依著俺行。”

太公道:“卻是好也!我家有福,得遇這個活佛下降。”莊客聽得,都吃一驚。

點評:劉老漢確實有點痴,魯智深膀大腰圓,並且深帶戒刀,樣貌兇惡並且吃相嚇人,如何會緣法?並且莊客們都“吃一驚”,反而劉老漢卻歡天喜地以為得到了救星。劉老漢怯懦並且謹小慎微,也寫出了經常受強盜欺負的百姓的心態。而聽到魯智深可以用因緣之法說得那山大王能夠回心轉意時候,劉太公除了開心就是討好魯智深。怎麼討好呢?

因為剛才看到魯智深兇惡的吃相,所以只好問:“再要飯吃麼?”

智深道:“飯便不要吃,有酒再將些來吃。”

太公道:“有,有!”

點評:這一段寫得非常幽默,要細細領會才好玩。劉太公病急亂投醫,“有,有!”兩字寫出他內心的安定。

後文小霸王周通要來強娶媳婦,劉太公下跪相迎,那大王把手來扶道:“你是我的丈人,如何倒跪我?”

太公道:“休說這話,老漢只是大王治下管的人戶。”

點評:這句話在此加深了劉太公怯懦膽小的性格。後來魯智深在新娘房中痛打小霸王周通,更讓劉老漢吃了一驚。

劉太公驚得呆了,只道這早晚正說因緣勸那大王,卻聽的裡面叫救人。太公慌忙把著燈燭,引了小嘍羅,一齊搶將入來。

請注意:劉老漢這時候是去救山大王的,其膽小怕事,並且懵懵懂懂的性格,寫得非常形象。

後來魯智深說出自己是五臺山的和尚,並且功夫高強。這時候劉老漢的表現更為幽默。

太公道:“師父休要走了去,卻要救護我們一家兒使得。”

智深道:“甚麼閒話!俺死也不走。”

太公道:“且將些酒來師父吃,休得要抵死醉了。”

魯智深道:“灑家一分酒,只有一分本事,十分酒,便有十分的氣力。”

太公道:“恁地時最好。我這裡有的是酒肉,只顧教師父吃。”

點評:劉老漢知道唯有酒肉才能挽留住魯智深,所以說“且將些酒來師父吃”,這一句非常幽默,寫出劉老漢無計可施,唯有以酒飯留人的慌張模樣,並且又怕魯智深醉倒了不濟事,故而諄諄告誡“休得要抵死醉了”。待魯智深解釋後,才放下心來,仍然只說“有的是酒肉”,想來真是好笑。

後來打虎將李忠要為小霸王周通報仇,帶兵馬去桃花村找魯智深報仇,認出了魯智深,三人相見才知是兄弟。這時候劉老漢的表現更有意思。

劉太公見了,又只叫苦:“這和尚原來也是一路!” 那老兒見說是兄弟,心裡越慌,又不敢不出來。

點評:這段寫出劉老漢膽小怕事,也有點分不清是非,只是怕強盜,一副安分守己的模樣。

後來還是魯智深勸說周通放棄這門親事,放劉太公女兒回家,劉老漢才大喜。

點評:魯智深大鬧桃花村一段,作者以極為幽默的筆法寫出的,漫畫感十足,人物形象都顯得滑稽幽默,但是劉老漢膽小怕事,有點不分是非的形象刻畫得非常細緻。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好好讀下這一段文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