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間手麻是怎麼回事?不是頸椎病!這種病你知道嗎?

患者手指麻木來骨科就醫的情況不少見,引起手麻的原因有很多,骨科醫生需要根據麻木的特點進行鑑別,可能還需要進行相應的檢查。

一般情況下,醫生會問:“手麻多久了?在什麼姿勢下最麻?如何緩解?做過什麼檢查?吃過什麼藥?效果怎麼樣?”等等問題。

夜間手麻是怎麼回事?不是頸椎病!這種病你知道嗎?

手指麻木,在骨科疾病中最常見的有以下兩種:腕管綜合症和頸椎病。如何進行初步的判斷?只要一個簡單的體格檢查即可——壓頸試驗(椎間孔擠壓試驗):醫生用雙手壓在患者的頭頂,然後向兩側分別側彎頸椎,如果出現手指麻木加重,應當考慮頸椎病,否則考慮周圍神經卡壓——腕管綜合徵,其特點是夜間麻木加重。

夜間手麻是怎麼回事?不是頸椎病!這種病你知道嗎?

什麼是腕管綜合症

位於手腕掌側有一重要解剖結構,稱為腕管,其內含有9條屈肌腱和正中神經,由於腕管內容積減小,壓迫正中神經,會產生拇指、食指、中指及環指的半側麻木。

夜間手麻是怎麼回事?不是頸椎病!這種病你知道嗎?

其特點比較典型:夜間睡眠時麻木感加重,有時會被麻醒;騎自行車或電動車的時候,手指麻木加重;抱小孩的姿勢時也會麻木加重。

普通人群發病率約為2%,糖尿病患者發病率則是它的7倍。

腕管綜合徵診斷主要依靠醫生的體格檢查,有正中神經支配區域的麻木感,屈腕試驗陽性(讓患者將前臂肘部垂直指向地面,手腕自然下垂,保持60秒,能複製出患者手指麻木即為陽性),Tinel's徵陽性(輕柔叩擊腕部腕橫韌帶處正中神經出現其支配區域手指麻木為陽性),以及結合肌電圖檢查,一般診斷不難。

用夾板或石膏將腕關節固定於中立位,而不是功能位,這一點需要特別注意。

夜間手麻是怎麼回事?不是頸椎病!這種病你知道嗎?

還應改變日常生活習慣及應用非甾體類消炎藥3個月,口服營養神經藥物,局部的熱敷也有助於症狀的改善。

有些醫生還主張局部的注射類固醇激素,絕大多數患者能緩解症狀。

明確診斷為腕管綜合徵的患者,需要評估以下5個風險因素,符合3條建議早期手術干預。

年齡大於50歲;病情持續超過10個月;正中神經支配手部皮膚感覺麻木持續存在;伴有狹窄性腱鞘炎;屈腕試驗小於30秒。

診斷為治療無效,可採用正中神經鬆解手術治療,對於已出現大魚際肌萎縮的情況下,還是主張早期手術。

關注骨科醫生老牛,身體健康不用發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