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可以是一根藤上同氣連枝的七兄弟。
可以是南極仙翁神杖上的精美掛飾。
可以是七千年前河姆渡人親手打磨的飯碗。
可以是歷朝歷代醫館門口高掛的濟世懸壺。
可以是詩仙太白隨身攜帶的美酒盛器……
無論是在神話故事,還是在“依葫蘆畫瓢”這樣的俗語中,或者是在現實生活中,我們都會發現葫蘆的身影。只不過在如今,不管是盛飯,或是盛水,我們都已經不需要用它來完成,但葫蘆以其“福祿”的美好寓意,依然被當今的人們所喜愛。
如今的葫蘆,更多地作為工藝品出現,從生活中的小角色,一步步走上了藝術的大舞臺。
-2-
在西安就有這樣一位老人,他以自己的超群技藝賦予葫蘆以生命和靈魂。他就是碑林區非物質文化遺產葫蘆雕刻技藝傳承人,梁平安。原本一個個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葫蘆,到了他的手上,都會大放異彩。
提起老梁和葫蘆的結緣,就要追溯到他年幼之時。老梁自幼就喜歡在竹子和木板上刻刻畫畫,參加工作後,他又不斷研習書法繪畫與篆刻技藝。後來又試著在葫蘆上雕刻一些字畫,沒想到這一堅持,就是二十多年。而對傳統文化的痴迷讓老梁的每個作品都意味深長。
走進老梁家裡,如同進入一所葫蘆雕刻藝術的博物館。桌子上、櫃子上、牆角上、床邊上、房樑上……到處都是葫蘆,粗粗一算,竟有成百上千之多。
大雁塔、昭陵六駿、十三朝、兵馬俑、百壽百福……個個栩栩如生。
-3-
老梁告訴我們,其實一個作品的內容,從選材的那一刻就已經決定了。藤蔓比較粗、皮比較厚的,適合雕刻菩薩像、孔子像等;藤蔓細、皮薄的,適合雕刻粗線條字、國畫等。而後根據具體內容,再定陰刻、陽刻,或是彩繪、烙畫、鏤空等手法,最終,將傳統的篆刻和書法繪畫藝術全方位展現在葫蘆之上。
與木刻、石刻不同,在葫蘆上刻畫,不僅要同時掌握嫻熟的寫字、繪畫、雕刻技藝,更考驗力道的大小和內心的沉穩。
因為葫蘆上有一層皮,刻字的時候要特別注意用力的深淺。輕了則刻不動,而重了,葫蘆會被刻透。若是一邊刻畫,一邊想著其他,往往一不留神,刀就會飛出去,而飛刀帶來的後果就是前功盡棄,因為飛刀留下的劃痕,一上色就會看得清清楚楚。
如此看來,刻一個葫蘆實在不易,眼前這壯觀的景象,與其說是老梁對葫蘆的雕琢,不如說是對時光與心境的雕刻。
-4-
隨著技法的日益精湛,老梁的葫蘆藝術也漸漸受到了更多人的關注。由於作品的不可複製性,每一件都是老梁的寶貝。在上千個作品中,老梁最喜愛的是《紅軍過雪山》。
那原本是一個上半部分已經乾癟的葫蘆,按道理這樣的葫蘆應該直接丟棄。但老梁看到因乾癟而形成的灰白色調時,感覺像是一座雪山矗立眼前。突然間靈光乍現,何不試著雕刻一個紅軍過雪山的場景?
前前後後雕琢打磨了一個多月,一幅巧奪天工的“紅軍過雪山”場景完成了。長征隊伍在茫茫雪山上艱難前行,若是看得認真仔細,似乎都能聽到錐心刺骨的寒風在耳旁呼嘯而過。
最後在下面完整的部分上,刻上毛主席的《紅軍不怕遠征難》七律,整個作品大氣磅礴,渾然天成,這是真正的“化腐朽為神奇”。
-5-
知道老梁痴迷於刻葫蘆,身邊親朋好友也都以行動支持著他。平時不管是出差,還是遊玩,他們只要看到有賣葫蘆的,就會全部買下來送給老梁。而作為伴侶,老梁的妻子更是幾十年如一日,在他身邊默默守護,默默支持。
自從老梁迷上雕刻葫蘆,就一心撲在藝術創作上,家裡家外顧不上打理不說,因為雕刻還常常弄的滿屋子都是幹屑,但妻子從來沒有埋怨,總是靜靜地收拾妥當。
這些老梁自然是銘感於心,所以每當完成一個作品,他總會第一時間送給妻子欣賞。而妻子也會站在旁觀者的角度,為他指出造型、顏色等細微之處的問題。
“她是我的後勤部長,是我的藝術顧問,是我藝術創作道路上的前行動力。”提到妻子,老梁滿目深情,給出瞭如此評價。
-6-
自從老梁的葫蘆藝術入選碑林區非物質文化遺產,他便覺得肩上的擔子更重了。 作為文化遺產,一定是要代代傳承下去的。那麼傳給誰,又該怎麼傳,成了老梁的一樁心事。
令老梁欣慰的是,在他帶著作品參加各地的展覽時,總會有人希望拜師學藝。而老梁說,只要有人願意學,他就願意免費教,不但免費,還送葫蘆原料。只希望能和後輩一起將陝西特色文化發揚傳承下去。
回憶起一開始雕刻葫蘆的時候,沒有任何教程,全靠自己摸索。就連雕刻工具都是老梁用廢鋸條自制的。可就是憑著這一把舊鋸條當探路杖,老梁在這一路上,為葫蘆賦予了長征的波瀾壯闊,賦予了漢字的非凡魅力,賦予了十三朝的帝王氣象,賦予了兵馬俑的浩大聲勢,賦予了仙鶴起舞的萬千儀態,賦予了百福百壽的美好祝願……
那些大大小小的葫蘆,在暗夜的黃色光影下,折射出一道道神奇而美妙的光芒,這光芒使人平靜,讓人心安。承載著美好的事物也大抵都有著這樣的功能。
小葫蘆,大寶藏,願這光芒,在一代代人的守護下,永不消散。
閱讀更多 拾三潮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