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故事|延安黨史人物——郝樹才

延安故事|延安党史人物——郝树才

延長權威發佈 關注民生動態

延安故事|延安党史人物——郝树才

郝樹才,1904年8月出生於清澗縣郝家崖溝一戶貧苦農家,數代為人打工。幼年時舉家逃難,來到延長縣交口鎮譚石原村落戶。

不平的世道,飢寒交迫的生活,激起青年時代郝樹才的憤怒和抗爭。1935年8月的一天,他甩掉攬工的羊鞭,跋山涉水趕到永坪鎮,找到劉志丹,參加了陝北紅軍。第二年6月,他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他是著名的戰鬥英雄。在澇山戰役中,和4名戰友一起,用手榴彈炸燬掉一一O師指揮部;在直羅戰役中,肩扛機槍衝鋒陷陣;在平型關大戰中,負傷仍堅持殺敵。他在多次戰役中,先後榮立4次特等功,一次大功,兩次被評為特等戰鬥英雄。

他又是陝甘寧邊區婦孺皆知的勞動模範,蜚聲遐邇的“氣死牛”,1941年,他在王震將軍率領的三五九旅任排長時,響應黨中央“自己動手,豐衣足食”的號召,在清泉溝開荒生產中,創造了一天開荒4.23畝全軍最高紀錄,被人們譽為“氣死牛”,獲得“特等勞動英雄”的稱號。兩次出席陝甘寧邊區勞動英雄代表大會,受到毛澤東主席、朱德總司令的接見。

1954年11月,他經過多次申請,組織上批准他復員回鄉務農,重新當起了農民。當時有人為他惋惜,“哎,你放個甘肅省軍區的科長不當,又回來和土疙瘩打攪了。”他笑著說:“咱是農民出身,就離不開黃土地呀!”

-----

-----

初回窮鄉僻壤,沒處住。老伴勸他:“用復員費箍孔石窯洞吧?”他搖搖頭“人民的錢,要用在刀刃上,不能亂花。”他領上兩個弟弟,苦幹了一冬,用汗水挖成了6孔窯洞,便安下家來。

修延馬公路,活重又貼錢,群眾面有難色,他便背上鋪蓋捲去了,重活搶著幹,任務超額完成。農民議論說:“那老漢幹活不要命,那是誰?”“那就是‘起死牛’郝樹才!”“哎呀,真是個老英雄!”

郝樹才在省、地、縣都兼有職務,為節省村上的開支,外出他常揹著乾糧袋,往返路途常常是開水泡冷饃吃。

但是,他常常為集體的事情慷慨解囊,村上牲口少,他用自己的錢買回牛、騾;他用復員費買回幾十只山羊;搞引水上原時,村裡沒錢買設備,他回家拿出自己的錢,他先後將4000多元錢無償用到集體事業上了,他反而顯得很高興。

譚石原村民不能忘記,是他領著大夥背石頭抬水管,結束了前年旱原無水吃的歷史;是他一夜不停點的跑遍附近6個村莊,預報了冰雹來襲的消息,減輕了小麥的損失;是他帶頭搞包乾到戶,和群眾一起砸碎了“左”的枷鎖,使生產蒸蒸日上。

1979年,他75歲時,主動辭去擔任了21年的大隊黨支部書記職務。但他仍然閒不住,繼續扛起老钁頭,領上3民青年,到離村10多里的窯子灣管起了林場。兒孫勸他勸不下,鄉親們擋他擋不住。他說;“咱農民還有啥二線一線之分,死不了總得幹活才行。”

窯子灣名為林場,實為草場。多年管理不力,育苗不見苗,栽樹難成活。他去了後搞責任制,除草栽樹,搞林糧間作,很快把林場辦的像個林場了。

他頂著烈日種核桃。大汗淋漓。一個攔牛娃跑到他跟前,歪著頭問他:“老英雄,你能吃上你種的核桃嗎?”郝樹才笑著說:“我吃不上還有你們啊!”

有一次,新華社一名記者前去採訪他,但在林場找不到他。費了不少勁,在山峁上只見到一雙雨鞋,只找到溝凹裡才見到他。原來他光著腳,揮舞著鋤頭,正在給幼樹苗鬆土除草。

1983年,他赴京參加全國人代會時,聽說山東有大杏良種。遂託人弄來枝條,進行嫁接,現在早已果實累累,又大又甜,人人稱讚。

經過郝樹才的努力,窯子灣林場徹底變樣了。45畝林果中,苗圃幼苗起徵,1500株蘋果一年收入了3000多元。還有那些梨、棗、桃也長得十分喜人。

他逝世的前三天,還在林場勞作。縣委書記左有才來看望他時,見他臉色憔悴,勸他一定要保重身體,到醫院去看看。可他笑著說:“沒啥大病,就是腿痛,我自己會扎針,到晚上自己一紮就好了,不用花國家的錢。”

“不用花國家的錢。”這就是戰爭卓著的老英雄,全國五屆人大代表郝樹才的臨別遺言。為春風喚綠的黃土地留下了最後一身汗,這就是郝老這位半百"黨齡"的老黨員為我們留下的豐厚遺產啊!老英雄的業績永遠活在全國人民心中,而延長人民世世代代更是難忘。

來 源 | 根據延安黨史微信公眾號綜合整理

中共延長縣委通訊組

電話:0911—8614641

延安故事|延安党史人物——郝树才

總編:李國強

[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