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在婺源遊玩的高興,必須從了解「婺」字開始

要想在婺源遊玩的高興,必須從瞭解“婺”字開始

婺源是一個縣,有著“中國最美鄉村”的美譽。全縣有20多個景區散落在大大小小的鄉村,是全國4A級以上景區最多的縣。婺源最美的季節是清明前後油菜花開的時候,梯田式的油菜花開得絢爛,令人讓人沉迷。暑期到這裡,最美花期早已不在。

要想在婺源遊玩的高興,必須從瞭解“婺”字開始

荷包紅魚、油菜花、綠茶、龍尾硯、江灣雪梨是婺源紅、黃、綠、黑、白“五色”特產,久負盛名,當然不容錯過。荷包紅魚肥美細嫩、綠茶回香濃郁、江灣雪梨汁多味甘,作為吃貨怎麼能錯過呢?至於龍尾硯(婺源古屬徽州歙縣,又稱歙硯),是中國四大名硯,也要帶一塊顯擺一下的。

要想在婺源遊玩的高興,必須從瞭解“婺”字開始

要想了解婺源,就得從“婺”字來解說。婺源原屬徽州。說起徽州,很多人想到的是“徽商”“徽菜”“徽州古建築”等等,不管是“徽什麼”,歸根結底都是“徽商”造就這一切的,必竟“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

要想在婺源遊玩的高興,必須從瞭解“婺”字開始

徽商鼎盛之時,男人出門經商經年不歸,女人們在家上孝父母,下教子女,一手忙農活,一手做家務,能文能武,便形成了婺源的“婺”這個象形字:一個左手持矛右手拿筆文武雙全的女人形象躍然紙上。因為婺源女同胞的勤勞、孝悌,成就了一代徽商不朽的神話,也成就了今天婺源的知名度。

要想在婺源遊玩的高興,必須從瞭解“婺”字開始

清晨起床,因為要去享受恬靜的田園風光,不趕時間也不用爬山。因此,我們慢慢悠悠的洗漱、穿戴收拾妥當後才出發,選了具有典型代表性的東線兩個景點:一個是號稱“小橋流水人家”的李坑;一個是學士名流以及國家領導人輩出的江灣。

要想在婺源遊玩的高興,必須從瞭解“婺”字開始

李坑是4A景區。到了李坑才知道什麼是“小橋流水人家”。一個經典古樸的村落,白牆黛瓦的徽式老房子,青石板的街道,一條寬約十米的溪水從街道中間潺潺流過,溪水中有荷包紅魚在遊弋、有烏篷小舟停靠、有主人擺放在水中解涼冷藏的西瓜和啤酒,溪水之上一些年代久遠、風格迥異的小木橋與三五成群的遊客、寫生的學生,還有勤勞的村民,無論從哪個角度都是一副素描的美畫。

要想在婺源遊玩的高興,必須從瞭解“婺”字開始

時代在變遷,但村落裡依然不泛經商之人與手工藝者。依靠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街面上雕刻竹簡的手藝人,拿著刻刀,竹花翻飛,那些形神俱似的作品彰顯出他們的功力不是一朝一夕能練成的。

要想在婺源遊玩的高興,必須從瞭解“婺”字開始

村裡溪水是流動的,溪水流的歡暢,清澈得讓人心神激盪,不禁想起朱熹“半畝方塘一鑑開,天光雲影共徘徊,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的那首詩,以前沒見過這般景緻想象不出詩的意境,今日得見,才知朱老先生詠景喻情的那份功力,也才真正的感受到這首詩的藝術魅力。

要想在婺源遊玩的高興,必須從瞭解“婺”字開始

江灣是5A級景區,比李坑要大許多,人文景觀很多,孕育了許多學士名流、商賈鉅富。留下了一幢幢年代悠久、故事頗多的老房子,都是典型的徽派建築。進進出出這些老房子,因為有名人的影子,就多了些歷史文化底蘊。

要想在婺源遊玩的高興,必須從瞭解“婺”字開始

在江灣,除了房子,印象最深刻的就是牆上和柱子上的那些對聯:“兩條正路曰讀曰耕,二字箴言惟勤惟儉”“四壁雲山開醉眼,一樓風月話詩仙”“勤儉為經世文章,孝悌乃顧家根本”,認真研讀這些對聯,無不透露著“婺”字根脈,可以看出婺源人民在“孝、勤、儉”等中國傳統文化中繼承與發展,也不難理解徽商為什麼能做到商行天下、富可敵國。

大家有什麼疑問可以隨時交流。

喜歡流浪遠方的文章請關注、點贊、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