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美軍如何對待日本戰俘?發明了一種工具,讓日本戰俘生不如死

二戰期間,太平洋戰場上的主力軍是美軍和日軍的較量,雙方交戰,肯定會出現戰俘。日本人對待戰俘殘忍的態度是出了名的,那麼二戰中日本人是如何對待美軍戰俘的呢?

珍珠港事件也標誌著日本對美國公開宣戰,此時日軍也南下東南下,進入菲律賓境內。位於菲律賓境內,駐紮著數萬美軍,連同當地的菲律賓軍隊一起抵禦日軍。美菲聯軍和日軍在巴丹半島激戰了4個月的時間,最後美軍因為缺乏支援與接濟,只得向日軍投降。

二戰美軍如何對待日本戰俘?發明了一種工具,讓日本戰俘生不如死

1942年4月9日,大約78000名美菲軍隊投降,緊接著他們被押往160公里之外的戰俘營。也就是這160公里的行程,成為了很多美軍戰俘的噩夢。菲律賓地處東南亞,氣候極其炎熱,戰俘們口乾舌燥,可是日軍根本不允許他們喝水。

二戰美軍如何對待日本戰俘?發明了一種工具,讓日本戰俘生不如死

戰俘們實在口渴不行了,就趁著日軍不注意,跑到路邊水坑了喝水,只要被日軍發現,是不可能活命的。到後來,也不管有沒有日軍看守,只要發現水,戰俘們就拼命的去搶著喝,結果就是越來越多的屍體倒在了水邊,有被踐踏而死的,也有被日本兵槍托和刺刀捅死的。

二戰美軍如何對待日本戰俘?發明了一種工具,讓日本戰俘生不如死

當戰俘們最終到達戰俘營後,總人數只剩下了63000人,大約15000人喪命於日軍的刺刀槍彈之下。這次事件就是著名的巴丹死亡行軍。就在到底戰俘營後的2個月內,又有大約2萬6千名美軍戰俘死亡,這恐怕是美軍史上最悲催的一幕了。

然而風水輪流轉,接下來美國勝利了,他們也抓捕了一些日本的戰俘,美軍士兵會把日本人的下半身器官割下來,然後用針線縫到他們的嘴巴上。被餓幾頓是家常便飯,然後看著面黃肌瘦的日本人不斷跑圈,讓他們加強鍛鍊。在衝鋒的時候,就讓俘虜去前邊趟地雷,自己在後邊看他們被炸得滿天飛的身體碎塊,不僅破除了雷陣封鎖,還發洩了自己心裡的憎恨。

二戰美軍如何對待日本戰俘?發明了一種工具,讓日本戰俘生不如死

除此之外,美軍還發明瞭一種刑具,就是特製一個小籠子,欄杆上都是倒裝的尖刺,然後把日本人裝進去,既不能坐下,也不能站起了,更不可能睡覺,因為只要稍微一動作,身體就會被尖刺刺穿,這真是非人的折磨,即使能夠僥倖從裡邊活著出來,心裡也一定會留下陰影。

二戰美軍如何對待日本戰俘?發明了一種工具,讓日本戰俘生不如死

雖然遭到了這樣殘酷的對待,但是日本就是這樣一個下賤的民族,立刻就會忘記自己的仇恨,成為美軍豢養的一條獵犬,主人緊緊抓住繩子,如果不聽話更要狠狠地揍一頓,日本人好像就適應這一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