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个基本》:平淡人生的简短哲学

松浦弥太郎,一看就是日本人的名字,更加好奇为什么他和会被称之为“日本最懂生活的男人”,又为何以其独特的个人经历和生活哲学影响了数百万年轻人。在没有阅读《100个基本》的之前,我并不了解这个人是干嘛的,只是简单的知道著名的日本人在自我管理方面特别的自律。

当我真正阅读《100个基本》时才发现,日本人比我想象的还自律,书里有他们的智慧,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让我敬佩,这也是目前我读过的最特别的一本自传。照常理来说,自传应该是一个人生平的记录,里面充斥着3W守则,何人、何事、何地。《100个基本》给我一个最深刻的感受就是我阅读写作者一生的故事,像一幅浓墨重彩的油画。

《100个基本》里松浦弥太郎几乎没有涉及到自己生活中的任一具体事件,他列举的都是一些朴素的道理,例如“不对过去说谎”、“无论做什么事,都要想到下一个人”等等,书里的每条再配上百余字的阐释,我觉得就是对于人生哲学最佳的阐释和运用。

《100个基本》:平淡人生的简短哲学

越长大越发现,曾经的自己经历点事,遇到些人,在我时常会有反躬自省的时候,虽不至于后悔,也还是忍不住暗自叹息“如果当时要能那么做就好了”,慢慢在近几年形成这么个薄弱的想法,我想成为一个更好的人。而我这里所写的是何谓“更好”呢?也只是我自己的定义比较简单吧,就是心胸宽广地活着,就是在自己还未长大时也心如大地者明,行如绳墨者彰。

《100个基本》这本书严格意义上来说体例并不是自传,然而我却觉得他比任何其他自传的传主都更加鲜明地表明了你是谁,你应该成长为一个怎样的人。松浦弥太郎厉害之处就是他可以简单的用素描勾勒出了自己的线条,属于自己的精神自传,是撑起他整个人生的骨头。

现在朋友圈、微博等一系列的社交软件都在社会开始多元化。我身边那些看似“佛系”的人经常也会在思考一个人应该怎么样去寻找有趣的事儿和生命的意义,在我们的整个人生总比整齐划一奔向功利来是处理一种比较舒坦和从容的姿态。

《100个基本》:平淡人生的简短哲学

这些思考是我阅读《100个基本》以后的真实想法,因为我发现自己在意识萌芽到真正学会思考之间,可能还隔着很长的一段路。

每次在三更半夜失眠以后,我和思考你会不会用功利化的方式来思考如何让生活变得有品质?

或者,如看此书的方式。是否有人希望从此书中直接习得“生活有品质”的结果:认为看了松浦君的100个基本信条,并照着实践,就能将自己的生活变得如松浦君般有品质?

而我在阅读《100个基本》这本书里,了解的是松浦以更贴近的姿态、更诚恳的思考,审视日常的美好:原来好的生活可以很容易,恪守“基本”,才能享受生活;原来通过有效的自我管理,能够真正理解自己的本质意义的精髓。

《100个基本》:平淡人生的简短哲学

书里给我留下的印象就是笨拙的热情,写作者身上的善良和温暖惠及了住在同一幢楼里的左邻右舍,他有种天然的感染力,能带动别人做些看起来很傻的好事。

阅读到这些画面,让我觉得我身边其实也存在着很多这种人,我们开始感觉人人都知道美好是什么样的,但却经常没人去做,美好就慢慢被人遗忘,甚至谁去做了会被别人当成傻瓜,但是有这么一个人带头做着,于是自己也有点跃跃欲试,虽然羞赧,但心底感到的是从未有过的宁静幸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