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歲男孩吃木耳後中毒死亡,媒體實測:泡發時間越長毒素越多

5歲男孩吃木耳後中毒死亡,媒體實測:泡發時間越長毒素越多

木耳是家家戶戶餐桌上都常見的菜餚,可是,最近卻有人因為食用木耳中毒、生病,甚至失去生命。木耳怎麼就變身成“奪命木耳”了?記者聯合西安營養學會的專家通過實驗為您揭秘答案。

5歲娃食物中毒身亡

元兇疑是木耳炒雞蛋

關於吃了木耳導致人重病、死亡的案例,媒體多有報道:

不久前,一名5歲的安徽小男孩東東(化名),因食物中毒不治身亡,而奪命的元兇很可能是一盤木耳炒雞蛋。東東一家在廈門集美區打工,平時孩子由奶奶幫忙帶著。中午,奶奶炒了一盤木耳炒雞蛋。當天晚上9點多,東東肚子疼,家人帶著男孩到診所輸液後,依然沒有緩解,還口吐白沫,又被緊急送往醫院。洗胃後,醫生說病情危重,需要轉院到廈門市第一醫院。經過一系列的搶救,還是沒能挽回東東的生命。

2016年7月,遼寧一對夫婦,因吃了泡了快兩天的黑木耳,雙雙出現中毒症狀,造成肝腎衰竭、膿毒性休克。

2015年8月,長沙鄧女士因吃了泡發2天的木耳,造成多器官衰竭最終不治身亡。

2015年7月,浙江的陳先生吃了泡發快3天的黑木耳引起中毒,出現了多器官功能衰竭,搶救一週後才脫離危險。

5歲男孩吃木耳後中毒死亡,媒體實測:泡發時間越長毒素越多

記者注意到,在一些被瘋狂轉發的文章裡,充斥著“因食用黑木耳殞命”“吃黑木耳連命都沒了”“吃木耳竟然會死人的”等恐怖的字眼。那麼,黑木耳到底有害嗎?哪個環節會導致黑木耳產生毒素呢?

專家稱浸泡時間過長會導致木耳產生毒素

“幹木耳本身沒有毒,它是一種營養價值很高的菌類。如果食用木耳中毒,很可能是和泡發時間太長有關。”西安營養學會委員、國家一級營養師張嫿分析說。

7月5日晚上12時,記者用自來水泡發了一份木耳,7月6日早上8時,再用自來水泡發一份木耳。隨後,記者帶著浸泡了10小時和2小時的木耳來到西安市營養學會實驗室,並在實驗室現場泡發了最後一份木耳。

記者發現,浸泡了10小時、2小時、10分鐘的木耳,外觀上看起來沒什麼差別,聞起來氣味也沒有太大差別。

實 驗

木耳浸泡時間越長 菌落數越多

5歲男孩吃木耳後中毒死亡,媒體實測:泡發時間越長毒素越多

實驗地點:西安營養學會生活實驗室

實驗人員:西安營養學會委員、國家一級營養師張嫿、張旭

實驗顧問:

西安營養學會副會長王勇健

實驗原理:細菌在菌落檢測片上生長後會顯示紅色的斑點。紅色的斑點越多越密集,說明相應樣本的細菌數量越高,反之,則說明相應樣本的細菌數量較少。

實驗樣本:浸泡時間分別為10分鐘、2小時、10小時的木耳及浸泡木耳混合液。

實驗過程:

1.用無菌注射器吸取無菌水,然後均勻滴加到細菌菌落快速測試片上,作為空白對照。

2. 用無菌注射器取浸泡木耳10分鐘的水1ml加入蒸餾水進行稀釋,將稀釋成20%的溶液均勻滴加到細菌菌落快速測試片上。按照上述的方法依次對浸泡了2小時、10小時的樣本進行取樣檢測。

3.把所有樣品液的細菌菌落檢測試劑片放到36℃的恆溫保溫箱中進行培養,24小時後觀察結果。

實驗結果:

從細菌菌落測試片上可以明顯看出,除空白對照的測試片外,樣本三張測試片上都出現了紅色的菌落,從紅色斑點的數量上來看,浸泡木耳10分鐘的測試片上均少於浸泡木耳2小時、10小時的測試片上的紅色,且呈浸泡時間越久,紅色斑點數量越多的趨勢。隨著浸泡時間的延長,木耳中細菌菌落總數也會增多。

