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分析《人民的名義》四大反派——高育良

 

深入分析《人民的名義》四大反派——高育良

高育良——打鐵還需自身硬

這位高書記一出場就給人一種謙謙學者的風度,樸素的衣著,儒雅的相貌,配上一副眼鏡,儼然就是一個做學問的老學究。使得他作為領導幹部的同時,更多了幾分書卷氣,說話不疾不徐,引經據典,漢東大學政法系教授果然不是蓋的。

高育良城府極深,喜怒不形於色。處事謹小慎微,待人熱情禮貌,但一問三不知。作為一個大教授,其理論水平自然不消多說,他學識淵博,雄辯滔滔,講起道理來口若懸河,頭頭是道,經常把人說得一愣一愣的。還記得沙瑞金到漢東後召開的第一個常委會嗎?會上高書記將他的官場太極功使得爐火純青,沙書記說漢東的腐敗問題已經相當嚴重,他就說這種情況全國各地都有,不是漢東一家。沙書記講京州市委組織部長拉扯女幹部喝酒,他就提巖臺市的組織部長和好幾個女幹部通姦,沙書記說有人往陳岩石哪裡送花送鳥,他就說巖臺市市長過生日收錢。厲害啊!高書記,一來成功轉移了大家的注意力,把水攪混了。二來還給李達康上了眼藥,三句話不離巖臺市,不就是暗指剛剛逃走的丁義珍嗎?

要剖析高育良,就不能不提他的老對手李達康。作為趙立春手下的左膀右臂,高育良老成持重,謹慎細緻。李達康精明能幹,作風硬朗,都是難得一見的人才。可偏偏這兩大臂膀之間的矛盾卻很深。當年的呂州,如今的京州,命運之神彷彿跟育良書記開玩笑似的,讓他怎麼也甩不掉李達康這個勁敵。論身份,高育良作為省委副書記兼政法委書記,大權在握。省內政法口的幹部多出自漢東大學政法系,高育良門生故吏眾多,是漢大幫的領袖。除了省委書記沙瑞金以外,漢東省基本上就是高書記獨大了(劉省長活在臺詞中)。而李達康是省會京州的市委書記,雖然也同樣是省委常委,但排名明顯靠後。

都知道,趙立春曾經有意讓高育良和李達康搭班子,一個書記,一個省長,結果被高育良拒絕了。因為他很清楚,李達康一旦掌權,必然是個難以對付的鐵腕人物。雖然黨領導一切,但畢竟政府這塊才是實權。高育良外表看似無慾無求,而其內心的權力慾望非常重,他當然不願意二把手過分強勢,所以他才要不遺餘力地打擊李達康。但我認為在這件事情上他確實如吳老師所說,意氣用事了。如果他當書記,不管李達康再怎麼強勢,畢竟名義上自己還是一把手,或許會被架空,但至少不算全輸。可他鬧得和李達康水火不容的結果,就是漁人得利。即便沙瑞金不是帶著中央反腐任務來的,高育良的政治生涯也走到頭了。

而相反,李達康的省長之路卻並不因為高育良的不合作而受到任何影響,坊間沙李配的傳聞更是沸沸揚揚。雖然經歷丁義珍、大風廠、歐陽菁等事件,但沙書記對他的信任不降反增,李達康真可謂是一員福將。

為什麼李達康可以上位,而高育良卻不能,或者說高育良比李達康到底差在哪裡?這是個值得我們深思的問題。

首先,李達康的能力比高育良強,這主要是指治國理政,國計民生方面的能力。高育良善做官,李達康善治政。育良書記是大學教授出身,做學問的,理論水平高,處理黨務和政法工作自然遊刃有餘。而李達康從基層縣長幹起,一路摸爬滾打上來的,政府工作經驗豐富,特別是在改革發展經濟這塊,李達康是個高手,思維新穎,敢想敢幹。在金山縣當縣長時頂住壓力建成了全縣的公路網,為金山脫貧致富奠定了基礎。就任林城市委書記後,短短几年的時間,GDP就從原來的倒數第三飛躍到全省第一,利用塌陷區土地搞開發區的構想也堪稱神來之筆。一一六事件中,李達康果斷利用政府墊資穩住了大風廠的工人們,避免了事態繼續惡化。反觀高育良,呂州市委書記任上,留下了一個汙染嚴重的月牙湖,沙瑞金新官上任,由高書記負責的抓捕丁義珍行動也以失敗告終,其他各項工作中,育良書記的表現也是乏善可陳,單比政績,高育良就比不過李達康。

其次,李達康比高育良有擔當。剛開始看不出李達康是黑是白,只給人感覺脾氣比較暴,總被人當槍使。但隨著劇情的發展,讓我們看到了達康書記作為一個政治家應有的責任感。丁義珍的事情,對李達康無疑是當頭一棒。雖然李達康自己沒有腐敗,但他負有領導責任,起碼是用人失察。在這種情況下,大部分人都會選擇撇清關係,明哲保身。可是李達康為了保住光明峰項目,不顧一切地爭奪辦案權,力求把影響降到最低。這充分說明了達康書記敢以承擔責任,不計個人得失的品質。對於丁義珍是抓還是雙規,高育良肯定是傾向於抓的。一來案子是最高檢交辦的,二來也可以藉機打擊李達康,將他上位省長的道路堵死。投資商要逃,那就讓他們逃吧!意外情況嘛,大不了事情平息後再想辦法招商引資。高育良本意就是想給李達康一個兩難的局面,無論怎麼處理,都要承擔責任,這一手真的很毒。而趙瑞龍的美食城,搞得民怨沸騰,育良書記卻一句:“為了發展第三產業,我有什麼辦法”,推得乾乾淨淨。

