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便羣羊」今何在?

“西便群羊”今何在?

西便門

“西便群羊”今何在?

李茂林

老北京經常提到“燕京十景”,燕京十景通常指的是指:太液秋風、瓊島春陰、薊門煙樹、玉泉趵突、居庸疊翠、西山晴雪、盧溝曉月、銀錠觀山、金臺夕照、西便群羊。無論怎麼說,這十景之中前九個景點都還存在或有跡可存,最難找的金臺夕照也於2002年12月,在京廣大廈西南約500米處施工建設北京商務區財富中心大廈施工時被發現,乾隆御筆金臺夕照碑已在原處豎立起來。而西便群羊卻消逝得無影無蹤。

西便群羊不僅是北京一景,且有一段故事流傳:

據說木匠祖師爺魯班,他不但有妹妹,有老婆、兒子,還有徒弟,徒弟有多少呢?數不清了,只知道有一個詭計多端的徒弟,名字叫趙喜。一年,魯班爺帶著兒子和徒弟趙喜,在北方雲遊。這一天,走到了北地幽州這個地方,魯班爺瞧見這地方正在修建城牆,城牆修的差不多了,就是城門下腳的白玉石,找不到合適的石頭,還有那城門裡墁“海墁”用的豆渣石,也沒找到合適的材料。眼看得工程完不了,管工的頭目是急的不得了,魯班爺好心眼兒,帶著兒子和徒弟趙喜,就圍著北京找白玉石、豆渣石。果然,在北京西南的琉璃河。魯班爺看見河邊上有好多好多豆渣石,又往水裡一看,一眼就看出河底下有白玉石來了,然後這爺兒三個就商量怎麼搬運石頭。魯班想出辦法了,將豆渣石變成牛,將白玉石變成羊,分別由趙喜和自己的兒子分別趕著這群牛羊,奔赴北京。他們商量好了必須一夜運到北京,否則,公雞一叫,石頭就要顯露了原形,就再也走不動了。入夜,魯班把白玉石變成大綿羊,又把豆渣石變成牛,連夜往北京城趕路。趙喜心裡盤算搶頭功,他把化作豆渣石的一群牛趕到目的地後,沒等到天亮,自己就學雞叫,跟著近村遠村雞都叫起來了,魯班的兒子趕的白石頭綿羊突然倒地變回石頭了,遠遠看去,就彷彿還象一群綿羊似的,後來,這裡修了西便門,就管它叫了“西便群羊”,帝京之地又多了一景。

“西便群羊”今何在?

可這些白石頭羊群究竟在哪呢?近日筆者走訪西便門一帶,逢老必問,決心求解。可惜大多語焉不詳,甚至很多人“聽都沒聽說過”,也有人瞎猜胡指,顯系臆測。最後在靠近白雲路和白雲觀濱河路遇到一位年齡76歲老北京人。他告訴筆者:西便群羊就在此處。具體位置在靠近白雲觀北門白雲觀濱河路上,原來有一些白石頭,他說,聽老人講在西便門箭樓或城牆上,可以遠遠看到這些白石頭,像一群羊在河邊靠近白雲觀坡地上吃草。這位老人是1953年到這裡居住的,他特別強調,當時已經看不到這一景了,石頭都沒了,上輩老人帶他經過這裡特別告訴他:這裡原來有一些白石頭,是北京著名一景西便群羊。據這位老人說,西便群羊在上世紀三十年代應該還存在,到四十年代,也就是解放前夕就已經沒有了,真正目睹過西便群羊的人起碼也要近九十歲了。

聽了之後,我感覺有些失落,西便群羊據說是京師百姓最後給北京命名的景點,卻最早地消逝,真想建議有關部門在設計濱河綠地時找些白石頭分佈其間,讓西便群羊的故事得以賡續。

“西便群羊”今何在?

西便群羊位置:圖中右河邊白雲觀後

“西便群羊”今何在?

白雲觀北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