結果分析:

張嫿說,本次實驗檢測的菌落總數包括有益菌、有害菌、中性菌,隨著浸泡時間越久,細菌數量越多,表示木耳正在被不斷地被細菌分解,失去食用價值,有害菌及有毒代謝產物也會增多,增加了食物中毒的幾率。

為何浸泡越久,木耳中菌落數越多?張嫿解釋說,環境中的微生物無處不在,所以在適宜的環境下,食物放置時間越長,微生物就越多,這是符合常理的。

泡發的木耳含有糖份,尤其在有水的環境中,夏季高溫等因素非常利於細菌繁殖。此外,像銀耳、香菇等幹菌類,都不宜泡發太長時間,否則細菌大量繁殖易導致菌類變質,產生不利於人體健康的毒素。

8成市民不知道木耳不宜長時間浸泡

這兩天,記者隨機採訪了20位市民,看大家是否知道木耳應該泡發多久後食用。其中有17名市民表示,不知道確切的時間,但經常泡幾個小時後才吃,還有市民說,泡的時間越長越好。

市民周女士說:“我們家經常吃木耳,有時候中午泡了木耳沒用完,放到下午再用,我覺得泡得時間長了,才能把木耳裡的泥沙泡乾淨,可能時間越長越好。”

市民何先生說:“幹木耳一點點,泡發了就是一大堆,經常會泡得多吃不完,我總覺得在水裡泡著就是安全的,沒想過泡多久才合適。”

採訪中,當記者告訴市民們木耳浸泡不能超過兩小時,大家紛紛表示難以置信,“真沒想到木耳泡得越久越不好。”

木耳隨泡隨吃

浸泡別超過1小時

那麼,生活中,我們應該怎麼正確食用木耳呢?張嫿也給出了建議:吃木耳時儘量隨泡隨吃,浸泡不超過1個小時;吃多少泡多少,不要一次性泡太多,若這頓飯吃不了放到下次食用,有可能隨著時間的推移,細菌大量繁殖,對我們的身體造成健康方面的風險;夏季溫度較高,更利於微生物的繁殖,可以將木耳泡水後放入冰箱冷藏室泡發,降低細菌繁殖速度,減少木耳的腐敗變質。

除了木耳之外,幹海帶也不宜泡發太久。海帶泡發太久雖然不會引起中毒,但是它的營養往往會在浸泡中流失。

幹海帶浸泡15分鐘,86%的碘都被溶解在水中;浸泡40分鐘,80%以上的甘露醇也會被溶去。如果在淡水中浸泡幾小時,海帶中最有營養價值的成分便會全部流失,這樣就吃到的只是些海帶膠質和纖維。

教你一招

因物制宜 才能泡好乾貨

5歲男孩吃木耳後中毒死亡,媒體實測:泡發時間越長毒素越多

1.幹銀耳

除了直接用水泡,還可以先把銀耳放到溫水中泡開,等它體積脹大後,再放入微波爐,用中火叮1~2分鐘即可。

2.幹香菇

把幹香菇洗乾淨後放入保鮮盒,在保鮮盒加入沒過香菇的水後,再加1~2勺白糖。蓋上保鮮盒蓋子,搖晃1~2分鐘,這樣你就能得到又軟又幹淨的香菇了。

3.幹腐竹

把腐竹切成小段,在浸泡的水中加些鹽,幾分鐘就能夠泡軟。

4.幹竹蓀

把洗淨的竹蓀放入淡鹽水中,浸泡10分鐘左右,待竹蓀泡軟後,把竹蓀的怪味源菌蓋頭(竹蓀一端的小白圈)剪掉,再換清水把竹蓀洗淨即可。

轉發擴散!不要再長時間泡發乾貨啦!

轉自:浙江在線

5歲男孩吃木耳後中毒死亡,媒體實測:泡發時間越長毒素越多

健康育兒測一測

點擊左下角“閱讀原文”,直接進入測評系統。權威的測評軟件,科學、精準呵護孩子的成長!

在公眾號主頁發送您想諮詢的問題,靜待專家解答即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