第三、達康書記比育良書記有胸懷。李達康表面上脾氣很暴躁,說發火就發火,什麼事情說一不二,其實心裡非常拎得清。一一六事件發生後,他首先作了自我檢討,主動承擔責任。趙東來不同意政府墊資給大風廠,他也能悉心開導。處理陳清泉問題的會議上,那個市政法委的孫書記很不給他面子,明朝暗諷,他還能做到對事不對人。達康書記不會意氣用事,更不會狹私報復,一切都是為了工作。既能聽進不同意見,也能坦然接受批評指責,這才是一個領導者應有的風範。當然前提是你必須真的有理,如果明明就是自己不對,還要無理攪三分的話,就只能落得和孫連城一樣的下場了。

反觀高育良,表面上寬宏大量,其實心眼很小。由於出身的關係,高育良身上多少沾染了傳統知識分子那種自以為是,清高冷漠的習氣。他是典型的對人不對事,李達康在呂州任上和他有過矛盾,他就一直記恨李達康,卻不想想李達康的出發點是什麼?到底是為公還是為私?一有機會就想把髒水往他身上潑,評價也不公正。丁義珍事件,歐陽菁事件都是明證。而李達康卻很少對高玉良的發表評價,唯一一次在沙瑞金面前也就是說他是比較保守。高育良內心非常固執,從來只有他去影響別人,別人很難說動他。無論是結髮妻子吳老師,還是得意弟子侯亮平都不行。吳老師一再勸他和趙立春切割,他就是不聽。當年勸他美食城不能批,他也不聽。祁同偉都已經爛成那樣了,高育良還要保他。兩下相比,李達康甩高育良幾條街。

深入分析《人民的名義》四大反派——高育良

第四,達康書記的黨性和原則性更強。達康書記的原則性強是有目共睹的,祁同偉在丁義珍的問題上支持他,而他對祁同偉的任命卻並不偏袒,實話實說。美食城不能批就是不批,老領導的面子也不給。無論趙瑞龍好話說盡,違反原則的事情堅決不幹。特別是他那句“共產黨員不和任何人做交易”,真的霸氣十足,讓人忍不住點贊。

高育良不能說沒有黨性和原則,畢竟知識分子出身,從事政法工作多年,不像祁同偉那麼無下限。陷害侯亮平是高育良徹底黑化的開始,在那之前他對祁同偉和趙瑞龍一夥的犯罪情況是否知情呢?應該知道一些,但肯定了解不深,或許根本不想去了解。因此當他知道祁同偉包庇強姦犯,暗殺陳海這些事情的時候,內心的憤怒和震驚絕不是裝出來的。當然,他也害怕祁同偉這麼胡作非為下去早晚會連累自己。其實他最初的問題頂多就是生活作風,如果不是為了報答趙立春、梁群峰的所謂知遇之恩,為了掩蓋一個錯誤去繼續犯錯,高育良最後不至於走上不歸路。

所以,李達康從不拉幫結派,卻一直能被領導看重,既能擁有像趙東來這樣忠心能幹的下屬,還有易學 大路這些肝膽相照的好兄弟。而高育良的漢大幫表面上人丁興旺,聲勢浩大,卻反而出了那麼多敗類。

高育良的墮落來源於內心的權欲,無法回頭都是源自當初的英雄難過美人關。吳老師的忍耐力讓人欽佩,我覺得除了面子的因素外,她對高育良肯定是有感情的,畢竟這麼多年夫妻。高玉良對吳老師也很倚重,很多事情都和她商量。假如沒有吳老師在旁邊制約,說不定高玉良腐敗得更早更快。

深入分析《人民的名義》四大反派——高育良

對於高小鳳,高育良是負責的,他們之間確實是有感情的,否則也不會結婚。但他看上的絕不是什麼精通明史,自學成才。高育良脫口而出的那句:“吳老師已經老了”才是心裡話。男人畢竟還是男人,再精明老辣,美女誰不喜歡。可高育良辜負了兩個深愛他的女人,一個相濡以沫多年,最後離婚收場,還要天天在人前裝成恩愛夫妻,另一個年紀輕輕嫁給他這個糟老頭子,除了一張結婚證啥也沒有,生了孩子還被趕得遠遠的,一年也見不了幾回。從他對待吳老師和高小鳳的問題上可以看出,高育良是個地道的偽君子。

高育良是個非常矛盾的人,作為一個黨的高級幹部,一個飽讀詩書的教授,他內心的正義感和道德標準從來沒有缺失過。但另一方面,他又深陷於權力鬥爭當中,為了壯大自身的實力拉幫結派,結黨營私。雖然明知道有些人自身素質不夠,但是他為了顧全大局,必須要用一些人,比如祁同偉。在不影響前途上位的情況下,他還是堅持原則,維護法紀的。可是一旦涉及到個人利益的時候,無論內心怎麼掙扎,他最終還是會放棄堅持,心中如果沒有是非公義,沒有雖千萬人吾往矣的勇氣,這樣的人頂多算個政客,而不是政治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