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恆光:一汽爲何能三年建成

講述 | 範恆光

整理 | 葛幫寧

來自幫寧工作室(gbngzs)的報道

今天是它的生日。

62年前,第一輛解放牌卡車駛下生產線。作為中國第一個汽車品牌,作為中國第一輛汽車,當時盛況令世人矚目。

國家如何舉全力建設一汽?一汽為何能三年建成?我們邀請當年的建設者,88歲的原一汽副廠長範恆光來廓清這段歷史。

1930年範恆光出生在漢口,6歲後隨全家遷到浙江寧波鄉下生活。1948年從上海陸行中學初中畢業,考入上海國立高機學校。1951年畢業,被華東工業部領導作為留蘇培養對象暫留人事處工作。

1952年末,範恆光到大連工業俄專留蘇預備班學習。後因華東工業部撤銷,於1953年6月轉入一汽俄文班。1954年赴蘇聯實習,回國後進入一汽生產調度處工作,曾擔任過一汽轎車廠廠長和一汽副廠長。

範老認為,以下四個因素促成一汽三年建成投產:一是國家領導人重視;二是全國人民擁護;三是建廠班子非常優秀,四是蘇聯無私援助。

“(當年)一汽這個班子應該說是歷史上最強的領導班子,而且核心的三個人也是少有的優秀人物。”範所指的三個人就是饒斌、郭力和孟少農,他們各有所長。

饒斌有前瞻性,像個指揮官,是真正的一把手。郭力是當之無愧的幹部楷模。而孟少農襟懷寬廣,不說假話,是技術權威。

以下為整理出來的視頻文字,我們以此祝福解放,祝福一汽。

我說一汽這三年建廠階段。這個階段應該說一汽是從無到有,就是在這麼一個離開北京很遠的地方,在東北的荒原上,也不算荒原吧,應該說比較荒涼。最後拔地而起,三年建成這麼個規模的現代化工廠,不容易。這階段不容易。

怎麼能夠三年建成的呢?我認為這有四個因素。第一個,就是國家領導人的重視。第二個,就是全國人民擁護,這個項目全國人民擁護。第三,是建廠班子非常優秀。第四個呢,就是蘇聯無私援助。

這個項目是毛主席跟斯大林這麼兩大社會主義國家的一把手親自商定的,這少有。第二呢,黨中央曾經為它發過專門的號召,號召全國人民來支持這個項目,這也少有。

第三,一汽的廠址你說誰定的?周總理定的。這是周總理的高瞻遠矚,他定的,是他定的。那時候選廠址的到處跑,最後他一句話就定了,最後定了這個孟家屯。

這廠名跟奠基詞是毛主席親自寫的。當年建一汽的時候,一汽重要的問題都是中財委當時的領導陳雲親自把關主持的。一汽的廠長最後定的,開始定的郭力,後來郭力自己就是提出來希望再找個人,像這樣的事情是上到最高層的。

最後定饒斌的時候呢,還是通過毛主席的。你說一個廠長最後定到他們那去討論也少有。我說呢,這就是一汽能夠三年建成的第一個有利條件。

第二個有利條件就是全國人民擁護。這個項目好像跟全國人民就是緊密聯繫的,中國從來沒有個汽車廠,滿街跑的是外國牌的洋車,所以要說自己造了,大家很高興。

第三呢,這個廠的班子很厲害,很優秀。它的核心有三個饒斌、郭力、孟少農。在行政上呢有七個人,就是饒斌、郭力、孟少農、宋敏之、馬誠齋、黃一然,到後來有二汽來的劉西堯,是二汽來實習的,後來這項目取消了就在這裡當。

(當過廠)黨委書記的有幾個?有五個人,這五個人是誰呢?顧循、方劼、牛長學、史堅、趙明新,這十二個人應該說被一汽認為這是最強的領導團隊。

範恆光:一汽為何能三年建成

一汽這60年來這個班子應該說是一汽歷史上最強的領導班子,而且這裡面的核心這三個人呢,也是少有的優秀人物。

當然我給這些人給的評價評說,那既沒資格,也不全面。但是作為個人來說,我始終認為饒斌是什麼樣的人呢?給我印象裡面,是個很英俊,當時來說應該說是很英俊的,很有風度的這麼個人。他很聰明,也有前瞻性,他看問題看得挺遠的,有號召力,也有指揮能力,像個指揮員,像個元帥,是個一把手,真正的一把手。

郭力呢,我給他評價呢?在寫郭力紀念文集的時候,我把他在郭廠長頭上寫了這麼八個字,睿智,一個是他很豁達,一個是他很謙虛,實事求是。後來長期接觸裡面,我認為他是個知識淵博,特別在對工業企業這管理方面,他是專家。

更特殊的一條,郭力廠長是品德高貴。郭力廠長的品德,整個汽車廠裡面他可能排第一個。所以對郭力的評價,我認為他是一個幹部楷模,是當之無愧的。這是我對郭廠長的評價。

第三人就是孟少農。真正是一個,從現在來說呢技術掛帥,不關心政治的人。他是一個非常厚道的,襟懷很寬廣的,品德很好。他不說假話,不跟這些人起鬨。確實是技術專家。一汽這麼一幫新老技術人員,從國外留學回來這麼多人,從各學校分配過來的,公認的他是核心,是權威。這是孟少農。

這三個人各有所長。這三人組成了非常強的核心。然後把這十幾個人又團結起來,所以一汽的領導班子是優秀的。

範恆光:一汽為何能三年建成

一汽領導班子的優秀不光是這十幾個人的核心優秀,還有這個團隊也很優秀,這個團隊是很厲害的。這麼個領導核心,加這麼強的一個團隊,這才是保證了一汽三年建成的又一個因素。

第四呢就是蘇聯無私的援助。在我們這個項目裡面他承擔了什麼工作呢?有這麼七大類七大項。

一個,這全部工廠設計的圖紙資料全他乾的,工廠設計都是他的。產品的技術文件、圖紙都是他提供的,這是產品、工廠。生產這個產品的工藝也都是他給的。工廠怎麼建?產品是什麼?這個產品怎麼生產?技術上的問題都是他肯定的,他援助的。

這個廠的設備,硬件呢,就是80%以上的這些通用設備都是他給的。還有100%的專用設備,特殊的、高精尖的設備100%都是他提供的。

那麼生產有了設備以後,還要有許多工藝裝備。沖模啊,夾具啊,輔具啊,這些東西衝模夾輔,這些第一套工藝裝備設備都是蘇聯給的。

那麼你這些硬件都有了,怎麼生產?調試生產,一直到生產出產品。技術指導那麼都是蘇聯派來的。來了多少名專家呢?188名。

第七條,是給一汽培訓了518名實習生,這518名實習生挺大數量。

就是由於他這樣的無私援助,所以使得我們一汽能夠在三年建成,這是很重要的因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