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說中,建祠堂的木頭是這樣來的……

聽老人講起久遠的故事,松塘的神奇,在於將時光成功凝固在幾百年前的神韻,一路青牆灰瓦、飛簷翹峨,石雕灰塑,匾額對聯,活脫脫讓幾百年前的松塘村從歷史中款款走來,讓人有亦幻亦真,不知今夕是何年的恍惚,也想起了那些傳說中的歷史傳奇。

廣東建設報記者 李曉婷

賊送來了稀世奇材

區氏宗祠右側的大夫家塾,有著這樣一段傳奇故事:

區氏十一世祖次顏,任廣西養利州知州(今廣西大新縣屬)期滿後,走水路回鄉。途中,一行人遇上山寨王打劫,而次顏為官清廉,他和家眷及行李中都沒有值錢之物。賊首見此情景,被眼前的知州大人折服,臨別時贈予他四根大木頭。次顏返回家鄉後,以四根木頭作棟,建成了“大夫家塾”。

原來這四根大木頭竟然是稀世奇材,秋冬天氣乾燥,木頭卻滿身油潤光亮,春天陰雨潮溼,木頭又幹爽異常。村中無人知曉木頭的名字,因此為其取下“拗春天”的美名。

傳說中,建祠堂的木頭是這樣來的……

土地公的煩惱

“自古能人,幼有異象”。

松塘村中華寧坊的門樓內,建有一座神龕,龕中供奉著一尊“土地公”,至今仍是每日早晚香火不斷、供品齊全。

其唯一與別不同的是,神龕門內原有簾幕垂掛,坊民每逢上香之時,必須攏開幕帳,才能奉拜。而此中的情由,坊間是這樣流傳的:

從前,坊中有一婦人,齋食神心,每天早晚必虔誠禮拜。某天夜裡,婦人忽然得到“土地公”的託夢,懇求她為其龕門掛一張帳簾,這皆因村中有一名孩童,經常在神龕處玩耍,戲弄神像,潑汙神臉。但因為這名孩童他日將是天子門生,國之棟樑, “土地公”也只能畢恭畢敬,下跪垂首,苦不堪言。次日,婦人來到門樓禮拜,果真見到土地公灰炭滿面,右邊嘴角鬍鬚脫落,上唇左右無端多了兩撇……真個面目全非。

婦人立即燃點香燭,唱歉聲聲,並向左右鄰居講述了整件事情。街坊們議論紛紛,憶起日前確有一群孩童在門樓嬉戲,為首的還爬上供案,取食果品、塗汙神像,撥撩鬍鬚。為此,坊中群眾不敢怠慢,立刻為土地神龕設帳,並各自歸家管教小孩,命其不得胡來。

十年之後,昔日嬉戲的孩童之中,果真有一人考取進士,入選翰林,應驗了當年土地公的託夢。鄉人大為驚歎,急忙修整神龕,翻新神像,早晚香火,以供奉土地神靈。

傳說中,建祠堂的木頭是這樣來的……

來源 | 南粵古驛道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